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將辦
本報訊(記者 徐曉)9月20日,文化和旅遊部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節、第十九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相關(guan) 情況。
會(hui) 上介紹,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節將於(yu) 10月12日至16日在四川成都舉(ju) 辦。今年恰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公約》發布20周年,本屆非遺節以“共享履約實踐深化文明互鑒”為(wei) 主題,包括五洲非遺、神州非遺、巴蜀非遺、雲(yun) 上非遺四大板塊,將組織開展天府大巡遊、非遺成都論壇、非遺融入現代生活體(ti) 驗展、國際手工藝展、國際非遺授權展、道明—青神國際竹文化周、巴蜀國際非遺美食周等30多項特色鮮明的非遺主題活動,將有68個(ge) 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名代表攜900餘(yu) 個(ge) 非遺項目參與(yu) 活動。
其中,非遺成都論壇將圍繞《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公約》發表20周年,邀請140餘(yu) 位國內(nei) 外非遺專(zhuan) 家學者,共同回顧國際社會(hui) 履行《公約》實踐,深化非遺保護交流互鑒。國際手工藝展將匯聚法國、波蘭(lan) 、智利等15個(ge) 國家的手工藝精品,並進行現場活態展示,著重展現中國與(yu) 相關(guan) 國家合作項目成果,推動傳(chuan) 統工藝類非遺的國際交流與(yu) 跨界合作。國際非遺授權展將邀請80個(ge) 參展單位和80個(ge) 國內(nei) 外買(mai) 家團參展,推進非遺知識產(chan) 權保護利用,激發文旅消費和創新活力。本屆非遺節將首次打造線上非遺節,與(yu) 線下場景有機聯動,通過網絡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展示好中國形象。
據介紹,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節創辦於(yu) 2007年,已累計舉(ju) 辦了2000餘(yu) 場活動,邀請了9000多個(ge) 非遺項目參展、600餘(yu) 支表演隊伍參演,吸引了130多個(ge) 國家(地區)和非政府組織的近6萬(wan) 名代表和2000多萬(wan) 市民遊客現場參與(yu) ,成為(wei) 國內(nei) 外積極關(guan) 注的一項國際非遺盛會(hui) 。
會(hui) 上介紹,第十九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將於(yu) 10月20日至30日在河北石家莊和滄州舉(ju) 辦。本屆雜技藝術節吸引了世界各國雜技團體(ti) 和藝術家踴躍報名。組委會(hui) 從(cong) 5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460多個(ge) 節目中,遴選出30個(ge) 藝術性和觀賞性俱佳、能夠代表當今雜技界最高水平和最新成果的優(you) 秀節目參與(yu) ,最終將評選出金獅獎3個(ge) 、銀獅獎5個(ge) 、銅獅獎7個(ge) ,為(wei) 國內(nei) 外觀眾(zhong) 呈現一場內(nei) 容豐(feng) 富、亮點紛呈的雜技盛會(hui) 。
據介紹,本屆雜技藝術節設置國際賽場、雜技故鄉(xiang) 、運河之旅三大主題活動。主辦方將舉(ju) 辦國際雜技比賽、國際馬戲論壇、雜技商演項目洽談會(hui) 和雜技惠民演出,做大做強“世界雜技大賽場”節慶品牌;首次將閉幕式及相關(guan) 係列活動安排在雜技故鄉(xiang) 吳橋縣舉(ju) 辦,通過吳橋雜技產(chan) 業(ye) 對話、吳橋雜技節獲獎節目故鄉(xiang) 行等特色活動,充分展示吳橋作為(wei) 雜技之鄉(xiang) 的獨特魅力;將舉(ju) 辦運河文化旅遊推廣季、國際馬戲嘉年華等活動,以雜技藝術聯動河北省大運河沿岸城市文旅融合發展,助力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據介紹,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創立於(yu) 1987年,累計邀請了來自6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台節目、3000多名雜技演員登台亮相,同場競技,已經成為(wei) 中外雜技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國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亮麗(li) 名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