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個學生享受公平優質的教育
重慶打造優(you) 質教育集群,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讓每個(ge) 學生享受公平優(you) 質的教育
本報記者 楊國良 劉勇
【開欄的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為(wei)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重大決(jue) 策部署,進一步推動今年6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guan) 於(yu) 構建優(you) 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的意見》落實落地,從(cong) 今天起,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中國教育報聯合推出“加快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欄目,報道一批區域典型案例和經驗,敬請關(guan) 注。
■加快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
係統核算人口結構、整體(ti) 規劃學校布局、統一調配優(you) 質教育資源……重慶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教育滿意度和建設教育強市作為(wei) “頭號民生工程”。
紮實推進《重慶市加快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增學位、強隊伍、促改革、提質量、優(you) 服務,重慶九年義(yi) 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79%,小學、初中入學率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沙坪壩區等4個(ge) 區入選全國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先行創建區。
“我們(men) 的目標是以推進公平發展、質量提升為(wei) 中心任務,努力補短板、強弱項,讓每一個(ge) 孩子都有一個(ge) 公辦學位,讓每一個(ge) 孩子享受優(you) 質的公辦教育資源。”重慶市委教育工委書(shu) 記、市教委主任劉宴兵說。
打造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優(you) 質教育集群
“我們(men) 常態化組織開展了貫通一至九年級的班主任培訓、跨年段跨學科教研,讓小學部和初中部更好地融通,以素質教育在義(yi) 務教育階段高質量貫通落地,促進學校整體(ti) 育人。”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學校黨(dang) 委書(shu) 記劉希婭介紹,學校通過集團化辦學、城鄉(xiang) 學校一體(ti) 化管理、結對幫扶、骨幹教師交流輪崗等機製,推進集團內(nei) 學校實現優(you) 質均衡,促進區域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you) 質教育資源。
作為(wei) 重慶市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項目,九龍坡區以名校帶動、集團聯動、結對推動的形式,組建10個(ge) 教育集團、5個(ge) 教育發展共同體(ti) 、8個(ge) 結對幫扶體(ti) ,實現中小學全覆蓋。
為(wei) 擴大城鎮學位供給,重慶市強化區縣域內(nei) 城鄉(xiang) 優(you) 質中小學增量布局規劃,建構“一區兩(liang) 群”義(yi) 務教育協調發展新格局。自全國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區縣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重慶市各區縣共投入525.8億(yi) 元,新建校舍1171.6萬(wan) 平方米,維修改造校舍861.6萬(wan) 平方米,新增學位56.2萬(wan) 個(ge) 。
如此大的建設規模,如此快的建設速度,並非易事。
為(wei) 此,重慶推出了一係列“硬核”舉(ju) 措:責任聯包,政府主要領導親(qin) 自掛帥、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督戰;軍(jun) 令上牆,列出“作戰圖”和時間表,各單位、部門立軍(jun) 令狀,正排工序,倒排工期;規範運行,曬進度、比做法、亮成績;高位推進,打造硬件強、軟件優(you) 、環境美的一流品質學校新集群……
重慶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李勁渝介紹,重慶市委、市政府堅持將建設教育強市納入“六大行動”。每月專(zhuan) 題研究推進進度,要求找最好的位置、配最好的硬件、選最好的校長、引最好的老師、辦最好的教育,切實把教育放在優(you) 先發展位置。
最近10年,重慶市兩(liang) 江新區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從(cong) 26所增加到55所,學生從(cong) 3.9萬(wan) 人增加到9.3萬(wan) 人。
作為(wei) 重慶新城區,兩(liang) 江新區人口淨流入量居高不下,學校規劃建設、改擴建項目實施速度如一道艱難的考題,擺在兩(liang) 江新區麵前。近3年,兩(liang) 江新區新建成12所學校,投入13.5億(yi) 元改擴建15所學校,兩(liang) 年內(nei) 再新建10所學校。
“但是,新校開辦的建設周期太長,老百姓等不及,孩子們(men) 更等不起。在這片寸土寸金的發展熱土上,我們(men) 決(jue) 心讓新建校辦一所成一所、薄弱校改一所強一所,讓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zhong) 。”兩(liang) 江新區教育工委書(shu) 記、教育局局長李亭一說。
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重慶市委、市政府打出了一係列教育改革發展“組合拳”:大投入建設學校、大規模招聘教師、大力度規範治理、大範圍擴優(you) 提質。“重慶教育從(cong) 過去的補短板,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李勁渝說。
多項強師惠師舉(ju) 措激發教師內(nei) 在活力
師資建設是教育改革發展中的“軟件”工程。在重慶,教育“軟件”比“硬件”更硬。
“我順利給孩子報名了樹人和平小學,聽說教師是樹人景瑞小學本部派來的,能在家門口就近讀好學校,我們(men) 家長很放心。”位於(yu) 沙坪壩區的華遠海藍和光小區一位家長說,這所嶄新的公辦小學是周圍居民眼中的“家門口的優(you) 質小學”。
“建校之初,我們(men) 是樹人教育集團成員校,教師成長依托總校,現在,我們(men) 成為(wei) 了樹人景瑞小學教育集群總校,我們(men) 的教師是其他成員校教師的‘靠山’。”樹人景瑞小學校長李華說。
重慶市鳳鳴山中學黨(dang) 委書(shu) 記鄧仕民介紹,為(wei) 使優(you) 質教育資源從(cong) “點”到“麵”,學校與(yu) 區內(nei) 實驗中學共建“法人統籌型”教育集群,與(yu) 上橋中學等3所學校組建“品牌引領型”教育集群,與(yu) 5所小學組建“項目驅動型”教育集群。“我們(men) 共有36名教師和11名管理幹部在集群內(nei) 進行了交流,共建了3個(ge) 市區級課程創新基地,12門市區級精品課程,所有的課程資源均實現了共享共創。”鄧仕民說。
“作為(wei) 全國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先行創建區,沙坪壩區堅持以均衡為(wei) 主線、以質量為(wei) 核心、以改革為(wei) 動力,通過健全教師編製動態管理機製,完善教學述評製度,建立師德師風個(ge) 人檔案袋及教學實績檔案袋,實施‘五級金字塔’人才培養(yang) 模式,促進城鄉(xiang) 、薄弱學校教師交流。”沙坪壩區委教育工委書(shu) 記、區教委主任劉建華說。
“統籌整合資源,補齊師資缺口。”李勁渝表示,近年來,重慶從(cong) 教師成長的“根”上尋找問題,將培養(yang) 力度不夠、發展空間不大等問題逐個(ge) 破解。
與(yu) 此同時,重慶市的教師招聘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2020年重慶市招聘中小學幼兒(er) 園教師近1.7萬(wan) 名,2021年招聘中小學幼兒(er) 園教師9598名,2022年招聘中小學幼兒(er) 園教師1萬(wan) 多名,3年累計3萬(wan) 餘(yu) 名教師的加入,為(wei) 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打牢了基礎。
“我們(men) 的教師100%是本科師範類畢業(ye) 生,15%以上是優(you) 秀碩士研究生,5%以上為(wei) 市級骨幹教師……”作為(wei) 一名市級骨幹校長,渝北區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學校長陳怡經過層層篩選,攬獲了一批優(you) 秀教師加盟學校。
重慶近年來還通過建立鄉(xiang) 村學校高級崗位“定向評價(jia) 、定向使用”製度,支持鄉(xiang) 村教師職稱評審,推進教師“縣管校聘”等製度改革,促進教師從(cong) 城區學校向鄉(xiang) 村學校、從(cong) 優(you) 質學校向薄弱學校流動。
打破校際壁壘實現優(you) 質資源合成與(yu) 輻射
“我們(men) 用1名學科帶頭人,讓9個(ge) 校區的學科教師都能獲得成長。”南坪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馮(feng) 曉旭談起“結對”深有感觸,“實踐下來,9個(ge) 校區在學科教研、教師培養(yang) 、資源共享等方麵都實現了效益最高,大家容易找到‘最大公約數’,像夥(huo) 伴一樣共同發展。”
近年來,南坪實驗小學所在的南岸區采取“一長多校”“委托管理”“兼並融合”“集團化辦學”等模式,優(you) 化整合16個(ge) 義(yi) 務教育教育集團,涵蓋學生10.5萬(wan) 人,優(you) 質教育資源覆蓋率和學生受益率均達到100%,實現對公辦學校全覆蓋。各校依托資源共享、教師成長、學段銜接,在更高的平台上實現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南坪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在馮(feng) 曉旭看來,集團化辦學是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的“加速器”,其關(guan) 鍵是優(you) 質資源共享、共建、共學,“集團化辦學可以讓新校區快速發展,為(wei) 城鄉(xiang) 教育一體(ti) 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優(you) 質學校的建設,不可能由一所學校獨立完成。集團(學區)化辦學是實現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的重要抓手。”重慶市教委基礎教育處處長向斌說,學校之間合作共享,發展學校共同體(ti) ,對不同學校的進步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們(men) 一方麵讓具有相同辦學傳(chuan) 統的不同學校組成發展共同體(ti) ,既品牌共享又個(ge) 性化發展;另一方麵,打破校際壁壘,讓義(yi) 務教育階段所有學校加入聯盟,實現優(you) 質資源的輻射推廣與(yu) 合成再造”。
真教、真幫、真落地、真創新,讓優(you) 質教育資源向更多的學校輻射。“南岸區入選全國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先行創建區,我們(men) 有責任、有義(yi) 務輻射帶動更多的學校成長為(wei) 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南岸區委教育工委書(shu) 記、區教委主任李智說。
“我們(men) 賦予各校點的校級領導兩(liang) 種身份,一是學校人,二是集團人。”天台崗小學教育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左榮說,“我們(men) 的目標是用大黨(dang) 建帶大隊伍,用大資源建大課程,用大教研促大教育,實現集團內(nei) 各校點各美其美、美美與(yu) 共。”
如今,重慶鄉(xiang) 村學校變強、城區學校更優(you) 、城鄉(xiang) 教育聯動融合發展,形成了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的新格局。
“我們(men) 把教育公平作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努力方向。”劉宴兵說,隨著重慶市委、市政府對群眾(zhong) 的各項教育承諾逐步實現,人民群眾(zhong) 切身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抓教育的決(jue) 心和力度,享受到了教育強市建設的階段性成果,教育滿意度不斷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