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一線之間”展現精工品質

發布時間:2023-09-22 09:43:00來源: 經濟日報

  走進位於(yu) 山東(dong) 新泰市零碳新能源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園的中元泰芯(山東(dong) )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元泰芯”)生產(chan) 車間,隻見數十台大型設備一字排開,一個(ge) 個(ge) 表麵覆裹著許多根金剛石線的圓筒正在高速旋轉,放線、清洗、上砂、鍍鎳、收線,所有工序全流程自動化進行。

  “金剛石線就是把金剛石的微小顆粒鑲嵌在切割鋼線上,使鋼線具有微型鋸齒,相當於(yu) 讓鋼線長出‘牙齒’,這樣可以增強鋼線的切割能力。”中元泰芯總經理郭洪剛說。

  中元泰芯持續專(zhuan) 注金剛石線領域,不僅(jin) 攻克多項技術難題,還優(you) 化了生產(chan) 流程和製造工藝。

  “上砂不均勻和把持力不夠,是金剛石線生產(chan) 工藝麵臨(lin) 的兩(liang) 大技術難題。”郭洪剛說,公司先後與(yu) 中國科學院和河南工業(ye) 大學合作,創造出物理旋流懸浮法上砂(簡稱“旋流懸浮法”)生產(chan) 工藝,切割速度是原來的2倍,切割精度提高近3倍。

  “請看這個(ge) 豎著的倒錐筒,金剛石就懸浮在裏麵,在電鍍液的作用下,金剛石均勻地鍍在鋼線上,就成了金剛石線。”在中元泰芯生產(chan) 車間,郭洪剛指著一台金剛石線製造機說,小小的錐筒是旋流懸浮法工藝的關(guan) 鍵。過去采用水平上砂,筒是水平的,但上砂效果不好,後來改成了豎筒,這就意味著錐筒的角度以及鍍液的流量都要重新計算。

  “別看一個(ge) 小小的改動,我們(men) 團隊一起幹了8個(ge) 月,進行了上千次試驗。”談起這段經曆,郭洪剛感慨地說。

  旋流懸浮法工藝的突破,打開了企業(ye) 發展的創新大門。“我們(men) 結合生產(chan) 實踐中的實操經驗,總結出需要解決(jue) 的具體(ti) 問題,再依托高校團隊強大的理論基礎和研發條件,攻克一個(ge) 個(ge) 具體(ti) 問題。”郭洪剛說,“在行業(ye) 快速發展的情況下,企業(ye) 要保持競爭(zheng) 力,應不斷推出新產(chan) 品、新技術。這就需要企業(ye) 在技術研發和產(chan) 品推出方麵,要超前一步、高看一眼,跟得上市場的競爭(zheng) 、變化和需求。”

  中元泰芯始終堅持創新驅動,重視產(chan) 品研發和技術創新,逐步構建起完善的研發體(ti) 係,取得不少技術創新成果。過去砂漿切割一片矽棒得花費8小時至12小時,現在用金剛石線切割隻需要2小時,而且每片之間的線縫縮小到35微米,成材率從(cong) 50%提高到80%,不僅(jin) 提高了生產(chan) 效率,還節約了生產(chan) 成本。

  “我們(men) 要準確研判產(chan) 業(ye) 走勢,科學做好前瞻布局,強化供需對接,抓好生產(chan) 製造,暢通營銷渠道。”郭洪剛說,今天的中元泰芯,已穩穩邁入國內(nei) 金剛石線生產(chan) 領域第一梯隊,產(chan) 品廣泛應用於(yu) 電子矽晶片、半導體(ti) 、磁性材料以及手機玻璃等多個(ge) 領域。 (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