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館盡覽疍家文化
光明日報記者 王曉櫻 陳 怡 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王軒堯
疍家人主要是以耕海為(wei) 生的水上居民,有著獨特的疍家文化,如疍歌就入選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海南疍家人主要分布在海口、三亞(ya) 等各處港灣。新村港是目前為(wei) 止海南疍家文化傳(chuan) 承最為(wei) 完整的“疍家部落”。
不久前,坐落於(yu)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潟湖水岸的海南疍家博物館開館。據悉,這是國內(nei) 首個(ge) 融合疍家民俗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生產(chan) 文化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性博物館。
海南疍家博物館外觀形似“疍家帽”。博物館以“浮槎南海 水上疍家”為(wei) 展陳主題,從(cong) 人文疍家、時尚疍家、魅力疍家、美育矩陣、博物館群、藝博同構、國際視野七大板塊入手,分為(wei) 序廳、主展廳、臨(lin) 展廳、文創區、互動區以及多功能報告廳、5D影院、文物庫房和其他配套空間。
博物館主展廳以“展演融合、展遊合一”為(wei) 展陳策略,將博物館教育與(yu) 現代空間藝術、新型展演技術和創新活動模式跨界融合,使演藝以不同形式和風格進入到展覽中。通過大型展演裝置,博物館生動再現或模擬疍民的生活場景,同時結合數字賦能,以智能新奇的科技形式呈現疍家民俗風情,利用時間與(yu) 空間的錯落變化帶動觀眾(zhong) 參與(yu) 其中,帶給觀眾(zhong) 震撼與(yu) 遐想。
陵水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範賢才表示,隨著疍家人不斷遷移到陸上居住,疍家文化傳(chuan) 承和保護意識有所減弱,出現了文化“斷層”。建設運營疍家博物館,就是希望通過這個(ge) 項目傳(chuan) 承與(yu) 保護疍家文化,並以此推進文旅融合的旅遊新業(ye) 態。
為(wei) 豐(feng) 富館藏、辦好展覽,陵水充分發掘疍家民俗文化,通過前期調研和實地走訪,深入海南省多個(ge) 市縣的30多個(ge) 村莊和社區,征集到2000多件(套)疍家文物展品,並組織有關(guan) 專(zhuan) 家對收集到的文物進行鑒定評估。目前,海南疍家博物館共設置28個(ge) 展櫃,展出360件(套)展品。
據介紹,博物館開放後,每年將圍繞疍家文化,推出海洋文明展、疍家文化攝影展、國際海洋藝術作品展等五個(ge) 大型展覽。同時,博物館將被打造成集旅遊觀光、文化保護與(yu) 文化創新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體(ti) ,既保護傳(chuan) 承疍家文化,又為(wei) 社會(hui) 公眾(zhong) 提供豐(feng) 富、高層次的精神文化產(chan) 品與(yu) 服務,滿足社會(hui) 公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10日 09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