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老一輩藝術家談素描

發布時間:2023-07-24 09:5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學術爭(zheng) 鳴】

  徐悲鴻:

  素描為(wei) 一切造型藝術之基礎,但草草了事,仍無功效,必須有十分嚴(yan) 格之訓練,積稿千百紙方能達到心手相應之用。在二十年前,中國罕有能象物極精之素描家,中國繪畫之進步,乃二十年以來之事。故建立新中國畫,既非改良,亦非中西合璧,僅(jin) 直接師法造化而已。但所謂造化為(wei) 師者,非一空言即能兌(dui) 現,而誣注重素描,便會(hui) 像郎世寧或日本畫者,仍是一套模仿古人之成見。試看新興(xing) 作家,如不佞及葉淺予、宗其香、蔣兆和等諸人之作,便可征此中成見之謬誤,並感覺到中國畫可開展之途徑甚多,有待於(yu) 豪傑之士發揚光大。中國之藝術應是如此,讀萬(wan) 卷書(shu) ,行萬(wan) 裏路,或為(wei) 一藝術家之需要。尊重先民之佳作之精神固善,但不需要乞靈於(yu) 先民之骸骨也。

  林風眠:

  我認為(wei) 學習(xi) 繪畫的都必須先學素描,三年以後再選專(zhuan) 業(ye) 。學畫不外兩(liang) 方麵,一方麵是從(cong) 自然學到東(dong) 西,一方麵從(cong) 曆史學到東(dong) 西。中國畫的學習(xi) 偏重曆史,西洋畫是重自然的。但如果推到最初的中國畫仍然是從(cong) 自然中取到東(dong) 西,一定要從(cong) 自然裏麵來,一定要從(cong) 生活中來。種花、愛花,才能畫花,否則表現出來的花也是沒有生命的花,死的花。杭州藝專(zhuan) 的動物園就是為(wei) 了寫(xie) 生動物服務的,有鳥,有羊,有白鶴,還有鹿。最初學畫當然可以臨(lin) 標本,畫死的。中國畫和西洋畫作風不同,出發點不同,我認為(wei) 主要是從(cong) 曆史經驗拿東(dong) 西和向自然拿東(dong) 西之不同。

  潘天壽:

  全世界各民族繪畫,不論東(dong) 西南北哪個(ge) 係統,首先要捉形,進一步就要捉色,總的要捉神情骨氣,隻是方法有所不同罷了。西洋素描是油畫造型的初步的基本訓練,主要是用明暗的方法來捉形的(新派的素描,也要講線條結構)。但中國畫捉形,卻是用線勾大輪廓而不用明暗,這是中西不同之處。學西洋素描,畫一張石膏頭像或半身像要畫三個(ge) 星期,有的甚至要畫四五周,一學期隻畫三張或四張,一年畫六或八張。油畫係這樣訓練是好的。中國畫係這樣畫,我不敢說絕無好處,但是作用不大,費時太多,我表示反對。

  中國畫係除共同的理論課以外,其他的項目很多。如詩詞、書(shu) 法、篆刻、畫理、題跋等等,是油畫、雕塑等係統所沒有的,哪有很多時間費在專(zhuan) 摸明暗的素描上?單講學字的課程,學一輩子也不一定學得好。

  蔣兆和:

  現在中西繪畫是需要結合的,但是我們(men) 必須要在自己傳(chuan) 統的本描造型的基礎上吸取外來的藝術,融會(hui) 貫通,然後在這個(ge) 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具有現代造型能力的堅強的基礎。繼承傳(chuan) 統,主要是繼承傳(chuan) 統造型的一些規律,比如說骨法用筆以形寫(xie) 神,這是中國藝術中的造型原則,我們(men) 在寫(xie) 生和創作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這一原則。

  造型藝術有很多個(ge) 堡壘,其中最主要的我認為(wei) 有三個(ge) :一形體(ti) ,二精神,三筆墨。所謂“以形寫(xie) 神”的原則,是一個(ge) 戰略指導思想,它要我們(men) 先得形以出神,形不立則神不顯,形不正神難全。所以首先要解決(jue) 如何正確塑造形體(ti) 的問題。為(wei) 了攻破形體(ti) 這一關(guan) ,開始作畫必須“有準有則”,即要認真掌握科學的方法去畫準形象。如準確地畫出形象,就已經為(wei) 奪取精神準備了條件,就有可能深入加工,“盡精刻微”地捕捉形象的精神,因為(wei) 精神是隱藏在整個(ge) 形體(ti) 之中的。但是要真正攻破它,又必須鍛煉筆法墨法這一武器,如果用之不當,仍是不能完成任務的。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21日 07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