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以賽事為引領培養複合型創新人才

發布時間:2023-08-14 09:52: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作者:唐永華、劉鵬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是魯迅美術學院開設的旨在培養(yang) 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激發學生學習(xi) 計算機知識的興(xing) 趣,挖掘學生計算機知識與(yu) 自身專(zhuan) 業(ye) 特長相結合的潛能,著力提升學生綜合運用信息技術與(yu) 專(zhuan) 業(ye) 知識解決(jue) 實際問題能力的計算機通識課程。

  如今,具備基本的計算機能力已成為(wei) 數字化時代對各行各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的基本素養(yang) 要求。隨著數字化技術的深入發展,計算機與(yu) 美術領域的交叉融合越來越深入,社會(hui) 對於(yu) 高等美術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要求也會(hui) 隨之升高。然而,傳(chuan) 統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在麵對藝術複合型、數字化以及藝術人才培養(yang) 的創新性方麵存在不足之處。從(cong) 課程設置理念上看,傳(chuan) 統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不能很好地培養(yang) 學生人文素養(yang) 、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從(cong) 課程內(nei) 容設置方麵看,傳(chuan) 統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沒能很好地突出高等美術院校計算機通識課程的藝術特性;從(cong) 教學方法來看,傳(chuan) 統的計算機基礎課程不利於(yu) 發揮學生學習(xi) 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新文科建設語境下,魯迅美術學院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以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己任,以引領高等美術院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為(wei) 指導,對以藝術生為(wei) 對象的高等美術院校計算機通識課程的課程性質、體(ti) 係結構、教學內(nei) 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提出了“以計算機設計大賽為(wei) 驅動,促進複合型創新人才培養(yang) ”為(wei) 課程建設綱領的計算機通識課程改革與(yu) 建設方案。課程以新文科建設為(wei) 導向,以計算機設計大賽為(wei) 引領,著力於(yu) 促進計算機領域與(yu) 美術領域交叉融合,致力於(yu) 提高學生運用計算機技術實現美術創新創意能力。

  課程建設理念

  魯迅美術學院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基於(yu) 新文科建設,對標美術專(zhuan) 門人才計算機能力素養(yang) 方麵的基本要求、社會(hui) 需要的具備美術和計算機學科交叉融合能力的創新型人才需求建設課程。

  首先,在文化傳(chuan) 承導向下致力於(yu) 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計算機通識課程體(ti) 係構建。將高等藝術院校計算機通識課程與(yu) 麵向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美術教育相結合,在準確把握中國社會(hui) 曆史、文化傳(chuan) 統、風俗習(xi) 慣的基礎上,掌握美術流派的風格、技法和傳(chuan) 統,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yang) ,助力文化傳(chuan) 承。

  其次,以計算機設計大賽為(wei) 引領,創新以計算機和美術為(wei) 中心,探求致力於(yu) 打破學科壁壘、培養(yang) 融合型人才的教學方法,力求將美術教育範疇內(nei) 的自然科學、社會(hui) 曆史、藝術和文化作為(wei) 融合素材與(yu) 計算機學科適恰融合,進而有效打破學科壁壘,培養(yang) 跨學科的複合型創新人才。

  再其次,在教學實踐中構建運用計算機技術提升學生問題解決(jue) 能力和創意表達能力的教學模式。借助數字化的多媒體(ti) 工具,輔助學生體(ti) 驗、欣賞和表現涵蓋美術教育知識、技法和審美態度的學習(xi) 內(nei) 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xi) ,提升創意表達能力。

  課程建設成果

  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是麵向本科生的專(zhuan) 業(ye) 權威賽事,其競賽內(nei) 容緊扣高校教學實際,又涵蓋了高校各個(ge) 學科門類的計算機教育實踐,其“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的競賽目的和“為(wei) 國家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服務”的競賽理念,引領著學校新文科建設語境下計算機通識課程的建設。

  近年來,學校通過以計算機設計大賽為(wei) 課程導向,結合課程教學實際,致力於(yu) 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yang) 和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與(yu) 魯迅美術學院的專(zhuan) 業(ye) 教師一道授業(ye) 解惑,將學生需要學習(xi) 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和國學審美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將計算機設計大賽的比賽項目積極融入到課程教學中,並在微課與(yu) 教學輔助、信息可視化設計、數媒靜態設計、數媒動漫與(yu) 短片等4個(ge) 競賽門類中取得了國賽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省賽一等獎4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15名的成績。其中的優(you) 秀作品,如微電影《你來我往》、紀錄片《國鋒》、微課《羲和說日》、信息可視化設計作品《少年可期》、海報設計作品《生命美學——五禽戲》等,不僅(jin) 展現了學生運用計算機專(zhuan) 業(ye) 知識認識問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也體(ti) 現了新文科建設背景下融合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審美風範,同時彰顯了兼具科技素養(yang) 和人文精神的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這些作品既是“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的教學成果,也引領著“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的創作方向,同時也成為(wei) 計算機基礎課程內(nei) 容的重要部分。這些作品雖然僅(jin) 是課程建設初期激起的一些浪花,但是卻堅定了教師團隊“以計算機設計大賽為(wei) 驅動,促進複合型創新人才培養(yang) ”的課程教學改革方向。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