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李恒麗:破譯“死亡密碼”探求案件真相

發布時間:2023-11-06 09:5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烏(wu) 魯木齊11月5日電 (陶拴科鄧弟紅)“DNA”這個(ge) 既神秘又獨特的詞語,但對法醫李恒麗(li) 而言,在這條破譯“死亡密碼”尋求真相的證據之路,走得踏實而自信。“我喜歡這個(ge) 職業(ye) ,也擅長研究,越幹越覺得適合這份工作。”

  初見李恒麗(li) ,文靜淡然、靦腆內(nei) 向。與(yu) 記者交談中李恒麗(li) 打開了從(cong) 事法醫的話題,不善言談的她頓時滔滔不絕,回憶起一次次的案件破獲的經曆,李恒麗(li) 難以掩飾內(nei) 心的激動。

  “80後”的李恒麗(li) 從(cong) 河北醫科大學臨(lin) 床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一直夢想做一名人民警察,畢業(ye) 後在烏(wu) 魯木齊某醫院工作了半年工作,偶然間發現新疆庫車市招聘一名女法醫,她報名應考,最終成為(wei) 一名獄醫。“當時我很激動,我覺得自己夢想已經實現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全靠自己努力。”

  2012年1月,因工作需要,李恒麗(li) 被調入庫車縣公安局刑事偵(zhen) 查大隊擔任法醫的工作。“我來的第二天就安排了一個(ge) 現場,雖然是第一次接觸我沒有懼怕,還是很順利地做完了解剖工作,領導一看挺潑辣的,對我的第一次工作給予了肯定。”李恒麗(li) 說。

  2012年年初,李恒麗(li) 被派到廣東(dong) 省公安廳刑偵(zhen) 總隊跟班學習(xi) ,2013年9月份李恒麗(li) 派往公安部刑偵(zhen) 技術部繼續深造,學習(xi) DNA技術、疑難檢材的理論。

  一次次的學習(xi) 和經驗的積累,李恒麗(li) 從(cong) 一個(ge) 單純的法醫成長為(wei) 一名刑偵(zhen) 技術上的多麵手。“DNA作為(wei) 破案的有力證據,對我來說,除了嚴(yan) 謹還需要更多的細心,不放棄任何一種可能。”

  “這幾年我們(men) 技術手段更精、更準,鎖定嫌疑人基本可以達到100%。2019年我們(men) 破獲了一起命案積案,這是我們(men) 通過家族比對,庫車第一起通過相關(guan) 技戰法比對成功告破的一個(ge) 12年積案。現在我們(men) 在現場隻要能發現提取到有價(jia) 值的生物檢材,通過法醫物證檢驗鑒定基本上都能告破。”李恒麗(li) 說。

  2019年,她對百餘(yu) 件曆史遺留積案生物檢材物證反複評估,逐一檢驗比對,成功破獲三起積案。

  在工作中,李恒麗(li) 帶領DNA技術人員立足小案破串案,重點針對盜、搶案件,利用對微量生物物證提取、檢驗比對手段,成功破獲係列盜竊牲畜案、車輛三元催化劑被盜案等案件。

  從(cong) 事法醫十多年來,李恒麗(li) 大多數時間在工作崗位上奔波,孩子隻知道媽媽很忙,不知道媽媽在幹啥。“我們(men) 家孩子從(cong) 來不知道我在幹啥,兩(liang) 個(ge) 孩子都很懂事,也不用我操心,我就是想把工作幹好。最近偶然間孩子在一個(ge) 朋友圈看到我從(cong) 事的工作,孩子說媽媽你太偉(wei) 大了,”

  在公安部“團圓行動”中,她帶領技術室工作人員,對100餘(yu) 條曆年走失、被拐等疑似失蹤人員信息集中清理排查,對重點線索進行見麵回訪,輾轉廣東(dong) 清遠、河南虞城等地采樣調查,充分利用DNA數據庫比對功能,為(wei) 30多個(ge) 家庭找回失散多年的親(qin) 人。

  2022年10月,在公安部舉(ju) 辦的盲測考核工作中,庫車市公安局DNA實驗室在公安部DNA專(zhuan) 業(ye) 盲測中獲得滿意評分;2022年,庫車市公安局刑事偵(zhen) 查大隊技術室榮獲全國示範技術室稱號。(完)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