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福建:非遺街區創新融合出實效

發布時間:2023-12-26 09:43: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連日來,非遺傳(chuan) 承人陳君凡不停在福建福州長樂(le) 國際機場與(yu) 三坊七巷間奔忙。自1876年同利肉燕老鋪在三坊七巷設店以來,曾幾何時,人們(men) 來福州必到老街吃上這一口精貴物什。“一碗小小的‘肉包肉裏’,包的是福州味道。”從(cong) 小在坊巷裏與(yu) 肉燕作伴的陳君凡,對老鋪與(yu) 老街有著別樣的情感。如今,第四代“打燕郎”將展示省級非遺項目福州同利肉燕製作技藝的同利文化展示館搬到機場。

  今年初,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與(yu) 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通知》,鼓勵文化生態保護區和有條件的傳(chuan) 統村落、古街、古鎮設立非遺工坊、展示廳、傳(chuan) 承體(ti) 驗所(點)、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工作室等,因地製宜與(yu) 旅遊融合發展,讓傳(chuan) 承人、村民、居民成為(wei) 旅遊的主要參與(yu) 者和受益者。9月出台的《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與(yu) 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工作方案》,明確提出推動福州上下杭、莆田興(xing) 化府、晉江五店市等建設非遺特色街區。非遺街區成為(wei) 福建非遺與(yu) 旅遊融合的典型樣本。

  走進福州不少特色曆史街區,非遺老店幡旗招展、鱗次櫛比,非遺產(chan) 品琳琅滿目。“來老街,逛非遺”成為(wei) 一種新時尚。非遺與(yu) 街區休戚與(yu) 共,在新時空裏,雙向奔赴、共榮共生。

  “非遺資源是街區文化展示及創意開發的重要載體(ti) 和旅遊吸引物。”福州市三坊七巷保護開發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穎說。目前,三坊七巷、上下杭街區有各類非遺、中華老字號共69個(ge) 。

  “2023年初一開街,第一季度遊客量就達180萬(wan) 人次。”莆田興(xing) 化府街區保護中心黃金梅說。“曆史文化街區凝聚城市之魂,它的溫度、人情味、人間煙火氣為(wei) 創作精品提供了源泉。”入駐街區的陳氏工藝雕塑非遺傳(chuan) 承人陳春暉說。

  在晉江五店市傳(chuan) 統街區的來儀(yi) 堂,南音、掌中木偶戲、高甲戲3個(ge) 國家級非遺項目展演常年駐場,年演出600餘(yu) 場次。五店市建設之初,就確定了傳(chuan) 統街區的文化屬性,優(you) 先引入文化業(ye) 態,非遺類業(ye) 態占比50%左右。“表演類非遺濃濃的鄉(xiang) 音與(yu) 煙火味,讓曆史街區迎來新生。”五店市傳(chuan) 統街區運營公司董事長林鉛海說,目前五店市街區年接待遊客量超500萬(wan) 人次。

  街區也為(wei) 非遺傳(chuan) 承創造優(you) 良土壤。福州市出台《福州市曆史文化街區國有房產(chan) 租賃管理辦法》等,對符合條件的非遺業(ye) 態按照等級給予30%至60%不等的資金優(you) 惠扶持,目前,三坊七巷、上下杭街區共20餘(yu) 家非遺類業(ye) 態享受上述優(you) 惠政策,每年租金減免450餘(yu) 萬(wan) 元。(本報駐福建記者 黃國勇)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