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燈火照亮大灣區發展之路
【記者手記】
光明日報記者 吳春燕 唐一歌
20多年前的廣東(dong) ,供電用電得不到保障,缺電限電問題嚴(yan) 重影響生產(chan) 生活秩序;20多年後的今天,西電東(dong) 送工程不僅(jin) 保障了南方五省區的穩定供電用電,點亮了“萬(wan) 家燈火”,還推動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與(yu) 綠色發展。
目前,我國的電網技術已進入了世界一流水平。在西電東(dong) 送和萬(wan) 家燈火的背後,是無數科研技術人員、工程建設人員的不懈努力。
在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和相關(guan) 人員的攻堅克難下,昆柳龍直流工程創造了19項世界第一,實現了直流輸電技術從(cong) “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戰略性轉折和曆史性飛躍,為(wei) 大灣區技術創新提供了榜樣。
作為(wei) 西電東(dong) 送綠電大動脈,昆柳龍直流工程建成投運以來,累計安全送電近600億(yi) 度,促進了用能結構清潔化發展,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注入強勁的綠色動能,對未來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開發、遠距離外送起到重大示範作用,為(wei)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行走期間,聆聽了多位專(zhuan) 家、建設者、市民的聲音:
“2001年我們(men) 建設電站的時候,連馬桶都要從(cong) 德國進口,而現在與(yu) 電相關(guan) 的關(guan) 鍵技術全部獨立自主。要發揮好重大工程牽引作用,進一步實現科技的自立自強。”
“大灣區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與(yu) 長期以來西電東(dong) 送帶來的能源結構優(you) 化密切相關(guan) ,西電東(dong) 送對改善廣東(dong) 大氣環境質量有重要貢獻。”
“小時候,在夏天的傍晚或是下午經常停電。而現在,不管是什麽(me) 樣的用電高峰期,也不論你身在大灣區的哪裏,都不用擔心停電的狀況。”
…………
“一肩擔當西電東(dong) 送能源戰略,一網緊聯南方五省區”,有電力專(zhuan) 家表示,要更加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yang) ,攻關(guan) “卡脖子”關(guan) 鍵核心技術,進一步密切與(yu) 廠家、高校、科研機構合作關(guan) 係;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將清潔綠色電能輸送至粵港澳大灣區,並引導有需求的用戶直接購買(mai) 綠色電力。
西電東(dong) 送不僅(jin) 是西部的工程,也是東(dong) 部的工程,它為(wei) 西部省區把電力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提供新的曆史機遇的同時,還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源源不斷的科技動力、綠色動力,照亮了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之路。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4日 0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