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半生緣
【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的溫暖瞬間】
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
2022年8月,有誌願者在新疆天山拍到伊犁鼠兔的照片。這是時隔8年後,伊犁鼠兔的清晰影像再次進入人們(men) 視野。
伊犁鼠兔能夠被發現,緣於(yu) 一次偶遇。1983年7月,在伊犁地區衛生部門肩負防病重任的李維東(dong) ,從(cong) 山中峭壁的岩石縫裏瞥見一隻小動物,額頭和頸側(ce) 有3塊棕色斑,看上去既像鼠又像兔,可愛極了。長年在野外調查,李維東(dong) 對當地齧齒類動物很熟悉,卻從(cong) 沒見過這種動物。3年後,這個(ge) 小家夥(huo) 被確認為(wei) 一個(ge) 新物種,並以“伊犁鼠兔”命名。
可是,經過10年的係統研究後,“小可愛”卻蹤跡難尋了。2014年7月,李維東(dong) 帶隊在天山北麓的精河縣布設紅外相機時,它,竟然意外闖入了——“當時我的心跳得呀,那叫一個(ge) 厲害!”
雖然再次被發現,但科考結果顯示,伊犁鼠兔種群數量仍在持續下降。據估計,2014年,它們(men) 的數量不足1000隻。“棲息地高度碎片化,這是物種滅絕的前兆,我們(men) 需要一場與(yu) 時間賽跑的保護行動。”李維東(dong) 憂慮地說。
伊犁鼠兔喜歡生活在寒冷的地方。進入20世紀後,受氣候變化影響,不少動物開始向高海拔區域遷移,伊犁鼠兔也不例外。目前,伊犁鼠兔71%的棲息地已經消失,僅(jin) 剩精河縣納仁郭楞山區和烏(wu) 魯木齊市的天山一號冰川區。“鼠兔是兔形目鼠兔科動物,在生態係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石貂、白鼬、兔猻、赤狐和各種猛禽等天敵將它作為(wei) 食物。”李維東(dong) 介紹。
多年前的“驚鴻一瞥”,改變了李維東(dong) 的人生軌跡,讓他牽掛了伊犁鼠兔半生。如今,他踏遍天山,為(wei) 挽救這一瀕危物種奔走呼籲,隻為(wei) 讓更多人知曉伊犁鼠兔的生存現狀並參與(yu) 到保護行動中來。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19日 0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