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靈寶:鄉村樂享文化合作社
光明日報記者 崔誌堅 光明日報通訊員 邢 博
近日,在“魅力鄉(xiang) 村我的家”河南省靈寶市鄉(xiang) 村文化合作社才藝大賽的舞台上,模特秀、情景劇、秧歌、戲曲等節目逗得台下觀眾(zhong) 樂(le) 開了花。“這次演出的蒲劇《明公斷》,還得了二等獎。”說起剛剛過去的大賽,靈寶市故縣鎮郭村文化合作社的戲迷安亞(ya) 萍記憶猶新。今年58歲的安亞(ya) 萍,從(cong) 小癡迷蒲劇,隻要有空,就會(hui) 對著手機學唱腔、練動作。她還自費購買(mai) 戲裝,和村民湊在一起排練演出蒲劇小戲。
在靈寶市,蒲劇是當地群眾(zhong) 最喜歡的劇種之一。最初,像安亞(ya) 萍這樣“上了台子是演員,下了台子忙著下田幹活”的文藝愛好者自發成立了鄉(xiang) 村文化合作社。近年來,為(wei) 了滿足群眾(zhong) 的文化需求,靈寶市對鄉(xiang) 村文化合作社撥付一定的活動經費,出台了《靈寶市鄉(xiang) 村文化合作社獎勵辦法》,對發展較好、特色突出、產(chan) 生社會(hui) 影響力的合作社,給予一定的獎勵,同時,依托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充分利用舞台、文化活動室、培訓室、文體(ti) 廣場等廣泛開展活動,動員社會(hui) 力量積極參與(yu) 鄉(xiang) 村文化合作社,廣泛發動鄉(xiang) 賢、村經濟能人出資修建、改善村文化設施。靈寶市文旅部門還采取線上線下專(zhuan) 題培訓的方式,通過“引專(zhuan) 家”“結對子”“聘顧問”等多種形式,對社員進行免費培訓,對鄉(xiang) 村公共文化空間進行規劃設計,對公共文化供給內(nei) 容進行專(zhuan) 業(ye) 指導和提升。
在焦村鎮羅家村,兩(liang) 位70多歲的老藝人李迎倉(cang) 、劉金全自編自導,組織20多名戲曲愛好者排練了反映農(nong) 村黨(dang) 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現代蒲劇《弘農(nong) 兒(er) 女》,演出後引發強烈反響,還被邀請到鄭州參加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文藝交流演出。豫靈鎮自從(cong) 成立了黃河金三角豫靈文化合作社,與(yu) 鄰近的陝西省渭南市潼關(guan) 縣、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等地開展民間文化互動,已成常態。豫靈鎮39歲的蒲劇演員張萍滿是欣喜:“大夥(huo) 一塊兒(er) 交流學習(xi) ,越走越近、越走越親(qin) 。”
“隻有植根群眾(zhong) 、服務群眾(zhong) 、惠及群眾(zhong) ,才能激發出群眾(zhong) 樂(le) 享文化的內(nei) 生活力和動力。”靈寶市文化館館長李豔娜介紹,目前靈寶市共組建鄉(xiang) 村文化合作社169個(ge) ,發布線上視頻作品1175個(ge) ,每年舉(ju) 辦文化活動400餘(yu) 場。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11日 09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