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論王維》的快樂與煩惱
【光明書(shu) 話】
作者:王誌清(南通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王維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
錢穆先生將詩人說成是“性靈的抒寫(xie) 者”。他認為(wei) 詩人的“內(nei) 心生活與(yu) 其外圍之現實人生,家國天下之息息相通,融凝一致”。《論王維》側(ce) 重研究人,尤重詩後的人之研究,以詩來反觀其人,具體(ti) 說就是將王維詩拿來與(yu) 其人驗證,求證其詩所以能夠“冰雪為(wei) 魂”,所以能夠讓人“調理性情”的原因;也意欲告知世人,讀王維,很重要的意義(yi) 就是讓我們(men) 成為(wei) 一個(ge) 懂得美、欣賞美也創造美的有趣的人,從(cong) 而息機靜慮,寧靜淡泊,摒除俗念而息欲止貪,達到改善精神生活、涵養(yang) 精神氣質的旨歸。
一
詩人龐德說他讀佳作,常有“一種我們(men) 在偉(wei) 大的藝術作品麵前體(ti) 驗到的驟然成長的感覺”。讀王維,研究王維,我也有這種深切的感受,感到和王維在一起成長。其實,我與(yu) 王維一起成長,不僅(jin) 有成長的快樂(le) ,也有成長的煩惱,也即有一種審美焦慮。我主攻唐代文學與(yu) 文學評論,在商務印書(shu) 館、北京大學出版社等出書(shu) 20餘(yu) 部,其中六七部是王維研究專(zhuan) 著。30年來讀王維,與(yu) 王維對話,不斷有新問題,而又不斷地有新答案,問題無窮,答案無窮,文本的意義(yi) 也無窮。正是在這種閱讀文本和與(yu) 文本對話中,實現了我對文本對象化的重新確認和問題化的多方重構。
《論王維》是我研究王維的一次比較全麵的自我審視與(yu) 小結。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說:“推動學術的發展可以通過發現過去未知的東(dong) 西來實現,也可以通過把已經說過的話加以檢驗、重新評價(jia) 和綜合來實現。”對於(yu) 王維這位成就卓著,曆代研究積累深厚的大詩人,要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和論斷是很不容易的,我讀王維,似也有了“把已經說過的話加以檢驗、重新評價(jia) 和綜合”的自覺。“談的這些問題和所有結論當然不都是前無古人的創見,但其論述之細密之融通之深入,較前人的研究都有不同程度的深化,則是可以肯定的”(蔣寅序)。也因此,《論王維》的寫(xie) 作與(yu) 出版,讓我又一次體(ti) 驗到“驟然成長”的感覺與(yu) 快樂(le) 。
二
我開始研究王維的時候,關(guan) 注點在王維的詩上,注重審美與(yu) 感發;越到後來,則越是關(guan) 注詩後麵的人,也就是說,《論王維》偏重於(yu) 對王維其人的研究,是有個(ge) 過程的,是一種水到渠成的結果。清代王維研究專(zhuan) 家趙殿成非常遺憾地說,王維“其詩之溫柔敦厚,獨有得於(yu) 詩人性情之美,惜前人未有發明之者”(《王右丞集箋注》序)。研究王維其人,古來就重視不夠,現代也沒有很好地投入,近幾年來,趙氏之惋惜聲,常在我耳邊縈繞,也讓我有了側(ce) 重研究人之轉向的迫切,並逐漸形成我轉向的自覺。
寫(xie) 《論王維》時,因為(wei) 有了側(ce) 重研究人的意識,即便是讀同一首詩,引述同樣一份文獻,感覺與(yu) 理解也不同了。蔣寅先生這麽(me) 評價(jia) 《論王維》說:“研究視角的轉變賦予了本書(shu) 更廣闊的學術視野,對王維的研究也由以往集中於(yu) 詩歌文本乃至某些焦點問題如‘詩中有畫’之類轉向對王維的人格、思想、美學和詩歌藝術的全麵研究,成為(wei) 真正意義(yi) 上的‘王維’研究,而不隻是傳(chuan) 統的王維詩歌研究。”《論王維》全書(shu) 共九章,每章四節,分別從(cong) 王維的哲學思想、政治風度、高人氣格、人際關(guan) 係、家國情懷、悲憫意識以及王維的美學觀念、詩體(ti) 特征與(yu) 詩學貢獻九個(ge) 方麵來論述,前六章側(ce) 重研究王維的哲學信仰、道德操守、氣質修養(yang) 、生命美學與(yu) 生存智慧,亦即偏重於(yu) 王維“性情之美”的研究。尤其是王維的“政治風度”“家國情懷”與(yu) “人際關(guan) 係”專(zhuan) 章,研究也特別有針對性。而《論王維》的後三章,與(yu) 前六章形成了因果,側(ce) 重於(yu) 王維詩歌藝術的研究,突顯了王維在藝術美學上的重要影響與(yu) 重大貢獻,以及對當時詩壇的積極影響,對後世詩歌乃至中國整個(ge) 藝術發生著越來越深刻的影響。拙著中所有詩的研究,多關(guan) 注詩後麵的人,而主要結論是:王維做人如作詩而追求極致;王維作詩如做人而“人詩合一”。
其實,唐詩研究也是人的研究。如果隻談詩之氣韻風骨,而不論詩人的操守性情,是很難不誤讀的。《論王維》側(ce) 重於(yu) 王維人性、人格與(yu) 為(wei) 人處世的考察,從(cong) 曆史出發,忠實於(yu) 史料文本,同時也積極從(cong) 哲學、美學、文藝學乃至心理學上來相互印證與(yu) 發明,詩與(yu) 人兼論,而偏於(yu) 論人,尤重詩後麵人的研究,注重細讀,注重我讀,注重探求和解析詩人審美創作心理,讓我們(men) 獲得了更新鮮的文學感受,而將很多的老材料讀出了新意,也更容易抵達詩人“達人無不可”“忘己愛蒼生”的人性深度,使不少原先比較不容易說清楚的問題,似也能夠比較深入地說清楚了,也得出了新的結論。
三
古人說王維“一代雅人”而“立性高致”,說其詩“雅淡之中,別饒華氣,故其人清貴”。古人論王維,常將其詩與(yu) 其人相互因果。盛世讀王維,已成為(wei) 讀者的精神需求與(yu) 性情投合的積極回應。儒釋道思想有個(ge) 共同點,就是不斷地豐(feng) 富中國文化中的理想人格與(yu) 君子內(nei) 涵,教人如何做人。《論王維》裏認為(wei) ,王維是個(ge)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美德陶冶與(yu) 創塑出來的高人,做人也是王維留給我們(men) 的一份精神“非遺”,成為(wei) 我們(men) 讀王維的重要意義(yi) 。王維在修齊治平精神的感召下,追求“忘己愛蒼生”的人格理想,具有內(nei) 外兼修的高度自覺。
《論王維》注重在王維詩的“人民性”上開掘,盡可能援引其社會(hui) 關(guan) 懷的文獻資料。從(cong) 王維的詩文中,雖看不到什麽(me) 輔弼之心與(yu) 匡濟之誌,沒有致君堯舜、海縣清一的豪言,但細讀深味,還是能夠感受到他的思想深度與(yu) 家國情懷的,即便是那些“人閑桂花落”的小品山水詩裏,也蘊涵了他以家國為(wei) 懷的思想境界與(yu) 價(jia) 值取向。《論王維》裏認為(wei) ,王維具有忠孝同本而家國同構的思想意識,追求“忘己愛蒼生”的大愛與(yu) 博愛,表現出對國家與(yu) 民族的自覺擔當,表現出“有國大體(ti) ”的強烈責任感,形成了感恩圖報的人生理想。關(guan) 鍵是他關(guan) 愛民生不停留在口頭上,而表現出一種仁人愛物的生命自覺。
《論王維》裏指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yun) 起時”二句,最能夠體(ti) 現王維的自由意誌、生命精神與(yu) 行事風格的人生大智慧,也是王維詩的共同主題與(yu) 詩意精髓。王維做人做事,隨性隨緣的不執著,不走極端,而這種“達人無不可”的人生智慧,也充分體(ti) 現在他的哲學思想,美學觀念、詩學精神與(yu) 社會(hui) 生活裏,這對當下的我們(men) 也有一種“特別意義(yi) ”的人生開悟。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7日 1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