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出新機遇 合成新活力
融出新機遇 合成新活力
——中國國家話劇院積極推動藝術與(yu) 旅遊融合
當景區遇上話劇會(hui) 產(chan) 生怎樣的奇妙反應?當藝術與(yu) 旅遊融合會(hui) 如何推動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在山東(dong) 濟寧曲阜尼山聖境,中國國家話劇院給出了答案。
線下演出共40場,吸引觀眾(zhong) 兩(liang) 萬(wan) 餘(yu) 人次,互聯網相關(guan) 話題總閱讀量超40億(yi) ……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山東(dong) 省文化和旅遊廳、濟寧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尼好,戲劇!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第二季”(以下簡稱“青創計劃第二季”)前不久落幕,為(wei) 豐(feng) 富旅遊新業(ye) 態、創造旅遊新場景提供更多經驗。
更青春 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傳(chuan) 統文化並非束於(yu) 高堂廟宇之上”“青年一代,要嚐試使用更加年輕的方式表達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青創計劃第二季期間,11位青年戲劇導演以“新經典、新田野、新城市”為(wei) 主題,攜10部全新原創劇目走進孔子故裏,以當代眼光重新詮釋經典,以青春活力助力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文藝工作者要善於(yu) 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這個(ge)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糧倉(cang) ,從(cong) 中汲取創作營養(yang) 和智慧,守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之正,創時代表達之新。”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仍然記得,初到尼山聖境時被72米高的孔子像深深震撼,此後,她曾多次前往濟寧。田沁鑫表示,希望通過年輕人的創意火花傳(chuan) 承和發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通過青創計劃讓更多帶著文化傳(chuan) 承氣質的藝術作品走向國際傳(chuan) 播、交流合作等領域。
“大家打開手機手電筒,我們(men) 一起合張影”“3,2,1”……《夜行記》首演結束後,青年導演李瑜及劇組成員與(yu) 現場觀眾(zhong) 一同拍下珍貴的合影。
“從(cong) 傳(chuan) 統文化中找尋創作靈感是一種很神奇的感覺。”在李瑜看來,將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語匯相連接,以當代眼光重新詮釋經典,對於(yu) 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yi) 。
“在孔子的故鄉(xiang) ,越走越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選擇在這裏進行戲劇表演,真的太有傳(chuan) 統文化底蘊了。”祖籍山東(dong) 的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張凱麗(li) 時隔29年再到濟寧深有感觸,她還向濟寧老鄉(xiang) 學起了方言。
揚州大學研究生二年級學生褚同學在看到青創計劃活動信息後,便提前一周搶票。她觀看了多部戲劇作品,還參加了孫紅雷大師講堂並與(yu) 其互動。她一邊展示話劇票一邊說:“雖然是土生土長的濟寧人,但是在尼山聖境看劇卻是頭一回,非常驚喜。”
“原先一提到孔子就覺得是個(ge) 嚴(yan) 肅的話題,沒想到孔子的故事也可以這麽(me) 有趣。”福建遊客王先生在尼山有了自己的“話劇初體(ti) 驗”。王先生說,他被《夜行記》的劇情深深吸引,希望進一步了解孔子生平和孔子學說,也希望更多年輕人深入了解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更多元 持續豐(feng) 富遊客體(ti) 驗
體(ti) 驗親(qin) 子六藝活動的小朋友絡繹不絕,“五道雅集”吸引遊客沉浸式體(ti) 驗中華傳(chuan) 統文化魅力,“國風市集”為(wei) 年輕人增加了文化消費新場景……戲劇之外的體(ti) 驗活動,為(wei) 藝術+旅遊創造更多新可能。
“戲劇可以拓展孩子們(men) 的興(xing) 趣,讓更多孩子了解戲劇、喜歡戲劇,從(cong) 而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這是一件好事。”在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韓童生看來,青創計劃第二季拉近了遊客與(yu) 戲劇之間的距離。“通過文化和旅遊的融合,能夠帶動文旅消費,同時也吸引更多遊客走進尼山聖境,感受儒家文化。”
一天兩(liang) 場,平均每場數十人,在尼山聖境期間,北京插花藝術研究會(hui) 常務理事侯芳梅每天都多了一批新“學生”,盡管如此,也依然“一座難求”。“我們(men) 選擇了相對簡單易上手的項目供遊客體(ti) 驗。”侯芳梅介紹,“插花具有3000多年的曆史,傳(chuan) 統插花也入選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我們(men) 有責任傳(chuan) 承好非遺技藝。”
“我們(men) 在遊客遊玩線路上安排了以書(shu) 道淺解、花道表演、琴道啟蒙、香道體(ti) 驗、尼山問茶為(wei) 核心的‘五道雅集’項目,還邀請多位非遺傳(chuan) 承人帶領遊客體(ti) 驗非遺項目。”中國國家話劇院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第二季)項目活動組負責人李樂(le) 介紹,主辦方設置的親(qin) 子六藝體(ti) 驗項目,可以讓孩子通過親(qin) 身體(ti) 驗的方式了解禮、樂(le) 、射、禦、書(shu) 、數,同時增設闖關(guan) 類項目,增加活動趣味性。
更融合 景區看戲輕鬆舒適
戲劇走出劇院,走進景區、走進一線,與(yu) 觀眾(zhong) 麵對麵交流互動;景區美景既是演出的天然背景,又巧妙融入劇情之中;賞劇之人既是觀眾(zhong) 又是遊客,既獲得了更加輕鬆舒適的觀劇體(ti) 驗,又在旅遊活動中領悟了更多文化內(nei) 涵。
在尼山的夜裏,《夜行記》劇組在園區的樹林中拍攝定妝照以及劇中所需的視頻素材,取材並實拍於(yu) 園區內(nei) 的影像被靈活運用到演出中。“我們(men) 到尼山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拍攝景區內(nei) 的夫子像,大家把這個(ge) 震撼人心的場景用在了這部劇的結尾。”李瑜說,相比於(yu) 都市中的劇場,觀眾(zhong) 在景區的觀演狀態會(hui) 更加放鬆,對於(yu) 創作者以及演員而言,也願意在景區內(nei) 演出。
“中國國家話劇院來到家門口演出,我們(men) 真的特別幸運。”濟寧市民董女士是戲劇愛好者。她說,自己曾經多次來到尼山,但每次來都有新變化。這次來到尼山不僅(jin) 可以看劇,還可以停下腳步與(yu) 家人朋友共度休閑時光,對於(yu) 戲劇的感受也更加深刻。
“戲劇不一定非得在殿堂級的劇場裏演出,在景區也能讓更多觀眾(zhong) 親(qin) 身感受話劇的魅力,遊客體(ti) 驗感也更加豐(feng) 富。”在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果靖霖看來,隨著時代的進步,更加多元化的舞台和表演手段,對於(yu) 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話劇沒有門檻,在景區中演出,寓教於(yu) 遊,讓遊客更加容易接受話劇表演形式。”
參觀孔廟、孔府,拍攝小視頻向觀眾(zhong) 推介濟寧的名勝古跡,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許文廣對此樂(le) 此不疲。許文廣說:“我們(men) 把戲劇帶到景區,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文旅融合,在帶動當地旅遊業(ye) 發展的同時,也更好地向觀眾(zhong) 推介當地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文旅不分家,我們(men) 希望通過戲劇形式,傳(chuan) 承和弘揚傳(chuan) 統文化,從(cong) 而為(wei) 旅遊注入更多文化氣息。”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劉曉翠說。
“旅遊不僅(jin) 僅(jin) 要讓遊客感受美好風景,還要讓遊客感受到風景背後悠久的曆史文化。話劇與(yu) 旅遊相結合,可以挖掘當地豐(feng) 富的人文曆史資源,通過觀看生動的話劇演出,讓大家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有著更深入的認識,從(cong) 而增強文化自信。”田沁鑫表示,青創計劃第二季是一次文旅賦能的品牌活動,更是以戲劇力量實現文化傳(chuan) 承及現代化轉譯的生動實踐。未來,中國國家話劇院將升級“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品牌效應,升級觀眾(zhong) 消費體(ti) 驗,助力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還將與(yu) 橫店影視城開展戰略合作,就景區文化資源、演藝品質提升、創新活動品牌,共同探討合作新模式。(本報記者 楊麗(li) 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