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鄉賢”胡芳:300萬字日誌背後的助盲故事
中新網金華11月5日電(記者張斌)在杭州第4屆亞(ya) 殘運會(hui) 閉幕式最為(wei) 重要的主火炬熄滅環節,“中華第一舟”載著聽障兒(er) 童和健全兒(er) 童一起暢遊時空,向桂冠火炬前行,看火炬緩緩熄滅。
在浙江金華蘭(lan) 溪市觀看電視直播時,國網蘭(lan) 溪市供電公司員工胡芳看到了一位熟悉的盲童。2022年,胡芳曾專(zhuan) 程前往這位盲童家中,和浙江省盲人學校的老師勸說他入學。
“這位孩子的家裏本來有顧慮。入學後,孩子成長很快,還當上了班長。看到他在閉幕式上參與(yu) 演出,我真的很高興(xing) 。”11月5日,胡芳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
近日,浙江省委宣傳(chuan) 部、浙江省委統戰部、浙江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聯合主辦的2022年度“最美鄉(xiang) 賢”學習(xi) 宣傳(chuan) 活動公布名單,無黨(dang) 派人士胡芳名列其中——這名普通的電力員工何以成為(wei) 浙江全省“最美”?
這與(yu) 她十八年來的經曆有關(guan) ,特別是要從(cong) 她與(yu) 盲人朋友的厚重故事說起。
十八年來,胡芳以心為(wei) 名,翩翩“起舞”,從(cong) 角膜捐獻到盲童陪護,再到AED與(yu) 急救普及和籌集防疫物資,她帶著一群人,成為(wei) “點燈的人”,用公益之手在愛心人士與(yu) 弱勢群體(ti) 之間架起愛的橋梁。
2006年,一次偶然的經曆,胡芳得知浙江有上千名患者等待移植眼角膜,可自願捐獻眼角膜的人卻不多。她毅然走進浙江省防盲指導中心,填寫(xie) 了眼角膜捐獻登記表,並且成為(wei) 金華全市首位眼角膜勸捐誌願者。
在做勸捐誌願者期間,胡芳親(qin) 眼目睹了太多深陷黑暗的患者對眼角膜的渴求,接觸了許多眼角膜勸捐誌願者的艱辛故事。
角膜勸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她曾一次次半夜前往醫院,直麵手術台,做醫生的助手,甚至三更半夜和醫生一起去太平間,近距離接觸取角膜手術。
麵對取角膜手術的場麵,胡芳一度害怕得顫抖,手術結束後,她的嘴唇已經被自己咬破了。即便如此,胡芳從(cong) 沒有想過要放棄公益之路。她說:“我做這些事,是因為(wei) 有人需要。”
2007年8月,胡芳以“心舞”的筆名在當地媒體(ti) 發表《角膜勸捐員日記》,真實記錄了一名角膜勸捐誌願者的心路曆程,讓更多的人知道了他們(men) 的存在。許多網民直接打電話給她,對她的義(yi) 舉(ju) 給予了支持。
因為(wei) 這本日記,有40多人捐獻了眼角膜,70多名患者因此重見光明。
這些年,胡芳還一直在助盲路上。最初,她通過發動村裏的電工,在抄完電表之後做盲童調查。根據結果,她開始對接盲人學校,並勸說盲童入學。截至目前,已經有五個(ge) 孩子被送入盲人學習(xi) ,有的如今已經找到工作。
2014年,在國網蘭(lan) 溪市供電公司的支持下,胡芳成立了蘭(lan) 溪市心舞社會(hui) 工作服務中心(下稱:心舞工作室),匯集了一群同樣有愛心的人,更好地發揮公益力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2016年,為(wei) 了幫助角膜捐獻誌願者屠棟一家渡過難關(guan) ,胡芳帶領心舞工作室幫助屠媽媽做起了“愛心楊梅”係列產(chan) 品。他們(men) 幫屠媽媽注冊(ce) 商標、創辦作坊、設計包裝,生產(chan) 原汁原味的“屠媽媽”楊梅幹與(yu) 楊梅酒。
經過積極對接,胡芳在浙江省婦女兒(er) 童基金會(hui) 成立了“心舞公益基金”,每銷售一隻“屠媽媽”禮盒都將有8元錢捐贈到公益基金,用於(yu) 角膜捐獻者家屬購買(mai) 大病保險,實現公益項目自我造血功能;建立了浙江政務短視頻聯盟心舞黨(dang) 建助共富基地,把屠媽媽產(chan) 品在政務短視頻公益平台和其他渠道推廣,打造品牌影響力助力共富。近年來,“愛心楊梅”係列農(nong) 產(chan) 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升級產(chan) 品,逐步打開銷路,成為(wei) 蘭(lan) 溪土特產(chan) 遠近聞名的“金名片”。
作為(wei) 無黨(dang) 派人士,她還擔任蘭(lan) 溪市新聯會(hui) 副會(hui) 長,先後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ge) 人、全國三八紅旗手、浙江慈善獎等榮譽,並曾任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火炬手。身為(wei) 人大代表,她先後提交議案建議120件。其中,關(guan) 於(yu) 金華眼庫、獻血屋、老舊小區電梯加裝等建議的落地,有效回應了民眾(zhong) 的訴求。
胡芳說,“心舞”就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意思。她希望把愛心作為(wei) 一場接力,不需要回報,隻希望用一個(ge) 人去影響另一個(ge) 人,把愛心傳(chuan) 遞下去。(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