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保障農產品“舌尖安全”有了更嚴新規

發布時間:2023-08-16 10:4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菜市場看上去很新鮮的肉,怎麽(me) 買(mai) 到家就變樣了?”“光鮮水靈的蔬菜水果到家就失去了光澤?”

  據悉,部分市場的生鮮攤位使用的燈具有“美顏”效果。在這種“生鮮燈”的照射下,生鮮肉類往往顯得色澤紅潤鮮嫩,甚至有些不新鮮產(chan) 品,消費者在光線照射下也很難分辨。除了生鮮肉類有專(zhuan) 屬燈光外,有的蔬菜、熟食和水果等生鮮櫃台也使用特殊燈光。多地市場監管部門曾就類似問題發布消費提示。

  中國法學會(hui)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音江表示,商家使用“生鮮燈”“美顏燈”可能存在侵害消費者知情權的情況,消費者在知情權沒有得到充分保障的情況下,因為(wei) “生鮮燈”的美化而購買(mai) 了相關(guan) 產(chan) 品,可以依法維權。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禁用“生鮮燈”。《辦法》要求銷售生鮮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時,不得使用對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該《辦法》將自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從(cong) 農(nong) 田到餐桌”,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與(yu) 廣大消費者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關(guan) 。如何保障農(nong) 產(chan) 品“舌尖安全”?《辦法》強化市場開辦者和銷售者食品安全責任,規定市場開辦者履行入場銷售者登記建檔、簽訂協議、入場查驗等管理義(yi) 務和銷售者履行進貨查驗、定期檢查、標示信息等主體(ti) 責任;明確了地方市場監管部門與(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的案件通報和移送製度,細化了具體(ti) 通報情形。

  《辦法》根據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法有關(guan) 規定,將承諾達標合格證列為(wei) 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進貨查驗的有效憑證之一,並鼓勵優(you) 先采購帶證的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同時明確提出在嚴(yan) 格執行食品安全標準的基礎上,鼓勵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企業(ye) 通過應用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ye) 標準以及團體(ti) 標準等促進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高質量發展。

  此外,市場監管部門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建立承諾達標合格證問題通報協查機製。市場監管部門發現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未按照規定出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承諾達標合格證存在虛假信息、帶證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不合格等情形,應當及時通報所在地同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根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提供的不合格帶證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流向信息,及時追查不合格產(chan) 品並依法處理。用好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承諾達標合格證,可以有效提升供應鏈透明度,進而保障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記者 林麗(li) 鸝)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