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肺炎支原體感染呈低齡化趨勢 不建議家長自行用藥
11月13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舉(ju) 辦的介紹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guan) 情況新聞發布會(hui) 上,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表示,支原體(ti) 肺炎是我國5歲及以上兒(er) 童最主要的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病原體(ti) ,它是以發熱、咳嗽為(wei) 主的臨(lin) 床表現,在起病時表現為(wei) 有劇烈的、陣發性的、刺激性幹咳,可伴有頭疼、流涕、咽痛、耳痛等。與(yu) 往年相比,今年的流行中,3歲以下的兒(er) 童也有感染,呈現低齡化趨勢,但病情上沒有明顯加重。
據童朝暉介紹,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近期肺炎支原體(ti) 核酸檢測檢出率成人是5.59%,兒(er) 童是40.34%;流感抗原陽性檢出率成人是29.67%,兒(er) 童是4.94%。童朝暉進一步強調,肺炎支原體(ti) 、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引起的症狀相似,可以通過抗原和核酸檢測的方式來明確病原學診斷。建議大家先確認病原,再用藥。呼吸道病毒感染有一定的自限性,不是全都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有的可以對症緩解症狀。但對於(yu) 老年人、5歲以下兒(er) 童以及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建議及時就醫。
北京兒(er) 童醫院主任醫師王荃表示,兒(er) 童免疫係統發育得不夠健全,特異性和非特異性的免疫功能都不是很成熟,包括孩子咳嗽反射相對比較弱,呼吸道纖毛運動功能也不是那麽(me) 足,免疫球蛋白水平也偏低,都有可能容易造成感染。肺炎支原體(ti) 本身傳(chuan) 播性強,可通過呼吸道飛沫或密切接觸傳(chuan) 播,而學校和幼兒(er) 園人群密集程度較高,病原體(ti) 容易較快傳(chuan) 播。支原體(ti) 肺炎感染潛伏期相對比較長,通常為(wei) 1—4周,病原體(ti) 的攜帶者、患病者都具有傳(chuan) 播性,交叉感染機會(hui) 多。肺炎支原體(ti) 感染的臨(lin) 床表現輕重不一,不是所有感染肺炎支原體(ti) 的孩子都會(hui) 發生肺炎,絕大多數感染者為(wei) 輕症,隻有極少數會(hui) 發展為(wei) 重症,一般預後良好,不會(hui) 留有後遺症。
近期,有部分肺炎支原體(ti) 感染患兒(er) 家長聽從(cong) 網絡建議,給孩子自行服用阿奇黴素。對此,王荃表示,家長自行給孩子吃阿奇黴素,該做法不建議,也不可取。當前是兒(er) 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肺炎支原體(ti) 感染確實占了一定比例,但整體(ti) 來說,病毒仍然是兒(er) 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原,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但阿奇黴素對病毒感染是無效的,使用阿奇黴素治療病毒感染是不合理的。孩子的髒器功能發育都不健全,濫用藥物有可能造成一些不良反應,尤其是有可能造成髒器損害等。目前阿奇黴素是處方藥,它是大環內(nei) 酯類抗菌藥,應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規範用藥,包括要給孩子合適的劑量、適宜的療程和正確的給藥途徑。王荃提醒家長,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小版,濫用藥或者隨意用藥是不可取的,必須要考慮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據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製所國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介紹,我國各地冬春季流感流行季通常是每年的10月中下旬至次年的3月中上旬左右,一般在1月份左右達到峰值。近期全國流感監測數據顯示,我國南方省份、北方省份流感活動持續呈上升趨勢,南方省份高於(yu) 北方省份,各地區正逐漸進入冬春季流感流行季。流行的流感病毒以甲型H3N2亞(ya) 型為(wei) 主。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減少流感相關(guan) 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國家已對加強流感疫苗接種提出了明確要求,指導各地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則,積極做好流感疫苗接種服務,通過增加服務時間、分時預約等方式,不斷提升流感疫苗接種服務質量。今年疫苗生產(chan) 供應量比去年又有所增加,可以滿足接種需求。
“近期我國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整體(ti) 呈波動下降趨勢。”王大燕表示,今年8月下旬至今,全國報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數已連續10周下降,全國發熱門診哨點醫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率也均呈持續下降趨勢。全球和我國的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和我國流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都屬於(yu) 奧密克戎變異株,最新一周采樣的病毒測序結果顯示全部為(wei) XBB的亞(ya) 分支,未發現生物學特性發生明顯改變的變異株,國家對新冠病毒仍然在進行係統性的多渠道監測,數據定期在中國疾控中心網站公布。(記者孫燕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