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金中都考古發現重要南北向道路

發布時間:2023-11-28 10:1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張景華 通訊員楊雨桐)“2022年至2023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對豐(feng) 台區萬(wan) 泉寺村產(chan) 業(ye) 用地項目進行考古發掘,發現金中都城內(nei) 一條重要的南北向道路遺跡,道路寬約20米,初步推測是端禮門門內(nei) 大街。”在11月25日舉(ju) 行的“北京建都8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丁利娜介紹了金中都考古的最新進展。

  據丁利娜介紹,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考古研究人員通過實地調查、全麵考古勘探和局部試掘工作,基本複原了金中都城的準確位置和四至範圍,為(wei) 複原金中都的城市格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末,金中都的考古發掘工作正式拉開序幕,對金中都宮殿區以及對南城牆一處水關(guan) 遺址發掘。21世紀以來,尤其是近10年來,金中都考古工作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金中都城各類遺跡陸續被揭露:首次發掘了金中都外城牆、馬麵、護城河、順城街道路等,並了解了這些遺跡的形製結構和營建方式;在豐(feng) 台區麗(li) 澤金融商務區一帶發現多種形製、不同規格的金代道路數條,以及房址、水井、灰坑、灰溝、灶址等生活居址相關(guan) 遺存等,為(wei) 進一步探討金中都的街巷與(yu) 裏坊布局提供了新素材。

  此外,在考古發掘過程中,考古工作人員還發現了唐代、遼代及明清等各時期的墓葬遺跡,為(wei) 深入認識北京城的城市變遷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新依據。

  研討會(hui) 上,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教授陳喜波對金中都光泰門的位置進行了論證。他表示:“金中都城門數量問題一直是學術界爭(zheng) 論的焦點之一,通過梳理金中都城門數量記載並對金中都城垣結構進行分析,金中都城外有外郭城,光泰門是在外郭城上開辟的通往東(dong) 北郊外離宮大寧宮的城門,不屬於(yu) 內(nei) 城。因此,金中都城門數目應該是四邊十二門。”

  北京古都學會(hui) 副會(hui) 長、北京史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吳文濤闡述了金中都水係格局的拓展以及漕運、園林等都城水利功能的開發在北京曆史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作用。“金朝人對金中都的營建,是今天的北京由北方重鎮發展為(wei) 都城的轉折點,在民族融合、經濟社會(hui) 發展、城市規劃與(yu) 建設、城市水係及水利格局等多方麵,為(wei) 後來元明清定都北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吳文濤表示。

  據專(zhuan) 家介紹,北京市現存有關(guan) 金中都的多處重要遺址遺跡都位於(yu) 豐(feng) 台區,如金中都水關(guan) 遺址、金中都城牆遺址、蓮花池等。目前,這些遺址遺跡都得到了有效保護和利用。

  近年來,金中都遺址保護相關(guan) 工作連續三年被列入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市級重點任務。《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提出,要挖掘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等重要文物遺存遺跡,展現厚重曆史,突出文化傳(chuan) 承,傳(chuan) 遞古都韻味。《北京市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保護發展規劃(2018年—2035年)》提出,依托金中都水關(guan) 、城牆遺址、蓮花池公園等資源,加強對金中都曆史文化研究和遺址保護展示,形成以展現北京古都風貌文化為(wei) 主題的“蓮花池—金中都古都文化組團(豐(feng) 台區)”。金中都的價(jia) 值和重要性進一步得到彰顯。

  目前金中都城牆地表僅(jin) 存三處遺跡,分別位於(yu) 豐(feng) 台區太平橋街道的鳳凰嘴村、萬(wan) 泉寺村和高樓村,均在麗(li) 澤金融商務區範圍內(nei) 。近年來,豐(feng) 台區完成編製《金中都城遺跡保護規劃》,提出將金中都城牆遺跡本體(ti) 保護納入麗(li) 澤金融商務區規劃建設,結合城牆遺址“L”形走勢位置,設置帶狀綠化建設金中都城遺址公園,構建出曆史、文化、生態多元一體(ti) 的“北京建都之始的全景博物館”。

  金中都城遺址公園已於(yu) 今年進場施工,建成部分已對外開放。豐(feng) 台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豐(feng) 台區將繼續深度挖掘金中都文化,做好區域曆史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那些積澱著曆史煙雲(yun) 、凝結著先賢智慧的經典文化“熱”起來,曆史文化遺產(chan) “活”起來。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27日 09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