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政策擴圍
為(wei) 進一步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7月2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就《國家外匯管理局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向公眾(zhong) 公開征求意見。
經國務院批準,自2022年起在上海臨(lin) 港新片區等4個(ge) 區域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各項試點政策均及時落地實施,給企業(ye) 帶來較大便利,顯著提升了業(ye) 務辦理效率,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拓寬了企業(ye) 融資渠道。為(wei) 持續推進外匯管理高水平開放和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外匯局在對試點進行深入調研評估的基礎上,擬將可推廣、可實施的一攬子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政策推廣至全國實施。
“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政策是我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ju) 措,對便利跨境投融資活動,服務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外匯管理便利化措施的進一步推廣,既可以更好滿足企業(ye) 發展的資金需求,還有助於(yu) 增加市場外匯供給,促進外匯市場供需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等。
《通知》中擬推廣的政策包括3方麵10項,其中,經常項目4項,資本項目6項。具體(ti) 來看,一是完善跨境貿易開放政策,主要是進一步完善特殊貿易外匯收支管理的經常項目便利化改革措施,前期已經在部分區域試點實施。二是擴大資本項目便利化措施,主要是資本項下的便利化措施,相關(guan) 政策已經試點或者條件成熟且風險可控,包括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跨境融資便利化政策等。三是優(you) 化資本項目外匯管理措施,主要是更新完善資本項下的部分管理措施,包括完善資本項目收入使用負麵清單管理等。
值得關(guan) 注的是,《通知》明確,在全國推廣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政策。將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納入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主體(ti) 範圍,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ye) 科技創新。天津、上海、江蘇、山東(dong) 等地轄內(nei) 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專(zhuan) 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可在不超過等值1000萬(wan) 美元額度內(nei) 自主借用外債(zhai) 。其他地區轄內(nei) 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專(zhuan) 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可在不超過等值500萬(wan) 美元額度內(nei) 自主借用外債(zhai) 。
“中小微企業(ye) 特別是科技類的中小微企業(ye) ,一般淨資產(chan) 很低,跨境融資會(hui) 出現困難。”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我國從(cong) 2018年開始陸續出台政策,在9個(ge) 省市開展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便利高科技企業(ye) 在一定額度內(nei) 自主借用外債(zhai) ,基本額度是500萬(wan) 美元。“2022年5月,試點企業(ye) 範圍擴大到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試點範圍也擴大到17省市,覆蓋全國80%的高新技術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同時,此前9個(ge) 省市的試點地區便利化額度提高到1000萬(wan) 美元,新增的8個(ge) 試點地區的便利化額度是500萬(wan) 美元。截至目前,享受到這個(ge) 便利化額度的企業(ye) 平均每家外債(zhai) 規模是596萬(wan) 美元,平均利率2.64%,顯著降低了企業(ye) 融資成本。”
周茂華表示,《通知》擬全國推廣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政策,將為(wei) 我國企業(ye) 合規辦理跨境貿易業(ye) 務、融資等方麵帶來諸多便利,更好利用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加快企業(ye) 創新發展。
此外,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跨境貿易投資的便利化對人民幣國際化也將起到助推作用。例如,《通知》中關(guan) 於(yu) 擴大資本項目便利化的措施,就有助於(yu) 拓寬和便利境外投資者投資人民幣資產(chan) ,提升人民幣資產(chan) 的流動性和吸引力。(本報記者 馬春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