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同心嗬護童心 以愛澆灌未來——未成年人保護網絡不斷織牢織密

發布時間:2023-10-11 10:0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光明日報記者 陳慧娟

  9月下旬的一天,在雲(yun) 南省曲靖市麒麟區東(dong) 山鎮林兵組村的“兒(er) 童之家”,10多名孩子對著方格紙正開心地“競賽”,這張方格紙上寫(xie) 著順序打亂(luan) 的1至25這25個(ge) 數字,誰能最快按照順序點出1到25,誰將獲勝。這是“兒(er) 童之家”專(zhuan) 注力提升小組的活動之一舒爾特訓練法。

  今年暑假,林兵組村的“兒(er) 童之家”組織了“春泥計劃”夏令營。上午輔導孩子們(men) 作業(ye) ,下午組織孩子們(men) 繪畫、玩彩泥、做科學實驗,有時也帶孩子們(men) 外出撿菌子、製作標本。“兒(er) 童之家”由麒麟區初心社會(hui) 工作服務中心負責運行,創辦人鄭紅琴介紹,社工在策劃活動時會(hui) 注重培養(yang) 孩子們(men) 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並讓孩子們(men) 體(ti) 會(hui) 到創造價(jia) 值的樂(le) 趣。與(yu) 此同時,服務中心的社工們(men) 觀察總結了孩子們(men) 出現的專(zhuan) 注力不足、缺乏自信心等問題,開學後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係列活動。

  2017年創辦以來,林兵組村的“兒(er) 童之家”已持續服務了村裏300名留守兒(er) 童,組織活動的豐(feng) 富性、科學性不斷增強。林兵組村的故事是我國未成年人保護的一節小小片段。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未成年人保護法律體(ti) 係日臻完善,工作格局逐步健全,社會(hui) 力量更加充實,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hui) 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六大保護”相互融合、協同發力。守護未成年人的網絡正在進一步織牢織密。

  社會(hui) 理念更新 關(guan) 愛更有溫度

  2017年,此前一直在昆明從(cong) 事流動兒(er) 童幫扶工作的鄭紅琴,看到一個(ge) 家鄉(xiang) 的孩子在路邊寫(xie) 作業(ye) 、沒有父母陪伴,決(jue) 心回到家鄉(xiang) 服務留守兒(er) 童。最初隻有她獨自一人,帶著愛心人士捐贈的7個(ge) 書(shu) 架、400本圖書(shu) 和20套玩具。

  如今,初心社會(hui) 工作服務中心有5名社工,還有定期參與(yu) 活動的誌願者與(yu) 實習(xi) 生,已在兩(liang) 個(ge) 鄉(xiang) 鎮5個(ge) 村建立起“兒(er) 童之家”。為(wei) 解決(jue) 場地問題,當地政府和村委會(hui) 對接,將“兒(er) 童之家”與(yu) 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整合。這裏有寬闊的場地、適合孩子高度的桌椅、整麵牆的書(shu) 架和繪本,到處張貼著孩子們(men) 的繪畫作品,童趣彌漫。“孩子們(men) 平時住校學習(xi) ,周末回家。所以我們(men) 在周末、假期都會(hui) 舉(ju) 辦活動,很多孩子來了就不願意走。”鄭紅琴說。

  目前,麒麟區在130多個(ge) 村居社區建立了“兒(er) 童之家”,為(wei) 全區2200多名留守兒(er) 童服務,同時還設有親(qin) 子閱讀基地。

  鄉(xiang) 村如此,城市同樣如此。為(wei) 了給兒(er) 童成長提供適宜的條件、環境和服務,2021年國家發改委聯合22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兒(er) 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5年在全國範圍內(nei) 開展100個(ge) 兒(er) 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目前,我國多個(ge) 城市都提出了建設兒(er) 童友好城市目標並付諸實踐。

  今年3月,廣東(dong) 廣州兒(er) 童公園兒(er) 童花園建設期間,25名小朋友作為(wei) “小小體(ti) 驗官”來到施工現場,與(yu) 設計師、建設者們(men) 麵對麵交流,描繪著自己心中兒(er) 童花園的樣子。很快,孩子們(men) 的期待成為(wei) 現實。建設方案將原本要鋪設石塊的區域全部變成了草坪,為(wei) 兒(er) 童提供更多具有自然趣味的空間;

  江蘇蘇州通過設置生動醒目的限速、禁鳴提示標誌,配置路口紅外感應智能信號燈、立體(ti) 彩色斑馬線等,打造出安全、有序的兒(er) 童友好交通出行區域;

  深圳陸續出台多部針對學校、醫院等場景的兒(er) 童友好建設指引,甚至細化到了教室課桌椅的擺放距離;

  上海有的社區在“微更新”中,設計戶外運動場時針對3歲至12歲少兒(er) 群體(ti) 的特點,引進平衡木、攀岩牆、秋千等設備,一經開放就受到周邊孩子歡迎;

  …………

  這些溫暖的細節,無不蘊含著兒(er) 童友好的意味。

  預計到2035年,全國百萬(wan) 以上人口城市開展兒(er) 童友好城市建設的將超過50%,兒(er) 童友好理念將成為(wei) 全社會(hui) 共識和全民自覺。

  部門融通聯動 保護更有力度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宋英輝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們(men) 整個(ge) 社會(hui) 經曆了從(cong) 傳(chuan) 統兒(er) 童觀到現代兒(er) 童觀的觀念轉型。

  “傳(chuan) 統觀念認為(wei) ,孩子是父母的‘附屬品’,養(yang) 育孩子是家庭內(nei) 部的事情。而現代兒(er) 童觀念是將孩子視為(wei) 獨立的權利主體(ti) ,但他們(men) 更弱小,因此要確立‘兒(er) 童最大利益原則’。與(yu) 此同時,兒(er) 童的成長與(yu) 國家命運息息相關(guan) 。如果父母職責履行不到位,國家將進行幹預。可以理解為(wei) ‘國家是兒(er) 童的最終保護者’。”宋英輝說。

  但“國家”是一個(ge) 抽象概念,具體(ti) 到執行過程中,更多體(ti) 現為(wei) 職能部門、司法機關(guan) 。製度性保障讓未成年人能夠得到更多維的關(guan) 注、更及時的幫助。

  ——留守兒(er) 童的處境始終讓人關(guan) 注。2019年,民政部等十部門下發文件,將“兒(er) 童主任”這一製度安排推廣到全國各地,以確保所有兒(er) 童都能獲得必要的關(guan) 愛保護。這成為(wei) 我國建立健全基層兒(er) 童福利服務機製的關(guan) 鍵。截至2022年9月,全國共配備66.7萬(wan) 名兒(er) 童主任。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為(wei) 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全國婦聯等九部門共同提出,依托城鄉(xiang) 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城鄉(xiang) 社區教育機構等活動陣地,普遍建立家長學校。如今對失職家長的教育指導已在涉案未成年人家庭中普遍展開。

  ——保護未成年人的前提是發現他們(men) 所麵臨(lin) 的困境。為(wei) 破解未成年人案件“發現難”問題,2020年5月,最高人民檢察院等9部門共同發文,規定學校、醫院、村居委會(hui) 等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有關(guan) 單位和個(ge) 人發現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性侵、虐待、欺淩、拐賣等9類不法侵害情形,須立即向公安機關(guan) 報案或舉(ju) 報。截至2022年5月,檢察機關(guan) 在辦案中發現應當報告而不報告的案件超過1600件,推動追責299人。

  “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需要有關(guan) 部門密切配合、高效聯動,形成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有機整體(ti) 。”宋英輝說。2021年,國務院成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中央層麵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統籌協調機製正式建立,提升了未成年人綜合保護能級。

  這樣的效果在個(ge) 案上體(ti) 現得最為(wei) 直觀。2020年,因為(wei) 父親(qin) 犯罪被判刑,母親(qin) 下落不明,祖父母又已去世,14歲的小夏處於(yu) 事實無人照護的狀態。為(wei) 了讓小夏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能夠盡量像同齡人一樣成長,小夏所在的上海市嘉定區檢察院、團區委、民政局、教育局等部門聯合會(hui) 商、各司其職:檢察院、團區委委托司法社會(hui) 服務中心選定近親(qin) 屬中可以臨(lin) 時監護的人,並指派社工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協調心理谘詢機構為(wei) 小夏進行為(wei) 期6個(ge) 月的心理疏導;區民政局指派民政幹部、兒(er) 童主任定期家訪,並為(wei) 小夏申請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生活保障;區教育局指導學校安排班主任、心理老師重點關(guan) 注小夏的學習(xi) 、心理狀況。

  充實專(zhuan) 業(ye) 力量 服務更有精度

  近年來,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法等相繼修訂、出台,未成年人保護法律體(ti) 係正在完善。而將所有法律規定、製度措施落實到孩子身上,歸根結底需要專(zhuan) 業(ye) 的人。

  未成年人司法是實現未成年人事務治理的最後一個(ge) 重要環節。2015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成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標誌著以未成年人為(wei) 對象所建立的檢察業(ye) 務類別確立。從(cong) 前分散在各個(ge) 領域的檢察官有了更多時間和空間精益求精。

  檢察官之外,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意見,探索通過對部分城區人民法庭改造或加掛牌子的方式設立少年法庭,審理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確保未成年人依法得到特殊、優(you) 先保護。

  與(yu) 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社會(hui) 力量和專(zhuan) 業(ye) 人員活躍在孩子們(men) 周圍。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部長嶽偉(wei) 介紹,從(cong) 2014年起,共青團配合民政部積極加強青少年事務社工隊伍建設。截至目前,各級團組織共培育、聯係青少年事務社工23.35萬(wan) 人。“北京團市委主管的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務所就是其中的優(you) 秀代表。”嶽偉(wei) 說。

  今年夏天,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務所帶領所服務的罪錯未成年人5次沿著不同線路在城市“走南闖北”。最近的一次活動中,他們(men) 沿建國門-北京站-崇文門-前門一線,一邊徒步一邊向外賣員、保安、環衛工人、執勤民警等送水。這樣的活動能夠增強少年們(men) 的成就感、效能感和歸屬感,是幫助罪錯未成年人改善偏差的認知和行為(wei) 習(xi) 慣的方式之一。

  超越事務所還與(yu) 北京市各級司法機關(guan) 、教育行政部門、共青團組織密切合作,他們(men) 對涉案未成年人進行社會(hui) 調查;對被害未成年人進行疏導,鏈接社會(hui) 救助資源;為(wei) 涉案未成年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指導,協助孩子獲得有效的家庭支持……每一類服務,都精準守護著有需要的群體(ti) 。

  類似的青少年社會(hui) 工作同樣在各地積極展開。以專(zhuan) 業(ye) 社工為(wei) 支持,加入誌願者、老師、兒(er) 童主任等人員的“1+N”精準服務未成年人關(guan) 愛保護體(ti) 係正在形成,一係列國家標準相繼出台,成為(wei) 青少年事務社會(hui) 工作的裏程碑式成果。

  一項項舉(ju) 措、一組組數字的背後,是守護兒(er) 童健康發展的決(jue) 心與(yu) 責任,是我國兒(er) 童事業(ye) 發展邁上的新台階。

  近年來未成年人保護法律體(ti) 係大事記

  ●2019年出台的《兒(er) 童個(ge) 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是我國在兒(er) 童個(ge) 人信息網絡保護方麵製定的首部專(zhuan) 門立法;

  ●2020年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新時代未成年人保護一次全麵係統性重塑;

  ●2022年實施的家庭教育促進法,將家庭教育由過去的傳(chuan) 統“家事”上升為(wei) 新時代的重要“國事”;

  ●2023年學前教育法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五次會(hui) 議初次審議。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11日 05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