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種芸香飄芬芳——第三十三屆香港書展落下帷幕
7月25日,為(wei) 期一周的第33屆香港書(shu) 展落下帷幕。本屆書(shu) 展與(yu) 香港運動消閑博覽、零食世界同期舉(ju) 行,三項活動匯聚來自36個(ge) 國家及地區、近780家展商參展,場內(nei) 外舉(ju) 辦超過600項文化活動。7天共吸引近百萬(wan) 人次入場。
一連7天,香港會(hui) 展中心人流如潮。“以前對香港的印象是購物天堂、金融中心,但這次一睹香港市民對書(shu) 展的熱情後,深感震撼。不少市民晚上11點還不肯走,還在‘掃’書(shu) ,這些景象讓我對這座城市濃厚的閱讀氛圍有了新的認識。”第一次參加香港書(shu) 展的環球新聞出版發展有限公司香港書(shu) 展負責人肖玲說。
書(shu) 商推陳出新促銷量
作為(wei) 香港社會(hui) 複常後的首個(ge) 書(shu) 展,參展商普遍表示對本屆展會(hui) 銷情持樂(le) 觀態度,因此推出更豐(feng) 富的優(you) 惠。
中華書(shu) 局(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杜辰告訴記者:“今年書(shu) 展,公司推出上百種新書(shu) 、逾2000種好書(shu) ,內(nei) 容涵蓋人文社科、藝術美學、心理勵誌等領域。針對年度主題‘兒(er) 童及青少年文學’,還特別帶來‘穿越曆史遊灣區’係列叢(cong) 書(shu) ,鼓勵小朋友以輕鬆方式了解粵港澳大灣區。”
本屆書(shu) 展設有內(nei) 地展館。肖玲介紹,今年內(nei) 地出版展團展銷上萬(wan) 種內(nei) 地精品圖書(shu) 。與(yu) 香港本地出版社相比,內(nei) 地出版社在價(jia) 格上也有不少優(you) 勢,整體(ti) 銷情不錯。
在“灣區元宇宙”主題展區,記者看到,這裏被打造成一個(ge) 無紙化閱讀的沉浸式體(ti) 驗空間。展區將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等技術與(yu) 文化、出版、教育融合,通過“身臨(lin) 其境”的方式讓市民享受科技帶來的閱讀樂(le) 趣。此外,現場還有主播進行直播帶貨,讓無法親(qin) 自來到香港書(shu) 展的讀者也可以線上購買(mai) 各類電子閱讀產(chan) 品。
書(shu) 展期間,聯合出版集團旗下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聯袂廣東(dong) 人民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共同舉(ju) 辦“千種圖書(shu) 匯灣區——粵港合作、融合出版首批項目簽約儀(yi) 式”,實現千種優(you) 秀紙本圖書(shu) 及其有聲書(shu) 和電子書(shu) 在全球中文市場上架銷售。內(nei) 蒙古出版集團和聯合出版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增進在圖書(shu) 出版、文創產(chan) 品、數字音樂(le) 等多方麵的深度合作,共同講好中國故事。
“書(shu) 蟲”紛至,盡享饕餮大餐
本屆書(shu) 展吸引了各地書(shu) 迷。港鐵會(hui) 展站的開通讓大灣區其他城市讀者前來香港觀展購書(shu) 更加便捷。深圳市民譚女士說,如今從(cong) 羅湖或者落馬洲過關(guan) 後,乘坐東(dong) 鐵線可以直達會(hui) 展站,以前1個(ge) 多小時的行程現在僅(jin) 需40多分鍾,更加輕鬆了。
本次香港書(shu) 展支付方式更加多樣,新增AlipayHK及內(nei) 地支付寶手機應用程序在線購票,給書(shu) 迷提供了更愉悅的參展體(ti) 驗。從(cong) 北京來的付先生說:“相較以往要先兌(dui) 換港幣,現在購票和購書(shu) 可以說是太輕鬆了。”
人氣爆棚的兒(er) 童天地展區內(nei) ,不少家長專(zhuan) 程到此為(wei) 子女添置參考書(shu) 。香港市民周太太花了2500港元購買(mai) 兒(er) 童書(shu) 籍。她說,書(shu) 展上書(shu) 籍種類齊全且價(jia) 格便宜,因抵不住優(you) 惠比原計劃買(mai) 了更多。
書(shu) 展,不止有書(shu)
書(shu) 展起於(yu) 書(shu) 籍,但不止於(yu) 閱讀本身。
今年書(shu) 展在場內(nei) 場外舉(ju) 行超過600場講座及文化活動,預估參與(yu) 人次超過35萬(wan) 。作為(wei) 本次書(shu) 展的熱門環節,“名作家講座係列”邀請了餘(yu) 華、馬伯庸、馮(feng) 唐等多位知名作家現身,名家分享深受讀者歡迎。
內(nei) 地展區以廣東(dong) 省及內(nei) 蒙古自治區作為(wei) 主題省(自治區)。內(nei) 蒙古館以“草原戀·香江情”為(wei) 主題,展區內(nei) 陳列了近年來出版的50種精品主題出版物、200種文藝類出版物、20種數字融合出版物、89種優(you) 秀音像製品等2000餘(yu) 件展品。
廣東(dong) 館內(nei) 的醒獅、粵劇戲服、單叢(cong) 茶等嶺南文化符號吸引了不少顧客駐足,今年64歲的香港市民朱女士看到這裏倍感親(qin) 切,“我很小的時候就跟家人離開惠州來了香港。如今退休了,想多了解一些嶺南文化”。
今年書(shu) 展還新增“國際文化藝術廊”,生動呈現來自近3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兒(er) 童文學和文化展品。來自瑞士的作家雲(yun) 妮·尤雅金·珀思琪表示,自己和出版商都非常看重香港書(shu) 展的推廣效應,希望可以借助這個(ge) 平台向更多讀者宣介自己的書(shu) 籍。
(新華社香港7月25日電 記者黃茜恬)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26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