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談心談話如何“談到心坎上”
【思想匯】
作者:王懷民(武漢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研究員)
金秋九月開學季,也是高校輔導員最繁忙的季節,既要引導“老生”做好職業(ye) 規劃,又要為(wei) 新生進行適應教育。麵對懵懂不知的新生,輔導員需要指明努力方向;麵對認知偏差的新生,輔導員需要強化價(jia) 值引領;麵對不配合的學生,輔導員需要找到切入口、談到點子上;麵對不改變的學生,輔導員需要找到突破口、談到心坎上。
談心談話中問題的真偽(wei) 判斷
大一新生,新奇和熱情是其鮮明特點,這些特點也可能遮蔽其潛在的問題。通過談心談話發現真問題、剔除假問題,是輔導員談心談話的首要任務。事前的信息掌握是談心談話的基礎,談心談話是在掌握一定信息基礎上有目的、有計劃、有準備的活動,也是進行中有調整、有延展、有深入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識別真問題、剔除假問題是抓住問題關(guan) 鍵進而抓住解決(jue) 問題要害的重要一步。假問題往往是對真問題的粉飾,大多表現為(wei) 用次要問題掩蓋主要問題、用一般問題掩蓋核心問題、用表象問題掩蓋實質問題、用外在原因掩蓋內(nei) 在原因、用邏輯自洽掩蓋回避問題,比如學生把不參加社團活動歸因為(wei) 自己無特長,實際上可能是存在社交恐懼等。
發現問題是解決(jue) 問題的起點,解決(jue) 問題是談心談話的落腳點。問題抓得準確與(yu) 否跟解決(jue) 的效果直接對應,關(guan) 係到學生在整個(ge) 大學期間的發展。美國學者薩提亞(ya) 的“冰山理論”認為(wei) ,我們(men) 看到的可能隻是現象,真實情況藏在水下,水下部分隱藏著打開謎題的“鑰匙”。識別真假問題,需要輔導員加強學習(xi) 以提高認識水平,勤於(yu) 思考以增強問題意識,積累經驗以提高識別能力,歸納研討以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學習(xi) 、思考、反複實踐以及總結,增強甄別問題和抓主要矛盾的能力,能夠從(cong) 散亂(luan) 甚至人為(wei) 修飾過的信息中抽絲(si) 剝繭直擊要害,抓住重要的和根本的問題,界定其是思想問題還是心理問題,厘清因果順序,分清處理措施的輕重緩急。識別問題是一個(ge) 辨別真偽(wei) 、分清主次、評估輕重、識別顯隱的過程,需要輔導員擦亮雙眼,精準識別掩藏在水下的“冰山”,進而對症下藥、準確“破冰”。
談心談話中路徑的優(you) 先選擇
路徑是結果的起點,結果是路徑的歸宿。輔導員談心談話,選擇“事”還是“理”直接決(jue) 定了可能達成什麽(me) 效果。很多大學生既渴望輔導員指引又不願被明顯說教,對輔導員輸出的信息會(hui) 有所選擇、有所側(ce) 重乃至有所曲解,以便同自己固有的立場相符,進而選擇相應的行為(wei) 。大學生能不能領悟輔導員講述的“理”以及理解到何種程度,不是輔導員單向度能夠掌控的,而是由學生經過選擇後接受,有時是經過重新闡釋後的接受。因此,輔導員談心談話需要因時製宜、因事製宜、因人製宜,需要評估多種因素後選擇談心談話的“事”和“理”。
講道理是解決(jue) 問題的方式,講情感也是解決(jue) 問題的方式,優(you) 先選擇道理還是情感並無絕對界限,不是是非問題而是選擇問題,都是為(wei) 了對大學生有所改變有所提升。當講道理能夠實現談心談話的目標時,優(you) 先選擇道理。以理服人是輔導員談心談話的“本手”,情感注入往往是談心談話的“妙手”。當講道理無法在有限的時空實現預期的效果時,可以以情動人。情感是最直接的識別機製,很容易讓人識別對方是在給自己作指示還是給自己傾(qing) 注善意和溫情。輔導員設身處地傾(qing) 注深情,把學生當成自己人,學生就可能把輔導員當成自己人。說服一個(ge) 人,往往不是道理正確就可以,而是需要情感注入,陪伴、關(guan) 切往往比語言更有溫情。心理上的靠近,找到情感的共通點,是談心談話產(chan) 生效果的重要基礎。
談心談話技術的策略設計
技術是路徑確定後的具體(ti) 操作手段,是基於(yu) 問題做出的針對性選擇。輔導員談心談話,要建立在對事實的深入了解上,才能有效實現方向指引、困難幫助、問題解決(jue) 等。輔導員談心談話首先要厘清問題的輕重、是不是原則問題、是否有價(jia) 值判斷問題等,才有助於(yu) 對“症”下“藥”,指引正確的方向,促進問題高效解決(jue) 。
選擇談心談話技術需要厘清是原則問題還是一般問題。原則問題,帶有鮮明是非、對錯、好壞,輔導員要以立場、觀點、態度為(wei) 先,談心談話的技巧為(wei) 次。麵對配合度不高的學生,輔導員需要講究技巧破除“防火牆”,向學生特別是新生傳(chuan) 遞對他們(men) 的關(guan) 愛和寬容。麵對有抵觸情緒的學生,輔導員可以剛柔並濟,巧施“妙手”,嚐試用故事代入,用願景喚醒學生,用情感連接學生。非原則問題,是一般與(yu) 更好、對與(yu) 不錯、行與(yu) 也行的區別。非原則問題,偶遇後的談心談話效果好於(yu) 約談,心情愉悅時談好於(yu) 情緒不良時談,在咖啡館談好於(yu) 在辦公室談。輔導員可以嚐試創設非對抗環境,讓談心談話自然隨意,良好有效的溝通往往是在非刻意狀態下達成的。輔導員創設的非對抗環境是人心態最放鬆和最愉悅的場域,也是最不具備戒心的場域。輔導員可以創設有助於(yu) 提升談心談話效果的情境,讓學生在放鬆、愉悅、沒有自我防禦機製的情況下深度交流。
談心談話中心靈的同頻共鳴
重點大學的部分學生,往往自我認同度較高,優(you) 越感較強。他們(men) 入校,特別渴望被關(guan) 注、被認同、被選擇。他們(men) 對輔導員一般不會(hui) 一開始就高度認可,而是會(hui) 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用時間和相處來決(jue) 定對輔導員的認可程度。輔導員談心談話,他們(men) 經常貌似很認真、很配合,實際上可能沒有入腦,更沒有走心。輔導員必須不被表麵現象迷惑,更不能沉浸於(yu) 一談即見效的虛幻滿足中,而是站在對方角度,努力實現自己傾(qing) 心傾(qing) 情和大學生動心領情的同頻狀態,達到“與(yu) 君一席話,溫暖一顆心”的效果。簡而言之,輔導員談心談話,應當抓住關(guan) 鍵問題直指核心談到“點子”上,運用一定方法直擊心靈談到“心坎”上。輔導員可以嚐試把針對性的“私人定製”談心談話和普遍性的共同要求相結合,把解決(jue) 實際問題和闡述正確道理相結合,把克服眼前困難和展望願景相結合,把情真意切的幫扶和不容突破的原則相結合,努力讓大學生感受輔導員的熱心、知心、愛心,努力激發大學生內(nei) 心的動力,讓其領悟到勇毅前行的回報遠遠大於(yu) 無動於(yu) 衷的停滯。
時代變化給輔導員談心談話提出新要求,需要以新的思維、新的方法麵對大學生,也需要用心、用情來連接青年。教育是心與(yu) 心的交流,靈魂與(yu) 靈魂的對話。輔導員談心談話,真心、真情、真意是獲得學生尊重並願意接受說理的有效支撐。隻要真的用心,就能帶給對方關(guan) 愛。隻要是真正的善意,就能傳(chuan) 遞給對方溫馨。說服人的往往是道理,打動人的往往是真情。正確的道理配上情感的支撐,更有利於(yu) 入腦、入心、入行。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05日 1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