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完善過期藥品回收機製

發布時間:2023-09-20 10:0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過期藥品應該如何處理?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問。不少家庭常備感冒藥、退燒藥、腸胃藥等藥品,但常常用不完。有統計顯示,我國約有78.6%的家庭備有小藥箱,每年產(chan) 生約1.5萬(wan) 噸過期藥品。過期藥品回收難問題長期存在,很多人並不知道有哪些正確的處理渠道。

  應該明確的是,過期藥品不能繼續服用,也不能隨意處置。藥品過期會(hui) 導致有效成分含量下降,如果繼續服用,不僅(jin) 起不到應有的治療作用,一些有效成分還可能分解產(chan) 生有害物質,對人體(ti) 產(chan) 生傷(shang) 害。同時必須注意,過期藥品在《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中被列為(wei) 危險廢物,如果隨意丟(diu) 棄,容易在雨水、地下水的長期滲透下,汙染水體(ti) 和土壤,也有可能被不法商販重新包裝再次銷售,擾亂(luan) 藥品市場秩序。

  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醫藥企業(ye) 和零售藥店等設立過期藥品集中投放點,定期定點收集家庭過期藥品,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了處理途徑。比如,廣州、昆明等多地開展家庭過期藥品免費回收活動,一些電商平台也與(yu) 製藥企業(ye) 合辦回收活動,但這些嚐試往往以公益活動的形式出現,尚缺乏統一長效的機製。還有媒體(ti) 調查發現,不少過去設置的過期藥品回收點已經荒廢,人們(men) 不知道去哪裏找回收點。這些都為(wei) 過期藥品回收帶來了困難,需引起重視並加以解決(jue) 。

  破解過期藥品回收難問題,關(guan) 鍵在於(yu) 加快建立健全長效回收機製。藥品回收的責任主體(ti) 和統一流程,都需要從(cong) 體(ti) 製機製上加以明確。從(cong) 實踐看,不妨依托各個(ge) 社區(村)衛生服務站或零售藥店,建立固定的過期藥品回收點,製定回收、登記、保存、銷毀過期藥品的統一辦法。同時,運用信息化手段,對回收的過期藥品進行流程跟蹤,強化收集、交接、運輸、倉(cang) 儲(chu) 、銷毀處理各環節的監督和監控,實現過期藥品回收全流程可追溯。

  讓回收變得方便可行,才能打通過期藥品回收的“最後一公裏”。相關(guan) 部門應製定出台有效的激勵措施,推動社區、藥企、藥店和個(ge) 人積極參與(yu) 過期藥品回收。有些好的經驗做法可以借鑒:比如通過手機APP幫助居民找到附近的藥品回收點預約回收,或在社區設置過期藥品回收機,居民輸入手機號碼,即可輕鬆完成一鍵自助回收。對於(yu) 無法集中回收的過期藥品,還要同垃圾分類協同推進,引導公眾(zhong) 將廢棄藥品及其包裝物按有害生活垃圾處理,並加強對廢棄藥品垃圾收集、運送和處置的管理。

  從(cong) 源頭上減少過期藥品的產(chan) 生,也十分重要。一方麵,要加大安全用藥宣傳(chuan) ,通過發布消費警示等措施,引導消費者理性購藥、科學備藥,避免盲目囤藥,增強居民安全用藥常識和分類處理過期藥品的意識。另一方麵,應鼓勵製藥企業(ye) 按照療程推出不同類型的藥品規格,並加強臨(lin) 床合理用藥監管,激勵藥學人員在促進合理用藥、減少資源浪費等方麵發揮積極作用。

  安全用藥無小事。把過期藥品回收工作做好,對保障公眾(zhong) 用藥安全、推進藥品全程化監管、減少環境汙染都有重要意義(yi) 。期待各方一起努力,為(wei) 過期藥品回收建好平台、機製,推動過期藥品回收工作走向規範化常態化。(楊彥帆)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