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評價激發高校上水平出特色
廣東(dong) “三箭齊發”鼓勵不同類型高校在不同層次爭(zheng) 創一流——
分類評價(jia) 激發高校上水平出特色
本報記者 劉盾 劉博智
■全麵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經驗篇
前不久,廣東(dong) 工業(ye) 大學教授秦玉文領銜的通感融合光子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立項建設。正是看準了能深度服務網絡強國和海洋強國戰略,可以依托學校優(you) 勢學科,廣東(dong) 工業(ye) 大學大力支持通感融合光子技術重點實驗室建設,投入近億(yi) 元專(zhuan) 項資金。
廣工光學工程等優(you) 勢學科“攀峰”背後,是廣東(dong) 強化“衝(chong) 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以下簡稱“衝(chong) 補強”計劃)提供的資源保障。2018年,廣東(dong) 實施“衝(chong) 補強”計劃,針對不同類型高校,賦予不同的建設目標和重點任務,采用不同的評價(jia) 機製,引導不同類型高校科學定位、特色發展,以“三支箭”鼓勵高校在不同層次爭(zheng) 創一流。2018至2020年,廣東(dong) 省財政安排高等教育“衝(chong) 補強”專(zhuan) 項資金137.84億(yi) 元,同時向“衝(chong) 補強”計劃參建高校充分放權,參建高校可以自主確定“衝(chong) 補強”計劃專(zhuan) 項資金分配和投向,幹好大事。
第一箭:
細分3類高校,突出辦學特色
廣東(dong) 工業(ye) 大學集成電路設計和電子設計自動化創新班(IC班)是廣工首個(ge) 跨學院、跨專(zhuan) 業(ye) 招生的班級,該班采用“2+2”學製,學生大一、大二在原專(zhuan) 業(ye) 學習(xi) ,大三、大四則在IC班學習(xi) 。多專(zhuan) 業(ye) 深度交叉和產(chan) 教融合培養(yang) ,讓IC班學生備受企業(ye) 青睞,很多學生大四時就已經被知名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搶訂”,畢業(ye) 月薪過萬(wan) 元。
IC班的成功,是廣東(dong) 引導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參建高校持續深化科產(chan) 教融合,加快急需緊缺人才培養(yang) ,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的結果。廣工作為(wei) 廣東(dong) 省集成電路人才培養(yang) 基地,強化專(zhuan) 業(ye) 交叉和產(chan) 教融合,紮實推進集成電路人才培養(yang) 擴容提質工程,同時牽頭建設“半導體(ti) 器件物理”等8門集成電路專(zhuan) 業(ye) 在線開放課程,努力解決(jue) 優(you) 質教學資源緊缺問題。
“大而不強”曾是廣東(dong) 高等教育的“心頭痛”。廣東(dong) 是名副其實的教育大省,但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不多,粵東(dong) 西北地區高校整體(ti) 實力偏弱,部分高校辦學特色還不夠鮮明。
如何通過精準“賽馬”,著力解決(jue) 高等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廣東(dong) 充分考慮前期高等教育建設基礎,以增量方式統籌推進“衝(chong) 補強”計劃,聚焦建設目標任務以及校際發展差異,將納入建設範圍的本科高校對應分成3類組團,匯聚優(you) 質資源和力量,力爭(zheng) 在關(guan) 鍵領域實現重點突破。
“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組團建設高校主要為(wei) 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以及擁有重大科研平台、承擔重大科研任務、具有國際一流高水平師資隊伍的高校,參建高校緊密對接國家“雙一流”建設,以“衝(chong) 一流”為(wei) 核心,承擔“頂天”重任,著力建設一批原始創新能力強的高峰學科,形成引領高水平基礎研究的戰略科技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一流學科,建設國家重大科研平台。參建高校在“衝(chong) 一流”的過程中,產(chan) 出一批高水平、原創性、具有高學術價(jia) 值和重要社會(hui) 影響、能夠引領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創新成果。“學術勢能”轉變成了“產(chan) 業(ye) 發展動能”。
“粵東(dong) 西北高校振興(xing) 計劃”“特色高校提升計劃”參建高校則紮根地方或行業(ye) ,成為(wei) “立地”的重要塔基。其中“粵東(dong) 西北高校振興(xing) 計劃”以“補短板”為(wei) 目標,組團建設高校主要為(wei) 粵東(dong) 西北地區、珠三角非核心區域的公辦普通本科高校。“特色高校提升計劃”以“強特色”為(wei) 目標,組團建設高校主要為(wei) 行業(ye) 特色顯著的公辦普通本科高校以及部分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廣東(dong) 著力引導這些高校大力提升辦學條件和師資隊伍,補齊自身和區域的高等教育短板,打造一批支撐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點學科專(zhuan) 業(ye) 。
廣東(dong) 海島數量位居全國第三,海島學校數量多、規模小,部分海島學校優(you) 質師資不足、教學水平不高。嶺南師範學院應需而動,以海島教育為(wei) 抓手,積極推進“海島+”鄉(xiang) 村振興(xing) 計劃,聯手湛江市和相關(guan) 省市兄弟院校,推進資源互補和優(you) 勢疊加,培養(yang) 能上山、下鄉(xiang) 、進城、入海的優(you) 質師資。今年4月,嶺南師院還聯合其他單位,倡議創立全國海島教育發展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聯盟,致力打造立體(ti) 化校地產(chan) 教研和海島教育生態發展係統。
第二箭:
改革績效評價(jia) ,動態調整經費
自2020年起,華南師範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突飛猛進。學校建成5個(ge) 異地科研機構,爭(zheng) 取地方投入超3億(yi) 元,實現科技成果作價(jia) 和現金投資入股近4000萬(wan) 元,孵化20家科技企業(ye) 。
這背後是華南師大將成果完成人的獎勵分配比例提高至不低於(yu) 總收益的85%,把成果轉化工作成效納入二級單位目標績效考核、教師職稱評審等,評價(jia) 指標更加看重科技成果質量、原創價(jia) 值和對社會(hui) 發展的實際貢獻。“改革紅利”極大激發了教師的科研熱情。
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發展。廣東(dong) 以問題為(wei) 導向,圍繞“人、財、物”等關(guan) 鍵領域、關(guan) 鍵環節,開展大刀闊斧的改革。尤其是在高校經費管理領域,廣東(dong) 持續深化改革,激發“衝(chong) 補強”計劃參建高校的內(nei) 生動力。
為(wei) 堅決(jue) 克服“五唯”頑瘴痼疾,引導“衝(chong) 補強”計劃參建高校裏的“千裏馬”競相奔騰,廣東(dong) 遵循“分類考核、多元評價(jia) ”原則,科學合理製定“衝(chong) 補強”期滿考核評價(jia) 標準,將學校按“衝(chong) 一流”“補短板”“強特色”3個(ge) 組團分別組織,通過學校自評、第三方客觀評價(jia) 、專(zhuan) 家評議等形式,采用專(zhuan) 項評價(jia) 與(yu) 綜合評價(jia) 相結合的方式,從(cong) 建設目標完成度、建設成效、體(ti) 製機製改革、師生滿意度等多維度對建設高校及重點建設學科進行評價(jia) 。
對“衝(chong) 一流”高校,廣東(dong) 實行以目標管理為(wei) 核心的績效評價(jia) 方式。對“補短板”“強特色”高校,廣東(dong) 則采取結果指標和過程性指標並重的績效評價(jia) 方式,加強過程管理、動態監測和及時跟蹤指導。廣東(dong) 積極引導高校和學科建設關(guan) 注長遠發展,尤其是對於(yu) 尚未達到高水平大學的建設高校,充分評估其努力程度、進步幅度。
如何讓結果應用成為(wei) 參建高校內(nei) 涵發展的導航儀(yi) ?廣東(dong) 獎先罰後、以評促改,將考核優(you) 秀且進步幅度明顯、整體(ti) 實力提升顯著的重點學科建設高校提升為(wei) 重點建設高校,將建設成效突出的“補短板”“強特色”高校提升為(wei) 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對建設成效特別突出的高校,在資金和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
廣東(dong) 工業(ye) 大學加強“衝(chong) 補強”計劃專(zhuan) 項資金績效評價(jia) 和內(nei) 部監督,注重項目全過程管理,把寶貴的財政資金用在人才引育、學科建設“刀刃”上,因為(wei) 超額完成“衝(chong) 補強”目標任務,贏得省裏更大的支持。更多的財力物力支持,進一步推動了廣工快速發展,形成了良性循環,助推廣工在發展快車道中連獲新突破。
近年來,廣州美術學院在特色高校建設和內(nei) 涵式高質量發展上,取得一係列突破。學校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填補了大灣區美術學和設計學科博士點空白;團隊設計作品、北京冬奧會(hui) 吉祥物“冰墩墩”成為(wei) 全球“頂流”……在2024年“衝(chong) 補強”計劃工作資金安排方案中,廣美擬獲得過億(yi) 元的資金,比2023年大幅上漲。
而考核不合格或在各自組團排名末位的重點建設學科,廣東(dong) 則對其進行動態調整,要求限期整改甚至撤銷其建設資格。廣東(dong) 還注重以評促改,對建設成效不明顯的參建高校,助力其厘清“個(ge) 性問題清單”,並指導學校探索、實施切實可行的改進舉(ju) 措。
第三箭:
引導導向樹立,聚焦服務貢獻
精密設備特種潤滑材料,是破除精密製造難題的關(guan) 鍵基礎技術之一。惠州學院大亞(ya) 灣化工研究院精細化工團隊與(yu) 多家單位合作,攻克精密設備特種潤滑材料的多維度可控製備等關(guan) 鍵技術,產(chan) 品填補了精密設備部分潤滑材料國產(chan) 化的空白。相關(guan) 成果在廣東(dong) 省惠州市阿特斯潤滑技術有限公司應用,實現年產(chan) 7.8萬(wan) 噸,年增產(chan) 值超8000萬(wan) 元。
近年來,惠州錨定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兩(liang) 個(ge) 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持續鍛長板、揚優(you) 勢、強支柱。為(wei) 強化服務能力,惠州學院根據產(chan) 業(ye) 所需、學校所優(you) ,有針對性篩選材料科學與(yu) 工程、控製科學與(yu) 工程、教育學等學科重點發展方向,助推惠州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如何推動“衝(chong) 補強”計劃參建高校積極投身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戰場”,成為(wei) 廣東(dong) 、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智力引擎”?廣東(dong) 引導“衝(chong) 補強”計劃參建高校牢固樹立需求導向,聚焦服務貢獻。“衝(chong) 補強”計劃以學科建設為(wei) 基礎,將“扶優(you) 扶需扶特扶新”的發展理念貫穿學科遴選始終,以人才培養(yang) 、學科水平、貢獻獎勵和政策導向為(wei) 主,統籌考慮國家戰略、行業(ye) 區域急需等因素,確定3類組團高校的重點建設學科。
近年來,“衝(chong) 補強”計劃參建高校主動對接國家、省重大戰略需求,深化產(chan) 學研用協同創新,建設大平台、組建大團隊、培育大項目,深度參與(yu) 廣東(dong) 基礎研究十年“卓粵”計劃。同時,廣東(dong) 新增遴選量子科學與(yu) 工程等一批國家急需、能有效支撐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區域發展的交叉學科和前沿學科,納入“衝(chong) 補強”計劃,並給予重點支持。
很多“衝(chong) 補強”計劃參建高校強化有組織的科研攻關(guan) ,組織骨幹力量承擔“揭榜掛帥”製項目,加強對廣東(dong) 急需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與(yu) 高端製造等重點領域的攻關(guan) 創新,奮力支撐產(chan) 業(ye) 、企業(ye) 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據了解,廣東(dong) 累計培育國家級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132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534家,躍居全國第一;全省高新技術企業(ye) 累計達6.9萬(wan) 家,連續7年全國第一。
[ 責編:田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