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女性科技人才發揮更大作用
在全社會(hui) 大力營造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成長、發展的環境,進一步激發她們(men) 的創新活力
申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女性科研人員年齡限製由45周歲放寬到48周歲。前不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hui) 出台的這項政策,成為(wei) 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成長的又一有力舉(ju) 措。
女性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科技事業(ye) 發展曆程中,女性科技人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基礎理論、應用技術、工程科技等各個(ge) 方麵,女性科技人才都有著傑出貢獻。無論是在浩渺太空,還是在那些最具挑戰性的科研崗位,都有女性的身影閃耀。在航天任務中,有薑傑院士這樣的火箭總設計師;以陳薇院士為(wei) 代表的科研人員,在守護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攻關(guan) 中充分展現了巾幗風采。
目前我國科技隊伍中女性占比約為(wei) 45%。和女性科技工作者所占比例相比,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應得到充分發揮,提升空間非常大。在全社會(hui) 大力營造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成長、發展的環境,進一步激發她們(men) 的創新活力,顯得尤為(wei) 重要。
可支配科研工作時間無法完全保證,生育期和職業(ye) 發展上升期時間相對重合……針對影響女性科技工作者職業(ye) 發展的這些問題,類似適當放寬女性申請“傑青”年齡限製的這些新舉(ju) 措,有助於(yu) 緩解她們(men) 專(zhuan) 注科研的“年齡焦慮”。近年來,支持女性科技隊伍出人才、出成果的政策力度越來越大,例如,科技部、全國婦聯等13個(ge) 部門在2021年出台若幹措施,涵蓋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承擔科技計劃項目、同等條件下支持女性優(you) 先入選兩(liang) 院院士、鼓勵科研單位設立女性科研回歸基金等16條實實在在的舉(ju) 措,支持和推動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
科學事業(ye) 麵前無分男女,女性在科研領域同樣大有可為(wei) 。重溫這樣一個(ge) 小故事:上世紀50年代,當時才20歲出頭的天文學家葉叔華院士到天文台求職,因“隻招一個(ge) 男的”而吃了閉門羹。但她沒有放棄,寫(xie) 信列舉(ju) 了五大“不應該不用自己”的理由,成功打動了天文台負責人,爭(zheng) 取到工作。後來,葉叔華帶領團隊在天文學領域創造了世界一流的卓越成果。如今,在全社會(hui) 的支持和政策措施的嗬護下,更多的女性科技人才正在科技創新道路上不斷超越、不斷突破,創造和擁有精彩的科學事業(ye) ,向著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wei) 目標奮勇前進。北 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