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網言】別忽視“拿手機哄孩子”的隱憂

發布時間:2023-07-26 10:0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網言】

  暑假到了,不少家長越來越依賴拿手機來哄孩子。明知孩子沉迷手機不好,但就是離不開“哄娃神器”,成了很多家長的無奈心聲和現實選擇。

  沉迷手機,容易形成對手機的過度依賴,讓孩子用手指和眼睛的活動,代替對體(ti) 育運動的熱情。過早、過度沉迷網絡,也會(hui) 影響孩子對現實世界的認知。

  不少老師表示,過度沉浸在遊戲、短視頻的感官刺激中,青少年深度閱讀能力會(hui) 下降,並且很多直播、短視頻中存在過度“玩梗”的現象,直接影響學生的語言表達。

  要避免孩子過度沉迷手機,各方都要齊心協力。

  防沉迷係統要更有效。近年來,各平台盡管已經有了青少年防沉迷係統,但標準不一,也並未打通。類似各管一段、標準不一的情況讓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漏洞重重,讓防沉迷係統的整體(ti) 效果大打折扣。

  監管也要不斷織密。針對部分青少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繞開監管的情況,行政主管部門也要督促遊戲平台把人臉識別機製落實到位,整治向未成年人違規提供網絡遊戲賬號租售服務、教授未成年人破解防沉迷係統的違規行為(wei) 。

  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由於(yu) 意識不足、能力不足、忙於(yu) 工作等原因,缺乏對未成年人的有效陪伴和溝通交流,對未成年人用網缺乏正向引導,是引發網絡沉迷、網絡糾紛的重要原因。家庭是防沉迷的最後一條防線,家長要擔起監護人責任,做好陪伴與(yu) 疏導,在行動上多做孩子的榜樣。

  (原載於(yu) 新華網 作者:烏(wu) 夢達 摘編:項鋒、楊心悅)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26日 02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