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群眾居有所“得”(記者手記)

發布時間:2024-02-21 14:1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從(cong) 年逾八旬、第一次住進電梯房的羅玉芬,到愛好養(yang) 花、晚年生活豐(feng) 富多彩的沈玫,再到幾十年如一日、堅持誌願服務的老黨(dang) 員於(yu) 鳳錦……三訪盛康園,我們(men) 記錄下不少溫馨的畫麵和滿是幸福的笑臉,也逐漸明晰一條保障房片區不斷完善配套服務、夯實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探索之路。

  新時代以來,我國住房保障體(ti) 係建設加快推進,一大批發展工程、民生工程、安全工程落地見效,住房城鄉(xiang) 建設事業(ye) 高質量發展打開新局麵。其中,公租房麵向城鎮住房、收入“雙困難”家庭供應,建好、管好公租房,對彰顯城市發展中的人文關(guan) 懷、促進社會(hui) 和諧穩定有著重要意義(yi) 。

  采訪中,一位街道幹部的話讓我印象深刻:“讓困難群眾(zhong) 有房住隻是第一步,我們(men) 所做的事情,就是要書(shu) 寫(xie) 好保障房建設的‘後半篇文章’。”

  如何寫(xie) 好這篇文章?從(cong) 現實情況來看,大規模集中連片公租房社區建成後,不同程度存在公建設施短缺、配套服務不成熟等問題。因此,首先要進一步加強科學規劃,因地製宜推進相關(guan) 公建設施、配套服務建設;其次,要著力補齊短板,針對項目建成後居民反映強烈的問題,加強統籌調度,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最後,要充分調動多方資源,為(wei) 困難群眾(zhong) 提供更多精準有效的服務,對有工作意願、工作能力的困難群眾(zhong) ,落實好就業(ye) 援助政策,讓困難群眾(zhong) 實現安居又樂(le) 業(ye) 。

  采訪中,不少群眾(zhong) 說,“剛搬進來時,隻覺得擁有了一套房子,生活幾年後,漸漸把這兒(er) 當成了‘家’。”微妙的心理變化,映射出群眾(zhong) 從(cong) “住有所居”到“居有所‘得’”的轉變。相信通過各方共同努力,一定能不斷增強群眾(zhong) 的獲得感!

  李家鼎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