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惠民生 暖民心——山東省青島市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

發布時間:2024-01-09 10:2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光明日報記者 劉豔傑 朱 楠

  2023年12月26日零時,山東(dong) 省青島市三項重大市政道路工程——重慶路高架、遼陽路快速路、金家嶺立交橋及地下停車場同時竣工通車。立體(ti) 化、複合化、成環成網的交通新走廊在不斷拓展城市空間的同時,也極大改善了市民出行條件。

  治國有常,利民為(wei) 本。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著力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青島市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自2022年開始,啟動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聚焦曆史城區保護更新、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舊城舊村改造建設、市政設施建設等十個(ge) 重點攻堅領域,通過2186個(ge) 項目落地實施,讓城市功能更完善、環境更優(you) 美、產(chan) 業(ye) 更優(you) 化,在增強民生福祉的同時,打開了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1.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城市“骨架”不斷生長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承載著生活,串聯著發展。

  拐入金家嶺立交橋通往青醫附院的匝道,駛進地下停車場,青島市民宋濱濱停穩車,看了一下手表。“就是這幾百米的路,以前開車要排一個(ge) 小時的隊,現在幾分鍾就可以停下車進醫院了。‘就診停車難’這個(ge) ‘老大難’問題終於(yu) 解決(jue) 了!”宋濱濱連連讚歎。

  多年來,因為(wei) 周邊有醫院、體(ti) 育館等人流密集場所,青島海爾路-銀川路交叉路口擁堵嚴(yan) 重,車輛通行及停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2023年年底,國內(nei) 首個(ge) 集地上立交、地下公共停車、地鐵換乘、商業(ye) 服務於(yu) 一體(ti) 的青島金家嶺立交橋地下綜合交通中心正式投入運營,不僅(jin) 徹底解決(jue) 了海爾路-銀川路的交通擁堵難題,還提供了1673個(ge) 地下停車泊位,為(wei) 居民就醫和休閑娛樂(le) 提供了更多便利。

  “這座複合型立交橋的創新點在於(yu) 充分利用立交區域的地下空間,建設互聯互通的車行、人行環路,車輛可從(cong) 地上四個(ge) 方向的入口進入停車場,通過地下環路,實現四個(ge) 方向出行。在地下停車場的每個(ge) 區域,行人可通過附近的電梯、樓梯到達要去的地麵位置。”立交橋建設方、青島華通集團靜態交通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勁鬆五路打通後,每天接送孩子的距離大大縮短,這條路真是通到了我們(men) 心坎上。”2022年12月26日,“斷頭路”青島勁鬆五路實現貫通,市民張先生接送孩子的時間由半小時縮短至10分鍾。

  “市政道路,關(guan) 乎城市發展,更關(guan) 乎民生。”青島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城建處科長劉振介紹,青島從(cong) 社會(hui) 滿意度調查中獲取市民集中反映的問題,優(you) 先實施群眾(zhong) 需求迫切的“斷頭路”打通工程,兩(liang) 年來,全市已打通近70條像勁鬆五路一樣的“斷頭路”。

  青島,山海灣城交融。山海相依的自然地理稟賦,在空間上製約了城市交通布局。特別是隨著城區不斷擴張,交通成為(wei) 製約城市發展的瓶頸。

  “從(cong) 過去偏安膠州灣東(dong) 岸一隅的帶形城市,到現在多組團的城市群格局,沒有現代化交通拉動是不可想象的。”青島市委副秘書(shu) 長、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總指揮部辦公室執行主任薑德誌說。

  2022年以來,青島集中攻堅一批市政道路、地鐵等重大建設項目。2023年,全長17.7公裏的重慶路高架“當年開工、當年通車”,刷新了青島市政道路建設速度;遼陽路快速路、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等一批骨幹道路也陸續完工啟用,主城區“四縱五橫”的快速路網體(ti) 係基本形成。

  在建設快速路網的同時,青島地下軌道交通建設也全速推進。截至2023年年底,青島地鐵線網運營車站已達150座,運營裏程達318公裏。

  四通八達的交通格局不僅(jin) 打通了青島市區交通的“任督二脈”,更打通了這座國際化大都市向外輻射的陽光大道。

  2.低效片區升級改造,盤活城市邊角空間

  低效用地再開發,是青島城市更新建設攻堅戰的另一個(ge) 主戰場。

  作為(wei) 計劃單列市,青島城市規模一度擴張過快,導致低效用地偏多,土地單位麵積產(chan) 出率、貢獻度偏低。盤活存量,提高城市空間承載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2022年,通過摸底,青島將主城區及周邊的十大低效片區(後擴大到20個(ge) )再開發作為(wei) 城市更新的重點,將“一套作戰體(ti) 係+一個(ge) 規劃藍圖”作為(wei) 城市更新的“總抓手”。

  一套作戰體(ti) 係,即建立“市總指揮部(市政府)+專(zhuan) 業(ye) 指揮部(市直部門)+專(zhuan) 項指揮部(區市政府)”實體(ti) 化運作的三級作戰體(ti) 係。

  一個(ge) 規劃藍圖,即明確片區的發展定位與(yu) 目標願景以及開發邊界與(yu) 發展時序,以產(chan) 城融合實現可持續發展。

  2017年大學畢業(ye) 後,家住青島西海岸新區王台街道的莊欣沒有選擇回鄉(xiang) ,而是去了外地一家公司工作。那時候,王台街道還是一片以小、散廠房和手工作坊為(wei) 主的老工業(ye) 區,產(chan) 值低、發展落後。

  變化發生在2022年。王台老工業(ye) 區被列為(wei) 十大低效片區之一重點推進再開發。

  “我們(men) 堅持‘產(chan) 業(ye) 引領、產(chan) 城融合、以產(chan) 興(xing) 城’,將產(chan) 業(ye) 導入、轉型升級作為(wei) 低效片區高效崛起的重中之重,已拆除老舊廠房180萬(wan) 平方米,騰出低效用地1.1萬(wan) 畝(mu) ,打造新型顯示產(chan) 業(ye) 園。”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副主任、王台老工業(ye) 區升級改造工作專(zhuan) 班副組長李博介紹。

  “隨著京東(dong) 方、海信視像等眾(zhong) 多大企業(ye) 入駐和配套設施完善,王台變得越來越有‘城市範兒(er) ’,不少小夥(huo) 伴都從(cong) 外地回來上班了。”莊欣瞅準機會(hui) ,也應聘到離家十分鍾車程的青島新核芯科技有限公司,薪資比以前高了不少。

  盤活低效片區,不僅(jin) 要為(wei) 城市發展騰出空間,更要改善民生。

  嶗山區張村河片區是青島市劃定的重點低效片區之一,也是全市最大的“城中村”,共有12個(ge) 社區(村)7000多戶居民。

  “外來人口多、管理難度大、環境髒亂(luan) 差,張村河兩(liang) 岸居民盼望拆遷。但是,如何做好拆遷安置是一個(ge) 很大的挑戰。”青島市嶗山區中韓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劉夢捷說。

  針對張村河片區改造,政府推出了一係列讓利於(yu) 民、保障民生的創新政策——提高過渡費和物業(ye) 補貼;重要事項召開居民代表大會(hui) 集體(ti) 表決(jue) ;安置房戶型由社區居民自己定,建房位置讓居民自己選;成立居民監督小組,全過程監督安置房施工質量……

  取信於(yu) 民,讓利於(yu) 民,讓張村河片區拆遷工作順利推進。僅(jin) 一年多的時間,12個(ge) 社區全部完成拆遷,10個(ge) 安置區已經在建。

  在舊村改造的同時,以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為(wei) 目標的青島公園城市建設也如火如荼地展開。

  李滄區6個(ge) 、膠州市5個(ge) 、萊西市11個(ge) ……僅(jin) 2023年,青島就建設了83個(ge) 口袋公園,盤活了“城市邊角地”,實現“見縫插綠”。

  2023年春天,備受矚目的主城區太平山、浮山兩(liang) 大環山綠道正式開放,每逢周末人流如織,千萬(wan) 青島市民“望山能進山、進山能遊園、遊園能環山”的期盼成為(wei) 現實。

  3.曆史城區加速蝶變,文旅融合活力再現

  2023年夏天,青島市市南區第二屆“上街裏”啤酒節開幕,中山路一帶日均接待量達31萬(wan) 人次。市民紛紛在朋友圈裏分享街頭盛況:沉寂幾十年的中山路“老街裏”又火啦!

  中山路是青島的百年老街,和周邊的商業(ye) 街區一起被老一代青島人稱為(wei) “街裏”。

  “20世紀90年代,以中山路為(wei) 代表的老城區人口密度大幅下降,商業(ye) 、消費也衰落下來。”薑德誌告訴記者,1996年以後,青島市曆屆政府幾次嚐試重新振興(xing) 中山路商圈,但人口空心化、產(chan) 業(ye) 空心化的問題一直沒有改善。一張這麽(me) 好的城市名片,眼看著越來越黯淡。

  中山路還能不能“救活”?

  2021年,青島市重新組建了曆史城區保護更新指揮部,以建築修繕和產(chan) 業(ye) 導入為(wei) 核心,全麵推進曆史城區更新工作。

  “關(guan) 於(yu) 曆史建築修繕,我們(men) 查閱了大量檔案資料,嚴(yan) 格按照文物保護要求,做到修舊如舊。對於(yu) 建築牆麵改變的,我們(men) 會(hui) 根據牆體(ti) 剖麵來研究當時的顏色、材料和工藝,恢複原貌;而對於(yu) 附著在建築上的有價(jia) 值的曆史痕跡,我們(men) 會(hui) 適當保留。”青島市文旅局一級調研員、青島市曆史城區保護更新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陳啟說。

  在修繕保護的同時,曆史街區產(chan) 業(ye) 規劃也提上了議程。時尚消費業(ye) 態、新消費業(ye) 態和能夠觸動“老青島”情結的業(ye) 態被列為(wei) 招商的主要方向。

  安娜別墅是一座建於(yu) 1901年的巴洛克建築,2022年底以全業(ye) 態婚戀服務中心的形式重新開放。即使是現在的嚴(yan) 寒天氣,依舊掩不住安娜別墅的“火熱”,許多年輕男女在玫瑰花車前拍照打卡。來自甘肅的張念和女朋友特意趕來,在這裏留下愛情的見證。“青島老建築很夢幻,很漂亮!”張念女朋友說。

  大鮑島是青島特色建築——裏院集中的街區,過去孕育了一批響當當的老字號,商貿興(xing) 隆、煙火氣旺盛,是青島百年來市井文化的典型區域。

  青島市市北區遵循修舊如舊、還原曆史場景的原則,自2019年起先後對廣興(xing) 裏及其他20餘(yu) 個(ge) 裏院建築進行修繕開發。以裏院作為(wei) 建築本體(ti) 的世禦酒店、被網友評為(wei) “中國最美古風打卡地”的荷田水鋪,以及青島啤酒1903MIX青島酒館,讓曆史與(yu) 現代、傳(chuan) 統與(yu) 時尚、唯美與(yu) 浪漫在這裏交織,彰顯了老城的獨特韻味。如今,入圍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的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正蝶變成為(wei) 一個(ge) “可逛、可玩、可夜遊”的時尚文旅新地標。

  “老城區‘火’了,實現了煙火氣和人氣回歸,下一步還要讓老城區更好發展。”薑德誌說,曆史街區的生命力,來源於(yu) 自身的文化吸引力,要引入更多文創產(chan) 業(ye) ,將曆史街區文化發揚光大;同時,還要將更多建築打造成人才公寓、青年公寓,留住人特別是年輕人,也就留住了老城區的活力。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09日 05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