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鞏固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領先地位——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是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增強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促進產(chan) 業(ye) 邁向全球價(jia) 值鏈中高端的重要舉(ju) 措。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發布了《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在行業(ye) 類目、條目設置和表述規範等方麵作出新規定。國家發改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在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引導社會(hui) 資源流向、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優(you) 化升級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明確鼓勵、限製和淘汰目錄
國家發改委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2005年,國家發改委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製訂發布《目錄(2005年本)》,2011年、2013年和2019年分別進行了修訂或修正,最新發布的版本是《目錄(2024年本)》,自202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格局麵臨(lin) 深刻調整,我國產(chan) 業(ye) 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該負責人介紹,為(wei) 適應產(chan) 業(ye) 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國家發改委牽頭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共同修訂形成《目錄(2024年本)》。
《目錄(2024年本)》由鼓勵、限製和淘汰三類目錄組成。鼓勵類主要是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的技術、裝備及產(chan) 品;限製類主要是工藝技術落後,不符合行業(ye) 準入條件和有關(guan) 規定,不利於(yu) 安全生產(chan) ,不利於(yu)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產(chan) 能力、工藝技術、裝備及產(chan) 品;淘汰類主要是不符合有關(guan) 法律法規規定,嚴(yan) 重浪費資源、汙染環境,安全生產(chan) 隱患嚴(yan) 重,阻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要淘汰的落後工藝技術、裝備及產(chan) 品。鼓勵類、限製類和淘汰類之外的,且符合國家有關(guan) 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屬於(yu) 允許類,不列入《目錄》。
宜粗則粗,宜細則細
具體(ti) 來看,《目錄(2024年本)》與(yu) 上一版相比有以下特點:
行業(ye) 設置上,鼓勵類新增了“智能製造”“農(nong) 業(ye) 機械裝備”“數控機床”“網絡安全”等行業(ye) 大類及相關(guan) 領域有利於(yu) 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的條目,限製類、淘汰類中新增了“消防”“建築”行業(ye) 大類及相關(guan) 領域不符合綠色發展和安全生產(chan) 要求的條目。
條目設置上,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強化安全、環保、能耗、質量等領域標準作用,落實工業(ye) 重點領域能效標杆水平和基準水平等要求,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避免簡單以生產(chan) 能力、裝置規模等作為(wei) 新增限製、淘汰依據。
表述規範上,鼓勵類主要發揮引導作用,在條目表述上主要根據不同行業(ye) 發展階段和特征,定量和定性相結合,宜粗則粗,宜細則細,對發展方向比較明確的領域,盡可能明確指標參數;對發展方向不明確的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則宜粗不宜細,僅(jin) 作方向性描述。限製類、淘汰類目錄涉及禁止新增、淘汰產(chan) 能,為(wei) 突出可操作性,避免因內(nei) 涵不清出現的“一刀切”,條目表述要求能細則細,盡可能聚焦重點品種,明確指標和參數。
“根據有關(guan) 規定,總的要求是對鼓勵類項目,按照有關(guan) 規定審批、核準或備案;對限製類項目,禁止新建,現有生產(chan) 能力允許在一定期限內(nei) 改造升級;對淘汰類項目,禁止投資並按規定期限淘汰。”前述負責人表示,在貫徹實施《目錄》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區產(chan) 業(ye) 發展實際,采取具體(ti) 措施,合理引導投資方向,切實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
著力發展實體(ti) 經濟
國家發改委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錄(2024年本)》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加快構建具有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要求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持續增強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推動質量提升和品牌建設,不斷引領產(chan) 業(ye) 向中高端躍升。以智能製造為(wei) 主攻方向推動產(chan) 業(ye) 技術變革和優(you) 化升級,加快推廣應用智能製造新技術,推動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模式轉變。鼓勵綠色技術創新和綠色環保產(chan) 業(ye) 發展,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和綠色轉型,堅決(jue) 遏製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
鞏固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領先地位。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提升,提高先進產(chan) 能比例,有效擴大優(you) 質供給。依法依規化解過剩產(chan) 能、淘汰落後產(chan) 能。大力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構建產(chan) 業(ye) 發展新引擎。紮實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鞏固和提高糧食、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能力,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和裝備支撐。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ti) 係。優(you) 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係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孔德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