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區域合作原動力
作者:餘(yu) 健
在前不久舉(ju) 辦的第四屆中蒙博覽會(hui) 上,廣東(dong) 與(yu) 內(nei) 蒙古合作成果斐然。活動期間共收集粵蒙兩(liang) 地投資和購銷合作項目26個(ge) ,意向總金額約153.74億(yi) 元。
開展東(dong) 西部協作是加強區域合作,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拓展對內(nei) 對外開放新空間的戰略布局。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東(dong) 西部協作力度不斷加大,區域各方自覺創新合作模式,拓寬合作路徑,取得了顯著成果。以京蒙為(wei) 例,雙方的協作早已從(cong) 剛開始的單向幫扶轉變為(wei) 如今的互助合作共贏。尤其是今年京蒙協作啟動實施的教育、醫療、農(nong) 畜產(chan) 品銷售、旅遊、產(chan) 業(ye) 合作和科技創新6個(ge) “倍增計劃”,更為(wei) 全方位深化京蒙區域合作創造了條件。
但也要看到,在東(dong) 西部協作過程中部分區域合作雙方在合作廣度、深度方麵還有待進一步拓展,主動合作意願還需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機製還有成熟完善的空間。如何充分發揮先富帶動後富的作用,推動東(dong) 西部協作再上新台階?可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著力。
首先,繼續深入挖掘合作潛能,發揮比較優(you) 勢,增強區域合作原動力。有動力的合作基礎是共贏,“輸血”式幫扶作用必定有限。盡管區域雙方在自身基礎條件、經濟發展階段、產(chan) 業(ye) 結構等方麵存在差異,但雙方也存在互補需求。以京蒙協作為(wei) 例,北京在人才、科技、教育、金融等方麵領先,內(nei) 蒙古在綠色農(nong) 畜產(chan) 品、新能源、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等方麵有優(you) 勢,雙方找準切入口,用對著力點,將會(hui) 吸引各方力量參與(yu) 區域合作。如果各方都能在舞台上找對自己的角色,就不會(hui) 出現政府唱“獨角戲”的尷尬局麵。
其次,不斷優(you) 化營商環境,發揮市場作用,激發區域合作“新活力”。有活力的合作前提是滿意。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經營主體(ti) 選擇在相關(guan) 區域,尤其是弱勢區域發展的重要考量因素。優(you) 惠政策能否落細落實、投資環境是否公平公正、工作生活是否舒適便捷等,都直接影響著合作項目能否落地見效。以內(nei) 蒙古為(wei) 例,近年來,當地把優(you) 化營商環境作為(wei) 轉變工作作風、優(you) 化發展環境的突破口,以營商環境的“優(you) ”促進經營主體(ti) 的“活”、帶動投資項目的“增”,成效顯著。在東(dong) 西部協作中,西部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軟環境”一直是經營主體(ti) 的關(guan) 注點,足夠“軟”、實在“優(you) ”的發展環境才能憑借市場力量吸引更多經營主體(ti) 參與(yu) 到合作共贏中來。
最後,積極整合各方資源,構建長效機製,為(wei) 區域合作注入“恒動力”。區域合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以及經營主體(ti) 、社會(hui) 廣泛參與(yu) 的係統性工程;它不是短期行為(wei) ,而是長期可持續的事業(ye) 。不管粵蒙情深還是京蒙共贏,都是各方麵多年合作的成果。這些成功的區域合作實踐表明,隻有不斷優(you) 化整合配置各方資源,加強長期合作共贏發展的機製建設,才能讓經營主體(ti) 堅定信心,在區域合作中實現長久發展。(餘(yu) 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