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傳承文化記憶 展現城市精神

發布時間:2024-02-22 09:52: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記者 徐嘉偉(wei)

  大年初一,《2024年北京廣播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hui) 》(以下簡稱“2024北京春晚”)上線播出。在近4個(ge) 半小時的播出時長裏,2024北京春晚通過34個(ge) 節目和5條短片,聚焦“閃閃發光的平凡人”,表達“我的春天看我的”主題,讓億(yi) 萬(wan) 觀眾(zhong) 在歡聲笑語中迎接新春。

  數據顯示,2024北京春晚CSM35城(35城在線實時觀測)收視率達3.12%,市場份額14.2%,同時全網傳(chuan) 播超91億(yi) 次,關(guan) 注度再創新高。

  傳(chuan) 遞昂揚精神

  晚會(hui) 一開場,由京劇演員白金、音樂(le) 劇演員阿雲(yun) 嘎和影視劇演員李若彤帶來的《我的春天看我的》融合戲曲、歌舞、舞龍等元素,結合明快的鏡頭語言,帶動全場觀眾(zhong) 喊出“我的春天看我的”,傳(chuan) 遞不負春光、追逐夢想的昂揚精神狀態。

  隨著晚會(hui) 的進行,現場氣氛在數次全場互動中不斷升溫。在融合串燒《三百六十五個(ge) 大喜宙》中,蔡國慶與(yu) 大張偉(wei) 聯袂上演搶話筒、玩蹺蹺板的歡樂(le) 場麵,手勢舞“吉祥的光”引發全場模仿互動;在歌舞《迎春花》中,舞龍隊伍從(cong) 台上“遊到”台下,融入“廟會(hui) ”的人群中;在群口相聲《快樂(le) 密碼》中,演員們(men) 致敬經典,融合新梗,耳熟能詳的春晚金句讓觀眾(zhong) 競相附和。

  “‘看我的’並不是簡單喊口號,而是希望通過春晚這個(ge) 窗口,展現出普通人實實在在的生活和真真切切的快樂(le) 。”總導演秦崢介紹,2024北京春晚設置了10個(ge) 語言節目,馮(feng) 鞏、賈冰、李雪琴等老中青三代喜劇演員取材現實生活,講述百姓故事,用誠意滿滿的表演為(wei) 觀眾(zhong) 奉上一個(ge) 個(ge) 笑點密集的精彩節目。

  晚會(hui) 不僅(jin) 內(nei) 容歡快,而且采用短片串聯的創新方式,節奏明快,銜接流暢,給觀眾(zhong) 以沉浸感。在《龍行天下》《龍耀九天》《龍馬精神》《龍吟千年》《龍騰大運》5支短片中,主持人從(cong) 台上的“報幕員”化身成為(wei) 深入現實世界的“尋龍隊員”,以“龍行北京”為(wei) 主線,穿行於(yu) 街頭巷尾和文化地標,在尋找“北京最有特點的龍”的過程中,與(yu) 群眾(zhong) 玩在一起、舞在一起、樂(le) 在一起,既傳(chuan) 遞了春節喜慶歡騰的氛圍,也展示了北京的文化特色和魅力。在秦崢看來,這種全新的串聯方式也是2024北京春晚最大的亮點。

  致敬人間溫暖

  小品《裝不裝》講述了孩子步入大學校園前與(yu) 家人的不舍與(yu) 溫情,《傘(san) 下》再現了各行各業(ye) 奮鬥者同在一把傘(san) 下避雨的暖心瞬間,《你別騙我》在鬥智鬥勇中表現了全民反詐意識的增強,《龍鳳呈祥》描繪了北京市民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請讓我來幫助你》則在笑聲中體(ti) 現了養(yang) 老服務的穩步推進;周深的《讓世界充滿愛》唱出了對世界和平和人類幸福的呼喚,譚維維的《驚蟄令》表達中國人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奮鬥精神,李宇春的《人間值得》致敬了每一位努力生活的平凡人……

  紮根人民,講述生活。縱覽整場春晚,無論是在語言類節目中還是在歌曲節目中,觀眾(zhong) 都能看到生活的煙火氣,感受到蓬勃向上的時代潮流,獲得信心和力量。正如2024北京春晚總撰稿王寅所說,“讓每一個(ge) 平凡的‘我’都成為(wei) 春晚的主角,春天因每一個(ge) 人共同的努力而溫暖。”

  今年的北京春晚還設置了關(guan) 於(yu) “父愛”的對話環節,演員寇振海、陳建斌、成泰燊分別回顧了自己與(yu) 父親(qin) 的溫情瞬間。在回憶和講述中,他們(men) “褪下”演員身份,“回歸”家庭日常,當寇振海講述父親(qin) 在寒冷的冬日騎車往返數十公裏搬運酒糟的故事時,現場觀眾(zhong) 與(yu) 他一同潸然。此外,使用“優(you) 待卡”的毛豆小朋友向全國軍(jun) 人和警察拜年,也令不少觀眾(zhong) 為(wei) 之感動。讚美“父愛”的同時,2024北京春晚更表達了對每一位家國守護者的致敬,時代的暖意自然流淌。

  彰顯文化內(nei) 涵

  作為(wei) 全國文化中心,北京市擁有豐(feng) 富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資源。在2024北京春晚中,這些傳(chuan) 統文化元素也得到充分的體(ti) 現和運用。

  暢音閣,是故宮中最大的一座戲台,2024北京春晚借助8組升降台、2組車台、8塊移動屏以及數控LED環等高科技大屏把暢音閣大戲樓“搬”到了舞台上,既為(wei) 演員提供了豐(feng) 富立體(ti) 的表演空間,也讓觀眾(zhong) 能夠感受到古建風采與(yu) 現代演藝的交融。主舞台兩(liang) 側(ce) 的遊廊上,雕漆、京繡、景泰藍、宮廷插畫等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生動展示。

  除了舞美設計,2024北京春晚的節目內(nei) 容更是京味兒(er) 十足。歌舞《龍拳》將京劇、武術與(yu) 流行歌曲融合,舞台效果震撼且富有衝(chong) 擊力。晚會(hui) 現場,2件器物的出場格外引人注目——一件是出土於(yu) 金中都大安殿遺址裏的銅坐龍,另一件則是按照故宮太和殿龍吻1∶1燒製的琉璃龍吻。銅坐龍的發現是對北京“都之源”考古研究的有力證明。節目現場,來自首都的大學生代表用妙趣橫生的解說詞向觀眾(zhong) 介紹了銅坐龍的外觀造型和它背後的文化價(jia) 值。對琉璃龍吻的講解則由演員何冰帶來,他用鏗鏘有力的演說展現了這座高3.4米、重4.3噸的琉璃金龍氣吞萬(wan) 裏山河的氣勢,帶領觀眾(zhong) 領略“了不起的大國技藝”。

  在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同時,2024北京春晚還將駐華大使的新春家宴端上舞台,挪威駐華大使、突尼斯駐華大使、斯裏蘭(lan) 卡駐華臨(lin) 時代辦紛紛結合自己國家的經典菜肴送上新春祝福。這桌“大使的寶藏家宴”,以美食為(wei) 媒,展現了“雙奧之城”的開放包容,也為(wei) 春節這一文化符號注入了“國際範”,推動文化的雙向交流。

  呈現文化景觀,傳(chuan) 承文化記憶,展現城市精神,北京春晚既是屬於(yu) 所有中國人共有的精神盛宴,又是獨屬於(yu) 北京這座城市的文化結晶。從(cong) 1986年第一屆北京春晚播出至今,北京春晚始終秉持“喜慶祥和溫暖鼓勁”的創作基調,有年味兒(er) 、有京味兒(er) 、有文化味兒(er) 、有人情味兒(er) 。王寅表示,“讓每個(ge) 人都能放下辛勞與(yu) 疲憊,懷著喜悅與(yu) 憧憬重新啟程,這就是北京春晚最想做到的事。”出品方供圖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