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 凝心聚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擁有“書(shu) 法聖地”“文化基因庫”等美譽的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是全國市轄區旅遊綜合實力百強區及西北地區麵積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區之一。麵對人多地少的問題,以及由此造成的公共文化場所麵積相對不足的曆史遺留問題,該區在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過程中,突出對轄區文旅資源、商業(ye) 及夜市資源、社會(hui) 力量的整合和利用,從(cong) 而形成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聚合效應”。
高品質文化供給融入日常
“西安不僅(jin) 有曆史文化的傳(chuan) 承,還有當代藝術,這讓城市更有溫度。”近日,西安市民徐瑋在位於(yu) 碑林區太陽廟門街道的一家藝術餐廳外,聆聽了由幾位西安西之音音樂(le) 學校的老師共同奏響的“周傑倫(lun) 作品鋼琴三重奏”陽台音樂(le) 會(hui) 後這樣評價(jia) 。雖然初冬的傍晚寒風凜凜,但二樓陽台下的馬路上,已是滿滿駐足欣賞的人們(men) 。
“陽台音樂(le) 會(hui) ”是碑林區打造群眾(zhong) 家門口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一個(ge) 縮影,通過把公共文化服務引入商圈,以免費、親(qin) 民、便捷為(wei) 底色,讓高品質文化生活觸手可及。
“我們(men) 鼓勵和引導社會(hui) 力量融入公共文化事業(ye) 領域,攜手推進‘公共文化+’融合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商戶主動提供演出場所,我們(men) 也將在考察和多方協商之後,推出更多的創新型文化服務。”碑林區文化和旅遊體(ti) 育局文化科科長艾晶說。
在豐(feng) 富公共文化供給方麵,結合群眾(zhong) 服務需求,西安市碑林區年均舉(ju) 辦文藝演出、展覽展示、閱讀推廣、培訓講座、非遺傳(chuan) 承等主題性文旅活動千餘(yu) 場次,打造了“新光獎”原創動漫大賽和“盛世碑林——書(shu) 法藝術節”“絲(si) 綢之路國際創新設計周”“城牆上元燈會(hui) ”“夜碑林 悅生活”“老手藝 小工匠”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動22項,形成了“周周有活動,月月有精彩,處處有特色”的格局,讓“藝術即生活”成為(wei) 市民的日常。
主客共享文旅打卡地
作為(wei) 新晉“網紅”,“鍾樓下的圖書(shu) 館”碑林區圖書(shu) 館憑借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獨到的碑帖資源及區位優(you) 勢,成為(wei) 展示碑林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窗口。僅(jin) 兔年春節期間,就有來自廣東(dong) 、上海、新疆等14個(ge) 省區市的遊客慕名而來。
包含少兒(er) 閱覽區、成人閱覽區、電子綜合閱覽區、視障閱覽室、地方文獻室等10個(ge) 功能區的碑林區圖書(shu) 館,麵積3140平方米,是集公益性、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於(yu) 一體(ti) 的綜合性公共圖書(shu) 館,也是西北地區第一家以“政府主導、單位負責、企業(ye) 運營”三方協作模式運營的大型公共圖書(shu) 館。
“以政府購買(mai) 服務的方式,采取三方協作建設、運營公共圖書(shu) 館,激發了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合力。”碑林區文化和旅遊體(ti) 育局局長徐琳表示,碑林區將進一步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hui) 化建設,完善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公共文化服務激勵製度,加強誌願者隊伍建設、管理、培訓、服務及製度保障,推動公共文化服務主體(ti) 、服務方式和供給渠道多元化,調動凝聚起更為(wei) 強大的發展合力。
融合創新將幸福注入生活
不久前,由西安市碑林區文化和旅遊體(ti) 育局指導、碑林區文化館出品的《團圓在哪》《在哪團圓》兩(liang) 部原創微電影一經上線便“圈粉”無數,非遺及傳(chuan) 統文化之美借助互聯網走進大家的手機中。西安市碑林區文化館館長王敏表示,將繼續以新穎的方式,吸引群眾(zhong) 近距離感悟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讓公共文化服務更有氣韻、更有黏性。
“太震撼了!藝術家與(yu) 唐樂(le) 俑共同組成‘樂(le) 隊’,讓觀眾(zhong) 穿越曆史,享受文化傳(chuan) 承的美妙華章,真是一場讓人難忘的視聽盛宴……”不久前,作為(wei) 第七屆“夜碑林·悅生活”夜遊嘉年華係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絲(si) 路弦樂(le) ”博物館之夜音樂(le) 沙龍在西安興(xing) 慶宮公園舉(ju) 辦。自唐開元十六年(728年),興(xing) 慶宮便成為(wei) 唐玄宗舉(ju) 行重大典禮、盛大宴會(hui) 和歌舞活動的重要場所,如今成為(wei) 集研學、遊覽、休閑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公共文化空間。同樣,坐落於(yu) 建國門內(nei) 、西安城牆腳下,一個(ge) 以菜市場為(wei) 核心,集休閑、娛樂(le) 、餐飲消費於(yu) 一體(ti) 的市井文化街區,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客群,賦予老城區新的活力。
“碑林區已經建成‘區、街、社區’全覆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投資5.79億(yi) 元的區檔案館、文化館、圖書(shu) 館及全民健身中心項目也預計於(yu) 2024年建成投用……”徐琳表示,碑林區將以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為(wei) 契機,不斷激發文化創造社會(hui) 潛能、匯聚文化發展社會(hui) 動能、提升文化服務社會(hui) 效能,積極探索主城區公共文化服務轉型升級新路子,提供更加豐(feng) 富、更為(wei) 均衡、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讓市民和遊客擁有更多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本報駐陝西記者 秦毅 文/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