部分中藥材價格異常上漲損害多方利益
今年二季度以來,我國中藥材價(jia) 格上漲明顯,其中部分常用中藥材價(jia) 格暴漲。記者近日在“中國藥都”江西樟樹中藥材種植農(nong) 戶、中藥企業(ye) 、中藥材市場,走訪調查時發現,近期西北地區部分道地藥材品種價(jia) 格暴漲,資本炒作跡象明顯。
當地種植農(nong) 戶、中藥生產(chan) 企業(ye) 及政府部門反映,中藥材價(jia) 格上漲雖為(wei) 中藥種植戶增加了一定收益,但給中藥生產(chan) 企業(ye) 、藥品使用單位和看病百姓帶來較大困擾。
受訪人士建議,國家建立中藥材戰略儲(chu) 備庫,適時收儲(chu) 、放儲(chu) ,調控市場價(jia) 格,壓縮遊資炒作空間;逐步擴建覆蓋全國各地的中藥材價(jia) 格信息監控係統,加強監管防止出現大規模擾亂(luan) 市場現象,避免市場劇烈波動。
遊資炒作西北地區部分道地藥材
“今年當歸、黨(dang) 參、黃芪、甘草等藥材的價(jia) 格漲得太離譜了。”江西樟樹天齊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采購部長雷達說,同樣的規格,年前當歸是每公斤120多元,今年3月份漲到每公斤150多元,6月端午節前更是衝(chong) 到了每公斤240元。
江西仁翔藥業(ye) 有限公司中藥部負責人徐愛平說,去年7月黨(dang) 參價(jia) 格每公斤60元,如今已漲到每公斤180元,翻了3倍;黃芪也由去年7月的每公斤20元漲到了如今的每公斤40元,翻了2倍。
樟樹市中醫藥產(chan) 業(ye) 發展中心主任廖春紅認為(wei) ,常用中藥材400多個(ge) ,有漲有跌是正常現象。但個(ge) 別品種出現價(jia) 格暴漲,很明顯源於(yu) 資本炒作,這對行業(ye) 發展造成很大損害。在國內(nei) 重要的中藥材集散地,一些人利用了當地完善的冷鏈倉(cang) 儲(chu) 設備,大量囤積某些易於(yu) 保存、容易製造“稀缺性”的藥材,通過操控價(jia) 格上漲,牟取暴利。
當歸、黨(dang) 參、黃芪等藥材的道地產(chan) 區主要集中在甘肅、內(nei) 蒙等西北地區。今年二季度以來,我國中藥材價(jia) 格上漲明顯,尤其是部分常用中藥材價(jia) 格更是暴漲。中國中藥協會(hui) 認為(wei) ,這屬於(yu) 異常上漲。
“這次價(jia) 格暴漲的西北藥材大多是常見藥,它們(men) 的上漲也會(hui) 拉動其他地區的中藥材價(jia) 格。”徐愛平說。
7月底、8月初是樟樹吳茱萸的收成季。吳茱萸也叫吳萸子,是樟樹道地藥材“三子一殼”(吳萸子、黃梔子、車前子和枳殼)之一,具有散寒止痛、止嘔止瀉的功效。當地種植吳茱萸多年的種植大戶付蠢根說,今年吳茱萸的收購價(jia) 要比去年高。今年年初後收購價(jia) 一直上漲,目前為(wei) 每公斤53元,而去年每公斤收購價(jia) 40元左右。
“今年加工後的枳殼可以賣到每公斤23元,比去年高2元。”江西夢達實業(ye) 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亮說,枳殼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的功效,是一味常用中藥材。
不過對於(yu) 今年樟樹道地藥材的價(jia) 格上漲,樟樹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盧文保認為(wei) ,目前來看主要受供需影響,處於(yu) 合理區間。
中藥材價(jia) 格暴漲帶來不利影響
中國中藥協會(hui) 近期發布倡議書(shu) 指出,本輪藥材價(jia) 格出現較長時間的異常上漲,勢必給中藥行業(ye) 健康穩定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中藥行業(ye) 必須予以高度關(guan) 注。“一旦資本離去,這些藥材品種又會(hui) 跌回原來的價(jia) 位,而暴漲暴跌中,最終受損的是農(nong) 戶、企業(ye) 和看病群眾(zhong) 。”廖春紅指出。
“中國藥都”樟樹一直以來將醫藥產(chan) 業(ye) 作為(wei) 當地首位產(chan) 業(ye) ,這裏聚集了大量的中藥生產(chan) 企業(ye) ,他們(men) 需要在全國範圍內(nei) 采購中藥材。今年多個(ge) 常用“大品種”藥材暴漲讓他們(men) “招架不住”,不少企業(ye) 遭遇資金壓力、客戶流失、生產(chan) 節奏被打亂(luan) 等苦惱。
有中藥飲片生產(chan) 企業(ye) 表示,以前藥材價(jia) 格平穩時,企業(ye) 隻要保持合理庫存量就夠了,現在西北的一些藥材一天一個(ge) 價(jia) ,並且帶動整個(ge) 藥材市場價(jia) 格上漲,企業(ye) 沒辦法被動追加庫存,給企業(ye) 帶來流動資金壓力。“原來庫存六七百噸就行了,如今被動追加到了1000噸。”雷達說。
“2022年之前企業(ye) 平均每天開單量有300多張,現在隻有230張單子左右。”樟樹市慶仁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國斌說,當前最大壓力是如何保持客戶的黏性,中藥飲片行業(ye) 競爭(zheng) 激烈,客戶黏性本就不高,在價(jia) 格暴漲的時候,很多客戶會(hui) 主動多方詢價(jia) ,加速自然流失。
中藥配方顆粒生產(chan) 企業(ye) 江西納弗堂製藥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誌武告訴記者,中藥配方顆粒的價(jia) 格需保持合理價(jia) 位,不能完全消化原料上漲部分,企業(ye) 的利潤勢必會(hui) 受到擠壓。為(wei) 應對原料短期劇烈上漲對企業(ye) 的影響,企業(ye) 選擇對於(yu) 漲價(jia) 幅度特別大的品種減量生產(chan) ,至於(yu) 成本價(jia) 與(yu) 銷售價(jia) 形成“倒掛”的產(chan) 品,選擇暫時停止生產(chan) 。這樣患者利益也受到傷(shang) 害。
記者調研發現,雖然價(jia) 格上漲能為(wei) 當地很多有經驗的種植戶帶來可觀的收益,但他們(men) 對此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短期看似有益,長遠看價(jia) 格暴漲會(hui) 吸引大家一窩蜂式擴大種植規模,這樣既不能保證藥材質量,也勢必會(hui) 帶來後期價(jia) 格快速下跌。”種植中藥材1000多畝(mu) 的大戶楊偉(wei) 生說。
警惕攪亂(luan) 市場秩序的違規行為(wei)
近年來,受生產(chan) 成本和市場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我國中藥材價(jia) 格總體(ti) 保持上漲態勢,不同品種的中藥材價(jia) 格市場供需影響有漲有跌,但近期這一輪價(jia) 格波動非常異常。
中國中藥協會(hui) 呼籲,為(wei) 有效平抑中藥材市場價(jia) 格異常波動,保證藥品質量和市場供應,堅決(jue) 反對以任何形式哄抬和操縱藥材價(jia) 格、投機炒作等擾亂(luan) 藥材市場秩序的不正當乃至違法行為(wei) 。
盧文保說,從(cong) 種植角度看,中藥材價(jia) 格平穩且獲得合理利潤能夠保持農(nong) 戶種植積極性,有利於(yu) 行業(ye) 良性發展。徐愛平希望有關(guan) 部門關(guan) 注這一現象,采取有效措施保持藥材價(jia) 格在合理區間浮動,降低百姓用藥成本。
廖春紅、郭誌武等人建議,建立國家中藥材戰略儲(chu) 備庫,對部分“民生中藥材”進行適時收儲(chu) 、放儲(chu) ,調控市場價(jia) 格,壓縮遊資炒作中藥材的空間;在交易環節,逐步擴建覆蓋全國各地的中藥材價(jia) 格信息監控係統,有效解決(jue) 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加強監管防止出現大規模擾亂(luan) 市場的現象發生,保持中藥材價(jia) 格穩定。
受訪人士還建議,為(wei) 幫助藥農(nong) 克服“跟風種植”的盲目性,宜對中藥材種植區域統籌規劃,通過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分析研判,合理引導藥農(nong) 種植與(yu) 生產(chan) 。(記者 胡錦武 崔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