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口岸經濟持續繁榮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王藝釗
八月初,伴著響亮的汽笛聲,一列滿載著日用百貨、服裝麵料、電器零件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cong) 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開出,駛往波蘭(lan) 馬拉舍維奇。這是霍爾果斯口岸通行的第3萬(wan) 列中歐班列。
如今,古絲(si) 綢之路沿線,一支支“鋼鐵駝隊”翻山越嶺穿戈壁,實現中歐跨越大陸的“握手”,共同奔向更美好的未來。
作為(wei) 我國陸上口岸最多、邊境線最長的省區之一,新疆擁有20個(ge) 國家一類口岸。今年以來,新疆口岸經濟持續繁榮,口岸經濟帶正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而呈現勃勃生機。
往來穿梭,口岸一片繁忙景象
8月9日,30輛中通客車在辦理完海關(guan) 手續後從(cong) 吐爾尕特口岸出境,開往吉爾吉斯共和國首都比什凱克。
比什凱克市市長艾米爾別克·阿布德卡德羅夫表示:“這是吉爾吉斯斯坦2023年規模最大的民生項目,這些車輛將有利於(yu) 解決(jue) 城市交通汙染問題,對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助益良多。”
為(wei) 保障該批客車高效順利出境,吐爾尕特海關(guan) 成立工作專(zhuan) 班,對出口客車通關(guan) 模式進行專(zhuan) 項分析,量身定製通關(guan) 方案,提升通關(guan) 效率。
“這次客車出口中,備案、製卡這些流程中都有專(zhuan) 人跟著指導,非常便利!”新疆通辰丹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呂超說道。
而在中哈邊境城市霍爾果斯,無論是鐵路口岸還是公路口岸,過貨量都在高位運行。
“今年以來,我們(men) 代理的出口貨物中,高新技術產(chan) 品、整車等高附加值產(chan) 品明顯增長,6至7月平均每天都有2到3列商品車專(zhuan) 列經霍爾果斯鐵路口岸出境。截至目前,僅(jin) 我們(men) 公司代理出口的商品車就有3萬(wan) 餘(yu) 輛,同比增長20%。”霍爾果斯博報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業(ye) 務負責人李學風說。
在阿拉山口站集裝箱換裝庫內(nei) ,一列入境中歐班列停靠在寬軌線路上,兩(liang) 台橋吊快速移動進行班列換裝,一個(ge) 小時以內(nei) 就要完成整列換裝作業(ye) 。
“作為(wei) 中歐班列西通道的重要支點,我們(men) 將進一步優(you) 化生產(chan) 組織模式,加強與(yu) 阿拉山口海關(guan) 、邊檢等部門的協調配合,持續提升精準化運輸生產(chan) 組織水平和運輸通道能力,為(wei) 中歐班列暢通運行提供強大的運能支撐。”中國鐵路烏(wu) 魯木齊局阿拉山口站運營管理科科長閆華鵬說。
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阿拉山口口岸向西開放的樞紐節點作用日益凸顯,成為(wei) 西部最繁忙的陸路“港口”之一,為(wei) 構建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增添了新動力。
不獨北疆,南疆的口岸發展也是如火如荼。今年上半年,喀什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值達182.9億(yi) 元,同比增長206.1%。
延鏈補鏈,產(chan) 業(ye) 經濟蓬勃發展
作為(wei) 中國向西開放的沿邊省區,擁有17個(ge) 常年開通的國家一類口岸,是新疆擴大開放的底氣和優(you) 勢。
如今,在高質量發展大潮中,新疆不僅(jin) 僅(jin) 滿足於(yu) 用好口岸的通道優(you) 勢。在日新月異的口岸區域,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等開放平台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壯大,助推新疆口岸由“通道經濟”向“產(chan) 業(ye) 經濟”轉型。
位於(yu) 塔城重點開發開放實驗區的三一重能生產(chan) 基地,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作為(wei) 一家知名風機製造商,三一重能選擇落地新疆,正是看到了新疆豐(feng) 富的風能資源以及便利的通關(guan) 條件。
“這個(ge) 項目的風機產(chan) 品一出廠,就可依托塔城的巴克圖口岸出境,出口到中亞(ya) 各國,大大節省了運輸成本。”三一重能風電項目負責人江旭介紹。
阿拉山口市金沙河麵業(ye) 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chan) 車間裏,全自動化的生產(chan) 線正將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小麥製作成掛麵。“企業(ye) 落戶阿拉山口,是看好阿拉山口的區位優(you) 勢和政策疊加優(you) 勢,綜保區物流運輸更便捷,生產(chan) 原料通過鐵路專(zhuan) 用線可直達企業(ye) ,有效降低了經營和時間成本。”阿拉山口市金沙河麵業(ye) 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尹飛鴻說。
而在新疆博州精河國際公鐵聯運綜合物流園區,一排排裝滿貨物的班列駛進駛出,工人們(men) 忙著裝卸和清點貨物。
今年年初,博州提出推動“博—阿—精”新型工業(ye) 金三角一體(ti) 化聯動發展,著力推進“大口岸、大物流、大貿易、大產(chan) 業(ye) ”建設,實現資源要素有序高效流動,把口岸優(you) 勢轉變成經濟優(you) 勢,通道經濟轉變為(wei) 樞紐經濟、落地經濟、產(chan) 業(ye) 經濟。
“精河工業(ye) 園區和國際公鐵聯運綜合物流園區依托麵向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兩(liang) 個(ge) 口岸的交通物流樞紐優(you) 勢,重點承接出口資源落地加工產(chan) 業(ye) 。”精河國際公鐵聯運綜合物流園區管理委員會(hui) 主任賈宏偉(wei) 說。
邊民互市,口岸經濟惠及民生
走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的大街上,哈薩克斯坦的遊客正提著包裹,心滿意足地等待著回家的班車;而另一邊,中國的遊客正在“血拚”,在免稅店選購各種商品。種種細節,讓身處其中的人們(men) 觸摸到口岸經濟的火熱。
在新疆,口岸不僅(jin) 成為(wei) 拉動地方經濟的新引擎,還為(wei) 當地邊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政策福利。
在新疆塔城地區巴克圖口岸的絲(si) 路文化商品城,進口蜂蜜、糖果、日用百貨等商品琳琅滿目,不時有遊客進店挑選商品。
自邊民互市貿易運營以來,塔城市邊境經濟合作區充分利用“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免稅”優(you) 惠政策,積極組建邊民合作社,提升邊民在互市貿易交易中的參與(yu) 度。
同時,抓好用好邊民互市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試點政策,製定邊民互市“整進整出”業(ye) 務流程,創新“邊民互市+落地加工”發展模式,推動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
“作為(wei) 新疆首個(ge) 邊民互市轉型發展試點口岸,巴克圖口岸建設了絲(si) 路文化商品城、查驗交易庫等基礎設施。今年上半年口岸中哈邊民互市進口大宗商品1400餘(yu) 車,貿易額達1.25億(yi) 元,邊民參與(yu) 16000人次。”塔城市邊境經濟合作區管理委員會(hui) 黨(dang) 工委委員、管委會(hui) 副主任陳威龍說。
作為(wei) 國家讓利於(yu) 民、興(xing) 邊富民、睦鄰固邊的重要舉(ju) 措,邊民互市對促進邊民增收、促進邊境地區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在霍爾果斯,邊民互市利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跨境人民幣創新業(ye) 務試點,開立NRA賬戶、個(ge) 人和企業(ye) 離岸賬戶支付互市商品貨款,使用人民幣結算,在付匯路徑上更加規範化。
“我們(men) 在合作中心開立離岸賬戶,雙方邊民交易完成後10個(ge) 工作日內(nei) ,客戶賬戶就會(hui) 收到貨款,非常便利快捷。”哈薩克斯坦邊民奧塔耶娃·阿魯占告訴記者。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4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