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非遺裏的“鄉愁”
近日,一場豐(feng) 富多彩的“非遺展銷展演”活動在浙江省淳安縣富文景區舉(ju) 行,麥稈扇製作技藝、土燒土釀技藝、竹編等非遺技藝在展演上精彩亮相,村民和遊客觀賞舞獅、魁星舞等非遺表演,選購心儀(yi) 的非遺產(chan) 品,熱鬧歡樂(le) 的場景讓美麗(li) 鄉(xiang) 村愈發生機勃勃。
近年來,淳安縣探索非遺文化與(yu) 鄉(xiang) 村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打造了富文鄉(xiang) 鄉(xiang) 旅展示館和非遺展示館,每逢假日周末,還開展“非遺展銷展演”活動,吸引了很多遊客和村民前來感受具有鄉(xiang) 土氣息的非遺魅力,體(ti) 驗濃濃的鄉(xiang) 愁。
在眾(zhong) 多非遺特色商品中,土燒土釀技藝是流傳(chuan) 於(yu) 當地方家畈村的一種傳(chuan) 統手工技藝,它的手工技藝起源於(yu) 唐朝,距今已有千餘(yu) 年曆史。2010年,“富文土燒”的土釀技藝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名錄。
縣級鄉(xiang) 土人才、土釀技藝傳(chuan) 承人劉建軍(jun) 告訴筆者,參加這次活動不僅(jin) 能和其他鄉(xiang) 土人才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更是對非遺技藝、產(chan) 品的展示展銷,吸引越來越多的“非遺”粉絲(si) ,壯大非遺人才隊伍,更好地將非遺文化傳(chuan) 承下去。
通過舉(ju) 辦鄉(xiang) 村旅遊節、“非遺展銷展演”“非遺項目進民宿”等活動,帶動了淳安縣民宿旅遊業(ye) 和經濟的發展。同時,當地建立傳(chuan) 承人才培養(yang) 機製,常態化開展土燒、麥稈扇等非遺項目技藝培訓,培育發展非遺人才隊伍。目前已培育麥稈扇、土燒等非遺技能人才60餘(yu) 名。(方素貞 譚 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