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任務情境 突破學古詩的阻隔感
作者:倪海山(上海外國語大學三亞(ya) 附屬中學教師)
古典詩詞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代表,是中華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古詩詞的教學卻常常是語文課堂的“痛點”和“難點”。受限於(yu) 時代背景和語言表達習(xi) 慣,學生對古典詩詞難免產(chan) 生阻隔感和陌生感,學習(xi) 的實際效果不盡理想。
2022版新課標在“課程實施”部分指出,語文教學要“體(ti) 現語文學習(xi) 任務群特點,整體(ti) 規劃學習(xi) 內(nei) 容”“創設真實而富有意義(yi) 的學習(xi) 情境,凸顯語文學習(xi) 的實踐性”。這些理念的提出,為(wei) 切實提升初中語文詩詞教學效果提供了思路,在此以李清照群詞聯讀的課堂教學為(wei) 例。
整合教學資源,分三個(ge) 層麵設置學習(xi) 任務群:基礎型學習(xi) 任務為(wei) 吟詞之韻,走進文本;發展型學習(xi) 任務為(wei) 品詞之境,明悟情誌;拓展型學習(xi) 任務為(wei) 鑒詞之法,學以致用。
創設活動情境,促進學習(xi) 方式變革。結合本單元人文主題“誌趣品格”,我設計了製作班刊《言誌集》人生啟示錄的活動情境。課堂伊始,發布《言誌集》征稿啟事,圍繞征稿情境,學生首先借助多種形式“讀一讀”,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解決(jue) 會(hui) 讀的問題;然後合作鑒賞“品一品”,通過品味《如夢令》《漁家傲》來體(ti) 悟李清照的情真與(yu) 誌潔,達到讀懂的要求;再到“學一學”,分層總結鑒賞詩歌的一般方法,並嚐試用所學方法鑒賞《武陵春》《夏日絕句》,從(cong) 而達到會(hui) 賞的境界。教師在活動中扮演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與(yu) 生共讀,從(cong) 感性層麵引導學生走進文本;以問題切入,引導學生體(ti) 會(hui) 李清照少女時期的天真爛漫和晚年對現實的不滿與(yu) 對理想的追求,感受婉約詞宗的豪放一麵;分層設計學習(xi) 任務,啟發學生利用所學方法鑒賞課外兩(liang) 首詩詞,進一步品味情與(yu) 誌,體(ti) 悟並傳(chuan) 承家國情懷。
進行梯度學習(xi) 評價(jia) 。本課學習(xi) 評價(jia) 單分課前、課中、課後三大環節。每個(ge) 評價(jia) 單分基礎鞏固(A)、能力提升(B)、拓展延伸(C)三個(ge) 層級,A層為(wei) 推薦一首你喜歡的易安詞,寫(xie) 一段80字左右的賞析性文字;B層為(wei) 任選《如夢令》《漁家傲》《武陵春》中的一個(ge) 詞牌,填一首寄寓個(ge) 人情誌的詞;C層為(wei) 以“我眼中的李清照”為(wei) 主題,寫(xie) 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
本堂課圍繞任務情境,還原詩歌教學本身特點,關(guan) 注個(ge) 體(ti) 差異和不同的學習(xi) 需求,真正用任務牽引學生,從(cong) 能力上培養(yang) 學生,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ang) 不斷提高,激發學生對古典詩詞文學的熱愛,賡續文化血脈。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09日 1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