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相強製遊客購物 宣稱低價陷阱不少 一些跟團境外遊成了“境外購”
本報記者 張守坤
“沒說‘不交費會(hui) 打死您之前’請安靜。”近日,一則泰國導遊疑強製要求中國遊客購買(mai) 原定行程中沒有的自費項目的視頻引發社會(hui) 關(guan) 注。不少網友吐槽稱:想走就走的出境跟團遊沒有那麽(me) 簡單。
隨著商務旅行、探親(qin) 訪友、畢業(ye) 旅行、暑期研學遊等出境旅遊需求不斷釋放,近年來出境遊人數逐漸增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出境旅遊人數達1.09億(yi) 人次,同比增長4.4%。
然而,《法治日報》記者采訪發現,一些遊客在出境跟團遊過程中遭遇“人在囧途”,權益受損的同時麵臨(lin) 維權難的尷尬。那麽(me) 出境跟團遊到底存在哪些“坑”,又該如何避“坑”?
遊客花錢買(mai) 罪受
被轟進商店購物
經曆過一次體(ti) 驗感極差的出境跟團遊後,家住浙江省嘉興(xing) 市的林巴決(jue) 定以後出去都選擇自由行。今年五一假期,林巴和家人在旅遊App上報團參加了泰國5天4晚遊,“當時想著第一次去國外,還是報團比較放心,而且旅行社提供的旅遊產(chan) 品和價(jia) 格都比較合適,參團後交通、住宿等也會(hui) 比較省心”。
根據旅行社提供的信息,這趟旅程包括兩(liang) 個(ge) 購物點,行程豐(feng) 富,且承諾無任何強製消費,可到達當地後,地接社變相強迫消費和購物讓林巴十分無奈。
“剛下完單,導遊發來的購物點就變成了3個(ge) 。”林巴說,“淩晨1點到了曼穀後開始收落地簽和快速通道費用,但並沒有讓我們(men) 快速通過,出機場已經快淩晨3點。一上大巴車,中國導遊就要求給他和泰國助理、司機小費,並提醒我們(men) 每天住的酒店也要準備小費。10分鍾路程,司機開了40分鍾。”
這還隻是開始。第二天從(cong) 酒店出來,林巴一家並沒有如願前往旅遊景點,而是先坐了一個(ge) 半小時車來到珠寶購物中心,導遊全程介紹各種寶石。在購物中心,林巴看到那裏停著多輛載有中國遊客的大巴車,團裏沒有興(xing) 趣進門逛寶石的遊客會(hui) 被導遊“轟”進去。兩(liang) 個(ge) 小時後,隻剩下林巴一個(ge) 團,因為(wei) 他們(men) 團裏沒有人買(mai) 寶石。
“這時導遊開始PUA我們(men) ,說那麽(me) 多旅行團就我們(men) 買(mai) 得最少,很丟(diu) 他的麵子。另一位女地接又帶我們(men) 去了行程中沒有的鱷魚皮製品店,團裏有兩(liang) 個(ge) 人買(mai) 了兩(liang) 條皮帶後,導遊臉色才好看一些。我們(men) 團到得最早走得最晚,就是因為(wei) 沒人買(mai) 東(dong) 西。”林巴說。
當天下午,導遊又帶著林巴一行去毒蛇研究中心看毒蛇,裏麵賣的藥最低也要1000元人民幣,團裏幾位老年人買(mai) 了,因此下午的行程結束得很早。“旅行第一天就是購物,沒看到任何景點。”林巴說。
次日下午,大巴車開往芭堤雅,預計遊玩兩(liang) 天。去的路上,導遊安排好了這兩(liang) 天的行程:先去看人妖秀,每人600元人民幣;再去東(dong) 方公主號參觀,每人500元人民幣;然後吃燕窩,每人300元人民幣。“導遊讓車上的人填單子報名參加,結果沒有人報名又把單子傳(chuan) 回去了,導遊就開始陰陽怪氣地說話,很難聽。到了芭堤雅的酒店,已經是晚上10點。”林巴回憶道。
麵對記者為(wei) 何不維權的疑問,林巴直言:語言不通、周期太長、流程煩瑣、維權成本高。
一些受訪遊客說,自己經曆的出境跟團遊幾乎都會(hui) 安排有購物點。曾赴日本、韓國等地跟團遊的湖南長沙人趙敏說,尤其在熱門目的地,跟團遊購物是必備環節,“雖然當地的免稅商品價(jia) 格相對低廉,但無法辨別真假”。
記者采訪發現,除強製購物外,近年來出境跟團遊暴露出的問題不在少數。
今年7月初,安徽合肥人吳強報名參加了一個(ge) 法國、意大利、瑞士三國跟團遊,所住酒店周邊10公裏連個(ge) 餐廳都找不到。旅程中,日均坐車500公裏,而且大巴車開兩(liang) 小時休息半小時,限速100公裏/時,“因此我們(men) 每天的行程就是早上七八點出發,每天七八個(ge) 小時坐在車上,吃飯基本在高速服務區解決(jue) 。安排的大巴車又老又破,輪胎磨得紋路都沒了,還有各種自費增項”。
如果遊客不買(mai) 會(hui) 怎麽(me) 樣?吳強告訴記者,在意大利,由於(yu) 他沒有參加自費項目,也沒有去紅酒店、香水店消費,被導遊“扔”在距離某景點幾公裏外還未開業(ye) 的商店幾個(ge) 小時。他想要投訴,卻發現這家旅行社沒有官網、沒有公眾(zhong) 號,也沒有客服電話。
江蘇常熟人李凱則在出境跟團遊時遭遇了“二道販子”。此前,他在旅遊App下單了一次日本精品小團舒適遊,付款前他多次詢問整個(ge) 團有多少人,客服每次回答都是15人內(nei) ;付款後,他被告知“加入的是當地拚團遊”,人多時每天有20多人,幾乎每天都在拚團,導遊和司機換來換去,具體(ti) 行程也要到出發前一天才會(hui) 得知。
李凱後來才知道,自己是被“賣”了:花錢買(mai) 的不是一個(ge) 旅遊團,而是一個(ge) “二道販子”將自己轉手賣給了當地旅行社,對方每天報名參加不同的當地一日遊。
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北京法學會(hui) 旅遊法研究會(hui) 理事董媛媛說,針對“二道販子”問題,事實上,法律法規並不禁止旅行社將其許可範圍內(nei) 的業(ye) 務委托給其他有資質的第三方為(wei) 旅遊者提供服務,但《旅行社條例》對於(yu) 旅行社的委托行為(wei) 作出針對性規定,旅行社將其業(ye) 務委托給其他第三方的,必須取得旅遊者的同意,還應當對受托方的各項服務質量、標準、費用承擔保證責任,並就受托方給旅遊者造成的損失,與(yu) 受托方承擔連帶責任。
直播低價(jia) 貓膩多
惡意串通需擔責
記者調查發現,出境跟團遊遇“坑”的很多人中,有不少是在平台直播間購買(mai) 了低價(jia) 旅行團購產(chan) 品。
今年5月底,河北秦皇島人林玲在某直播間購買(mai) 了一款比原價(jia) 便宜1萬(wan) 元的埃及舒適遊,玩了一圈回國後發現這趟看似省錢的旅行實際異常昂貴。“隱藏在費用說明裏的強製消費太多了,比如4999元的價(jia) 格不包含機票,還需要支付往返機票6000元,落地簽證25美元,全程住宿單間差3000元,司機導遊服務費1000元,國內(nei) 各地往返聯運1000元,這麽(me) 算下來和打折前的價(jia) 格並無差別。”
仔細研究旅遊路線後,林玲還發現了其他“坑”。比如將必打卡的景點定義(yi) 成自費項目,還有些自費項目被導遊包裝成“此生必玩”“此生必去”。而且利用信息差標價(jia) 昂貴,比如玻璃船標價(jia) 80美元,實際市場價(jia) 30美元左右;出海船票標價(jia) 70美元,實際隻需要50美元。
“最離譜的是阿布辛貝神廟,門票50元人民幣,導遊直接開價(jia) 150美元/人,實際收了130美元/人;埃及必去景點盧克索帝王穀,8美元的門票收了65美元,結果為(wei) 了省時間帶我們(men) 看的都是最小的墓穴,半天才能逛完的景點一小時快速結束行程。”林玲吐槽說。
記者注意到,直播間號稱低價(jia) 遊實則高收費的旅遊產(chan) 品還有很多,比如一款迪拜6天4晚遊,精品純玩0購物,含往返機票、全國聯運的旅行團,費用說明中就寫(xie) 道:不含境外司機導遊服務費,1000元/人,分房時產(chan) 生的單間差2000元/人,電話、付費電視、行李搬運、飲料煙酒、洗衣等項目費用都要自己承擔,算下來要比正價(jia) 迪拜旅遊產(chan) 品還要貴很多。這樣的導遊小費、司機服務費等在歐洲、東(dong) 南亞(ya) 等旅行團的額外收費項目都有體(ti) 現,很多主播在介紹時要麽(me) 略過,要麽(me) 會(hui) 保證不含其他費用,一些遊客往往因為(wei) 沒有注意到相關(guan) 信息而稀裏糊塗報了名。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直播間的費用詳情中並不包含附加費用,很多費用都是旅行開始後在旅途過程中收取。那麽(me) 境外跟團遊的額外費用是否合理?
呼倫(lun) 貝爾學院講師張婧告訴記者,跟團遊套餐外額外付費是否合理應該視具體(ti) 情況而定,要看旅行社和消費者之間的約定。旅行社在與(yu) 消費者訂立合同時應明確收費的標準與(yu) 服務的具體(ti) 項目,對於(yu) 額外收費的項目要明確標注,如實告知消費者。如果旅行社已對額外收費項目盡到如實告知義(yi) 務,則屬於(yu) 合理行為(wei) ,反之則是不合理的。如果旅行社之前已經作出沒有額外收費的承諾,後期又要求消費者交額外費用,明顯是違約行為(wei) 。出言諷刺和威脅的做法,根據嚴(yan) 重程度不同,還可能涉嫌違法甚至是刑事犯罪。
“如果直播平台與(yu) 旅行社惡意串通故意虛假宣傳(chuan) ,誤導消費者,旅行社和直播平台應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如果直播平台已經作了盡職調查,受旅行社蒙蔽而給旅行者帶來損失,則應當承擔一般連帶責任。”張婧說,旅行社的主播如果與(yu) 旅行社之間存在勞務關(guan) 係,那麽(me) 主播在履行職務過程中產(chan) 生的責任還是由旅行社先行承擔。如果不存在勞務關(guan) 係,而是屬於(yu) 代為(wei) 宣傳(chuan) 的合同關(guan) 係,惡意宣傳(chuan) 的主播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合規建設待加強
監管指導須跟進
這些在線下被整改多年的問題旅遊產(chan) 品,為(wei) 何到了線上仍然亂(luan) 象頻出?
一位北京的旅遊博主透露,傳(chuan) 統的收客渠道都是通過門市或同行收客,在門市這一環,客戶能夠了解到這個(ge) 團的品質大致是什麽(me) 情況。但是在直播間,很多時候主播也不了解這個(ge) 產(chan) 品,明明是一個(ge) “性價(jia) 比產(chan) 品”,卻被包裝成了“品質產(chan) 品”。去歐洲遊一周,花了兩(liang) 萬(wan) 元,卻讓遊客住偏遠的酒店,遊客不吐槽才怪。不少旅遊產(chan) 品就是在引導大家購物的“灰色地帶”賺錢,但直播間並不會(hui) 體(ti) 現這些,產(chan) 品詳情和主播介紹全是好的方麵,並沒有把產(chan) 品的真實情況全部體(ti) 現。有些地接社坦言,對平台引流的用戶多收錢,就是因為(wei) 信息差。
如何才能讓選擇出境跟團遊的遊客少踩“坑”、不踩“坑”?
張婧說,從(cong) 監管部門角度而言,為(wei) 保障遊客的合法權益,一方麵,可以通過建立和完善境外旅遊信息平台,加強對遊客安全信息、出境渠道、境外援助和自我保護意識方麵的教育;另一方麵,要加強對境外旅遊服務機構的監管和指導,督促企業(ye) 定期排查其境外旅行產(chan) 品和境外合作夥(huo) 伴,及時下線不合格產(chan) 品,及時終止與(yu) 不稱職境外合作夥(huo) 伴的合作。
“國家對於(yu) 境外旅遊的監管可以從(cong) 幾個(ge) 方麵入手:對國內(nei) 從(cong) 事境外旅遊服務的旅行社加強監管,因為(wei) 旅行社有義(yi) 務安排符合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的境外服務;文化和旅遊部門與(yu) 外交部門積極合作,共同維護我國境外遊客的人身財產(chan) 安全;進一步加強境外旅遊監管的國際合作。”張婧說。
董媛媛認為(wei) ,旅遊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應當進一步加強自身合規建設,守法誠信經營。旅遊行業(ye) 的相關(guan) 行業(ye) 組織,也應當進一步發揮行業(ye) 自律的積極作用,促進旅遊產(chan) 品的透明化、標準化。
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北京市律師協會(hui) 文化與(yu) 旅遊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副主任馬麗(li) 紅說,境外遊涉及的問題比較複雜,比如在境外被強迫購物或者所購商品有質量瑕疵,或者受到人身損害,如果與(yu) 國內(nei) 的旅行社沒有明確的合同條款約定旅行社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往往很難追溯到境內(nei) 的旅行社。因此,為(wei) 了更好地維護自身的權利,遊客參團旅遊應該選擇正規旅行社,並取得發票、行程表,簽訂合同,以證明與(yu) 旅行社的交易關(guan) 係和服務約定。一些參加旅遊團沒有取得以上證明的遊客,往往由於(yu) 無法判斷責任主體(ti) ,無法正常有效地維權。
“中國遊客前往境外旅遊,應通過中國領事服務網、‘領事直通車’新媒體(ti) 平台關(guan) 注外交部和中國駐外使領館發布的領事提醒,了解目的地的基本情況和安全形勢,避免前往安全風險高的國家和地區。同時應提前掌握中國駐當地使領館領事保護與(yu) 協助電話,及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yu) 服務應急熱線聯係方式,必要時及時撥打電話尋求協助。”馬麗(li) 紅提醒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