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廈門湖裏:把文化服務送到基層群眾心坎上

發布時間:2023-11-06 09:5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我家的多肉植物很奇特,葉子滑溜溜的,手指放在上麵像坐滑梯……”日前,在廈門後埔公益圖書(shu) 館的寫(xie) 作課上,一個(ge) 小男孩在對植物細致入微觀察後,寫(xie) 下了這段文字。指導老師朱淑秀讀後誇讚:“你很有天賦,說不定長大後能成為(wei) 作家呢。”一句輕輕的鼓勵,讓這名城中村男孩眼睛裏閃爍出興(xing) 奮的光芒,心中從(cong) 此種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

  今年以來,福建省廈門市湖裏區開展“文化進萬(wan) 家”文化惠民活動,以“群眾(zhong) 點單,藝術協會(hui) 接單,政府買(mai) 單,受眾(zhong) 評單”的形式,走進全區48個(ge) 社區、2個(ge) 公益圖書(shu) 館、1所民辦學校,向5至75周歲的市民群眾(zhong) 提供13大文化藝術門類的2000多節公益文化培訓課程。

  走進湖裏高殿社區,記者便被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所包圍。高殿社區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理論宣講室、圖書(shu) 室、舞蹈室等場所,開展國畫基礎、街舞、少兒(er) 武術、朗誦技巧提升等課程,授課對象為(wei) 社區及周邊居民。

  “老師,謝謝您,讓我們(men) 擁有了快樂(le) 的學習(xi) 時光。”課程結束後,孩子們(men) 將區美術家協會(hui) 林金釵老師團團圍住。文化惠民活動中,湖裏區作家協會(hui) 、音樂(le) 家協會(hui) 、舞蹈家協會(hui) 等9大藝術協會(hui) 派出了近百名優(you) 秀藝術家,以文藝誌願服務的方式走入社區,傳(chuan) 授藝術知識和技能,其中不乏國家級、省級文學家或藝術家。

  “將文化惠民與(yu) 社區發展相結合,湖裏區創立了‘文化+服務+治理’融合發展新模式,以文化聚‘鄰’心,以服務暖人心,通過文化活動的紐帶作用,促進居民之間、居民與(yu) 社區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文化惠民活動讓社區和群眾(zhong) 的關(guan) 係更緊密了。”湖裏區禾山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賈麗(li) 說。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06日 04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