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態度丨智能網聯汽車正式啟動量產應用!無人駕駛汽車大範圍上路還有多遠?
央廣網北京11月22日消息(記者李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日前聯合發布的《關(guan) 於(yu) 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在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yu) 示範應用工作基礎上,遴選具備量產(chan) 條件的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品,開展準入試點。經濟之聲《財經態度》采訪了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劉剛。
期待無人駕駛汽車駛出測試道路走進百姓生活
劉剛認為(wei) ,目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已經具備了量產(chan) 和產(chan) 業(ye) 化的基礎。我國從(cong) 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發無人駕駛汽車,2013年自動駕駛汽車概念進入公眾(zhong) 視野,2020年自動駕駛中國方案開始提速,隨著相關(guan) 政策的出台,技術研發不斷迭代,日趨成熟,產(chan) 業(ye) 鏈也在不斷形成。
劉剛表示,他們(men) 連續三年圍繞智能網聯汽車開展社會(hui) 實驗研究,包括在北京亦莊、武漢和天津等地實地考察,發現目前無人駕駛汽車乘坐體(ti) 驗很好,安全感和私密感都不錯,公眾(zhong) 認可度也在提高。不少消費者期待,能在測試場地之外開辟更多站點和道路讓公眾(zhong) 乘坐,實現方便、綠色出行。
以點帶麵促進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突破、提速
此次試點涉及哪些產(chan) 品和行業(ye) ?對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能起到怎樣的作用?劉剛認為(wei) ,上路通行試點非常重要,對於(yu) 車企來說,隻有上路,才能夠實現規模化量產(chan) ,才能夠找到產(chan) 業(ye) 化的突破口。智能網聯汽車涉及非常複雜的技術體(ti) 係和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業(ye) 鏈上遊有感知係統,包括攝像頭、邊緣計算、激光雷達和操作係統等;中遊主要是智能駕駛艙和智能網聯汽車方案;下遊主要是出行服務方麵。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技術進步都要依賴上路通行試點,然後帶動產(chan) 業(ye) 發展。
他表示,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從(cong) 傳(chuan) 統燃油車到新能源汽車,再到智能網聯汽車,實現了三步跨越,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上實現了彎道超車。下一步,智能網聯汽車更要通過技術創新和產(chan) 業(ye) 鏈全麵發展來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力。目前已經推出的智能網聯汽車價(jia) 格比較高,上路通行試點鋪開之後,隨著規模擴大,產(chan) 業(ye) 鏈日趨成熟,量產(chan) 車的價(jia) 格也會(hui) 降低,這都能為(wei) 提升競爭(zheng) 力奠定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