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績溪縣:“文化+全域旅遊”講好徽文化故事
夜幕降臨(lin) ,安徽省績溪縣中國徽菜(徽廚)博物館人聲鼎沸,品嚐徽菜的遊客排起長隊,其間,大家可以聽徽菜曆史介紹,也可在大廳內(nei) 觀看徽劇表演,濃厚的徽文化氣息,滿足了每個(ge) 人對徽州的憧憬。
績溪縣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是國家級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是徽墨、徽菜、徽廚、徽商、徽雕、徽劇等諸多徽文化元素的重要發源地,擁有31個(ge) 國家級傳(chuan) 統村落,被譽為(wei) 和諧之源、文化名城、名人故裏、徽菜之鄉(xiang) 。績溪縣政府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績溪堅持“文化興(xing) 縣”定位,立足“名村 名城 名人”“美食 美景 美文”等優(you) 秀傳(chuan) 統徽文化資源優(you) 勢,不斷豐(feng) 富內(nei) 涵、拓展外延,拓寬傳(chuan) 承發展路徑,著力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wei) 發展硬實力。
今年6月,績溪縣召開“文化興(xing) 縣”專(zhuan) 題座談會(hui) ,邀請省內(nei) 外徽學專(zhuan) 家參會(hui) 研討,形成全縣文化提升措施22項。截至目前,組織、研究、出版各類徽文化圖書(shu) 100餘(yu) 種,《中國徽學》《績溪徽學通訊》等刊物連辦10餘(yu) 年。除此之外,績溪縣還在精品文藝創作、集聚文化人才等方麵強化工作,以此為(wei) 基礎,挖掘闡釋,讓優(you) 秀傳(chuan) 統徽文化“醒過來”。
前不久,績溪縣伏嶺鎮伏嶺小學徽劇童子班開班,徽劇非遺傳(chuan) 承人、退休教師、老藝人等擔任教師,圍繞徽劇的起源、發展及排演劇目的文化背景、唱詞、動作、角色裝扮等方麵開展常規化教學,培養(yang) 徽劇新苗。績溪縣文化和旅遊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績溪遵循“保護為(wei) 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利用多種手段,推動優(you) 秀傳(chuan) 統徽文化“活下來”。
績溪縣先後出台《績溪縣古村落、古民居保護管理暫行辦法》《績溪縣旅遊文物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曆史文化街區保護整治修建性詳細規劃》等規劃規定,初步形成係列製度體(ti) 係,確保徽文化保護傳(chuan) 承有章可循。同時壯大保護傳(chuan) 承隊伍,目前建成國家級生產(chan) 性保護示範基地1家、省級非遺傳(chuan) 承基地3家、省級傳(chuan) 習(xi) 基地(所)4家、省級教育傳(chuan) 習(xi) 基地1家,培育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157人,其中國家級2人、省級25人。
如今,績溪縣徽文化保護傳(chuan) 承載體(ti) 日益豐(feng) 富。連續舉(ju) 辦9屆徽菜美食文化旅遊節,建成中國徽菜(徽廚)博物館。伏嶺鎮利用伏嶺杉公祠建設徽菜曆史陳列館,展陳徽菜起源、徽菜根基、“十碗八”菜模及伏嶺名廚,介紹徽菜的文化特色,加入徽菜製作等互動遊戲,推動徽菜美食文化活態傳(chuan) 承。績溪縣數字化非遺展示中心建成,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展示全縣非遺代表性項目。
績溪縣實現“文化+全域旅遊”創新轉化,讓優(you) 秀傳(chuan) 統徽文化“火起來”。2023年實施重點項目32個(ge) ,其中,績溪徽杭古道景區提升建設項目入選2022年安徽省數字創意和文旅產(chan) 業(ye) “十佳謀劃項目”名單,雲(yun) 棲山院文創產(chan) 業(ye) 園項目入選2022年安徽省數字創意和文旅產(chan) 業(ye) “十佳落地項目”儲(chu) 備項目名單。
目前,當地以傳(chuan) 統村落為(wei) 核心,以生態為(wei) 本底,以文化為(wei) 紐帶,多點布局旅遊新業(ye) 態,建成運營仁裏水鄉(xiang) 樂(le) 坊、下溪溪流垂釣、上莊非遺傳(chuan) 承園等特色旅遊和文化產(chan) 業(ye) 項目,打造高端民宿農(nong) 家樂(le) 32家、徽文化體(ti) 驗景區景點16處,開發文化體(ti) 驗精品線路13條,常態化舉(ju) 辦油菜花、金山時雨茶文化、農(nong) 耕文化等文旅節慶活動,城鄉(xiang) 處處皆景、月月有集、村村可遊,推動形成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本報駐安徽記者 孔令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