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經濟與金融增速間的缺口將逐步彌合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8日訊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專(zhuan) 欄。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推動經濟持續恢複、總體(ti) 回升向好。6月末,M2、社會(hui) 融資規模、人民幣貸款同比分別增長11.3%、9.0%和11.3%。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二季度升至6.3%。
金融對實體(ti) 經濟支持的可持續性明顯提升。上半年,金融數據總體(ti) 較好,信貸結構持續優(you) 化,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對宏觀經濟的傳(chuan) 導效果逐步顯現。總量上,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根據形勢變化合理把握節奏和力度,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信貸和融資總量合理增長。3月份降準0.25個(ge) 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超過5000億(yi) 元。目前M2、社會(hui) 融資規模、貸款增速保持在10%左右的相對高位,高於(yu) 上半年約5%的名義(yi) GDP增速,為(wei) 經濟持續整體(ti) 好轉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價(jia) 格上,穩步有效激發市場需求。持續發揮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製的重要作用,推動企業(ye) 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有效支持挖掘經濟需求潛力。6月份引導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中標利率下降0.1個(ge) 百分點。6月新發放的企業(ye) 貸款、個(ge) 人住房貸款、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wei) 3.95%、4.11%和4.68%,均處於(yu) 曆史低位,比上年同期分別低21個(ge) 、51個(ge) 和51個(ge) 基點,實現了金融體(ti) 係向實體(ti) 經濟的讓利。8月再次引導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分別下降0.1個(ge) 和0.15個(ge) 百分點,適時加大逆周期調節,支持經濟持續恢複發展。結構上,支持推動經濟增長模式轉變。不斷加大對小微民營、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培育經濟內(nei) 生增長動能。適時增加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延續實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和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繼續並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zhuan) 項再貸款。6月末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綠色貸款、普惠小微貸款、“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貸款餘(yu) 額分別同比增長40.3%、38.4%、26.1%和20.4%,顯著高於(yu) 全部貸款增速。房地產(chan) 開發貸款增速回升,6月末餘(yu) 額同比增速為(wei) 5.3%,較上年末高1.6個(ge) 百分點。
宏觀經濟有望延續好轉態勢,未來與(yu) 金融數據將更加匹配。當前金融數據總體(ti) 領先經濟數據,主要是宏觀政策和金融靠前發力、實體(ti) 經濟恢複時滯導致的階段性現象。經濟恢複是一個(ge) 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疫後消費和經濟恢複都需要時間。國際上,美歐疫情防控剛放開的2021年,M2增速也普遍高於(yu) 其名義(yi) GDP增速。我國疫情平穩轉段剛半年左右,居民消費傾(qing) 向和疫情前相比還有差距,民間投資意願有待提升,這些挑戰都是複蘇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從(cong) 當前形勢看,疫情後經濟恢複步入了正常軌道。經濟循環和居民收入等已出現積極好轉,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速持續高於(yu) 全部投資,上半年國內(nei) 旅遊人次、收入同比分別增長超6成和9成,民營企業(ye) 自主品牌出口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5%,全年預期經濟增長目標有望實現,在主要經濟體(ti) 中仍處於(yu) 較高水平,經濟與(yu) 金融增速間的缺口將逐步彌合。從(cong) 長遠趨勢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未來15年中等收入群體(ti) 將增長到8億(yi) 以上,市場規模優(you) 勢龐大。科技創新動力不斷增強,綠色轉型穩步推進,消費市場逐步回暖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正不斷積蓄,應對超預期挑戰和變化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對經濟持續穩定增長要有耐心、有信心。
下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部署,穩健的貨幣政策繼續精準有力,根據形勢變化合理把握節奏和力度,穩固好實體(ti) 經濟恢複向好勢頭,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chu) 備,著力擴大內(nei) 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支持實體(ti) 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