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把課間十分鍾還給學生須多方共同努力
【光明時評】
作者:於(yu) 曉冰(北師大實驗中學語文教師)
“聽那叮鈴鈴的下課鈴聲送來十分鍾,來吧,來吧,來吧,大家都來輕鬆輕鬆,讓我們(men) 那疲勞的眼睛看一看藍天,讓緊張的大腦吹進清風。”僅(jin) 僅(jin) 是看這段歌詞,人們(men) 頭腦中就會(hui) 響起那特別熟悉的旋律。曾經的中小學校園課間十分鍾是熱鬧、輕鬆、歡樂(le) 的。然而,如今,在很多中小學,課間十分鍾學生除了接水、上廁所,其他時間都得老老實實待在教室裏。何以如此?據說是為(wei) 了校園安全,為(wei) 了便於(yu) 管理。
近期,中小學課間十分鍾被“圈養(yang) ”的現象引發全社會(hui) 的廣泛關(guan) 注。教育部負責同誌就此接受采訪表示,中小學校安排課間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於(yu) 學生調節情緒、放鬆身心、增強體(ti) 質和防控近視。教育部高度重視學生課間休息,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明確,不得對學生在課間及其他非教學時間的正當交流、遊戲、出教室活動等言行自由設置不必要的約束。在實際工作中,要求中小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鍾的大課間體(ti) 育活動,每節課間應安排學生走出教室適量活動和放鬆。想要切實保證把課間十分鍾還給學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持續發力。
在硬件建設上,要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很多學校目前麵臨(lin) 的狀況是學生多、地方小。在狹小的活動空間內(nei) 學生跑來跑去,容易出現磕碰受傷(shang) 的情況,因此一些學校不得不要求學生課間也留在教室。要大力加強校園硬件設施建設,努力保障學生活動空間。隻有這樣,才能將環境育人的口號落到實處。
在法律建設上,要厘清各方責任。一旦在校園中發生學生受傷(shang) 等情況,學校就要承擔完全責任,自然不堪重負。這就導致學校在開展各種活動時畏首畏尾。為(wei) 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應厘清責任,加強相關(guan) 法律建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在認知層麵上,要讓保證兒(er) 童休息權成為(wei) 教育的基本常識。現代著名兒(er) 童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假如說讀書(shu) 隻有讀書(shu) ,讀書(shu) 就不應遊戲,那麽(me) ,讀書(shu) 的生活,勢必枯燥無味,哪裏還談得到進步。”隻有充分認識到課間休息的重要性,保障學生的課間活動時間,讓學生得到充分的放鬆和休息,才能達到更好的學習(xi) 效果,從(cong) 而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09日 0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