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忍忍就過去” 慢性疼痛應積極治療
麵對慢性疼痛,“忍忍就過去”的傳(chuan) 統觀念正被顛覆。現代醫學理念認為(wei) ,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消除慢性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權利。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慢性疼痛已逐漸實現診斷、治療以及長期管理。
昨天,在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hui) 辦公室和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主辦,寶山區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和寶山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承辦的2023年“中國鎮痛周”上海健康大講堂專(zhuan) 場活動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疼痛科主任馬柯、華東(dong) 醫院疼痛科主任鄭擁軍(jun) 分享了診斷、治療慢性疼痛的多項前沿技術,幫助大家正確認識疼痛、重視疼痛、直麵疼痛。
疼痛包括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其中急性疼痛被稱為(wei) “好痛”。鄭擁軍(jun) 說,當急性疼痛發作時,患者通常會(hui) 主動去醫院就診。而被稱為(wei) “壞痛”的慢性疼痛,往往持續3個(ge) 月以上,且難以治療,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產(chan) 生破壞作用。
慢性疼痛常合並心理問題,包括抑鬱、焦慮、睡眠障礙等。研究數據顯示:85%的慢性疼痛患者嚴(yan) 重抑鬱,32%的慢性疼痛患者有自殺傾(qing) 向。因此一定要重視慢性疼痛,積極治療、科學管理。
在紅外熱成像儀(yi) 的幫助下,疼痛根源無所遁形。鄭擁軍(jun) 介紹,紅外熱像圖能真正實現疼痛可視化,為(wei) 疼痛臨(lin) 床評估提供了科學工具。具體(ti) 說來,它可將病變部位細微的溫差變化,通過人體(ti) 溫度分布的彩色圖像形式顯示出來,生成“人體(ti) 疼痛圖譜”,以便直觀分析身體(ti) 病變發生的部位、範圍,輔助進行激痛點定位。
除了藥物治療,慢性疼痛的微創介入治療,也已應用於(yu) 臨(lin) 床並取得良好效果。鄭擁軍(jun) 說,脊髓電刺激療法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治療慢性頑固性疼痛的先進療法,是在脊髓的硬膜外間隙植入一根電極,通過植入皮下的神經刺激器發出弱電脈衝(chong) ,阻斷疼痛信號傳(chuan) 導,實現控製和緩解疼痛的作用。這一治療方法不破壞人體(ti) 的組織結構,可有效緩解疼痛。
馬柯帶來前瞻性研究——VR療法。所謂VR療法,如同橡皮擦,慢慢擦去腦中由疼痛留下的痕跡,全新的聽覺、觸覺、視覺可讓患者有意識地放鬆。
目前,VR療法有放鬆療法、正念療法、接納承諾療法等8種方式。以單次VR放鬆療法為(wei) 例,病人戴上VR眼鏡,首先體(ti) 驗一場7分鍾的被動沉浸放鬆,包括海洋之旅、叢(cong) 林漫步等,在VR技術運用下,病人可在遊戲中欣賞風景,與(yu) 動植物互動,不知不覺從(cong) 疼痛處分心。研究表明,VR療法可能會(hui) 對身體(ti) 內(nei) 置止疼係統的關(guan) 鍵部分進行幹擾,如大腦、腦幹和脊髓等,潛移默化中減少人體(ti) 對疼痛感知的擴散。(記者 顧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