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普通話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看點】
讓普通話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講述人:澳門中德學校教師 譚豔嫻
我是一名教普通話的老師。今年是我第四次參加港澳教師普通話能力提升培訓班。
在我們(men) 學校,普通話是一門獨立且必修的科目。普通話科的分數和語文、數學、常識科的分數一樣,滿分都是100分。普通話學習(xi) 貫穿學生的整個(ge) 小學階段。一至三年級進行普通話的基礎訓練,包括認識聲調、聲母和韻母,學習(xi) 標調規則、輕聲、“一”字和“不”字的變調、三聲連讀、兒(er) 化音、四聲連讀、音節拚讀和短句拚讀等;四至六年級學習(xi) 正音與(yu) 應用,包括針對難點練習(xi) ,分辨容易混淆的聲母、韻母,鞏固輕聲、兒(er) 化音和三聲字連讀變調的念法,學習(xi) 一般拚寫(xie) 規則以及讀說技巧等。
為(wei) 了讓普通話課堂更加生動有趣,除了講授普通話的知識以外,我還加入了角色扮演、遊戲、唱兒(er) 歌、講故事、詩歌朗誦、說繞口令、電影配音、唱普通話歌曲等活動,努力創造輕鬆融洽的學習(xi) 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xi) 興(xing) 趣。我還盡可能給予學生多的鼓勵和肯定,讓他們(men) 感到自己的進步和成功。
在剛完成的六年級教學中,我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自己設計動作,進行朗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比賽。他們(men) 積極參與(yu) ,表現出色,課堂氣氛十分濃厚。
這次培訓中,古典詩詞吟唱令我印象深刻,也大大啟發了我。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可以加入這一課堂活動,這對於(yu) 未能完全掌握聲母、韻母發音的學生來說會(hui) 有很大的幫助,也能提高他們(men) 講普通話的自信心。
(光明日報記者張文驍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01日 1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