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欺詐騙保“融入”基層醫改值得高度警惕

發布時間:2023-11-01 10:10: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日前,重慶市公安局舉(ju) 辦打擊欺詐騙保犯罪專(zhuan) 項整治行動“3·10”專(zhuan) 案新聞發布會(hui) 。據介紹,今年2月,重慶市公安局接到審計部門移送線索,永川臥龍醫院(民營醫院)涉嫌通過虛構虛增患者用藥,騙取巨額國家醫療保險基金。因涉案金額巨大且案情複雜,重慶市公安局成立“3·10”專(zhuan) 案組,開展案件偵(zhen) 辦工作,目前已抓獲犯罪嫌疑人143人,查處涉案資金8300餘(yu) 萬(wan) 元。

  一家很不起眼的民營醫院,卻有大量人員涉嫌參與(yu) 欺詐騙保,累計騙保金額高達數億(yi) 元。此案給人的感覺是,似乎全院所有工作人員都在長期參與(yu) 騙保,騙保已成為(wei) 該院主要的業(ye) 務。然而,即使毫不設防地讓醫院騙保,騙到這麽(me) 多錢也殊為(wei) 不易。網友難免心生疑問,這家醫院是怎麽(me) 做到的呢?由於(yu) 案情離奇讓人難以理解,此事迅速引發了社會(hui) 的廣泛關(guan) 注,“破獲騙取巨額醫保案”等關(guan) 鍵詞持續衝(chong) 上熱搜榜。

  此案的最大特點,莫過於(yu) 騙保“融入”基層醫改。醫院發展“家庭醫生會(hui) 員”達9000餘(yu) 人,這9000餘(yu) 人就成為(wei) 這家醫院的“固定客戶”。與(yu) 傳(chuan) 統的“拉客戶”方式相比,這種方式具有極強的欺騙性。因為(wei) 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當前一項重要醫改,該院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wei) 幌子來“發展患者”,不僅(jin) 普通民眾(zhong) 不易覺察,就連監管部門也容易受到蒙騙,甚至可能“錯把騙保當先進”。

  該院不僅(jin) 籠絡會(hui) 員,而且還宣稱住院隻需花費300至500元,就可以“包幹治療”。這一做法不僅(jin) 更具欺騙性,更顯示出醫院的“前瞻性”。因為(wei) 門診費用按年包幹、住院按病種打包付費等,是當前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主要內(nei) 容,並且由於(yu) 這項改革目前推進比較艱難,這家醫院的“包幹治療”反而顯得“難能可貴”。但在改革與(yu) 創新的掩護之下,欺詐騙保在暗自進行,大量醫保基金被騙取。

  可以看出,這家醫院不僅(jin) “吃透”當前部分醫改的主要原理和規則,而且還能夠預判出下一步醫改的趨勢。這樣的理解與(yu) 預見原本是利於(yu) 醫院發展的,比如若以合法合規的方式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醫保付費方式改革,醫院就可為(wei) 患者提供質優(you) 價(jia) 廉的醫療服務,醫院自身也能夠搶占發展的先機。可惜這家醫院沒有將能力用到正道上,反而將新的欺詐騙保“融入”醫改當中,使新的欺詐騙保方式更難被發現。

  這起案件極具警示意義(yi) 。大量發展“家庭醫生會(hui) 員”無可厚非,但要防範醫療機構暗自將簽約居民變成騙保對象。在更廣範圍內(nei) 實現醫療費用包幹也是大勢所趨,但須以合理收費、診療項目真實適度為(wei) 前提。欺詐騙保“融入”醫改,讓“救命錢”不安全,也勢必影響到醫改。如何防範醫療機構借醫改之名行騙保之實,是醫保基金監管和醫改共同麵臨(lin) 的新課題。(秋實)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