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維修刺客”坐地起價,消費者如何避免“踩坑”?

發布時間:2024-02-22 09:50:00來源: 工人日報

  10元下單防水補漏維修,結賬時竟被收取7300元;50元預約上門開鎖,最終花費近千元

  “維修刺客”坐地起價(jia) ,消費者如何避免“踩坑”?

  10元下單防水補漏維修,結賬時竟被收取7300元;電話裏說的50元上門開鎖,最終花費近千元……春節前後,高價(jia) 維修現象頻頻出現。原以為(wei) 尋常的修修補補,為(wei) 何價(jia) 格高到離譜?消費者如何才能避免“踩坑”?

  春節前,武漢的袁先生家裏衛生間漏水,他隨即通過某電商平台聯係了一家維修店鋪。商家稱能采用注膠方式快速維修,袁先生便按照商家店鋪頁麵10元的標價(jia) 下了單。

  當天下午4點左右,兩(liang) 名維修人員來到袁先生家中,簡單檢查一番後,便開始打孔注膠。讓袁先生意外的是,本以為(wei) 隻是簡單的修補,花不了多少錢,結賬時對方竟要價(jia) 7300元。

  “維修人員沒有告知用的什麽(me) 膠、用了多少,隻說是200多元1斤。”由於(yu) 不了解具體(ti) 行情,袁先生隻得照價(jia) 付了款。不過,漏水問題並未解決(jue) ,隨後袁先生又請來專(zhuan) 業(ye) 防水補漏公司進行維修,花費2000多元。

  近期,鄭州的黃先生也遇到了高價(jia) 維修的情況。1月23日晚,黃先生通過某生活服務平台聯係了一位上門開鎖的師傅。“對方在電話裏說,開鎖費用僅(jin) 需50元左右,上門後卻說防盜鎖沒辦法開,需要暴力拆鎖,具體(ti) 價(jia) 格也一直不肯明說,最後一套服務下來要價(jia) 960元。”黃先生說。

  生活中“維修刺客”現象頻頻出現,不少消費者反映自己也有類似的遭遇:網上下單更換燈具,頁麵顯示隻需30元,最終卻收費370元;預約電工上門維修,被“忽悠”更換電線和開關(guan) 後收費9000元……記者在黑貓投訴平台上看到,“家庭維修”相關(guan) 投訴達3000多條,大多與(yu) 收費不合理有關(guan) 。

  廣州國鼎律師事務所律師廖建勳告訴記者,高價(jia) 維修一般有兩(liang) 種情況:一種是維修工藝較為(wei) 複雜、費用也較高,例如防水防漏,一些商家為(wei) 了招攬業(ye) 務,故意在平台上低價(jia) 攬客,維修時再收取高價(jia) 維修費用;另一種是維修服務費本身不高,商家誇大維修難度,收取高昂費用。

  “消費者不具備專(zhuan) 業(ye) 判斷能力,維修人員不提前告知具體(ti) 費用,價(jia) 格不透明,這不僅(jin) 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還涉嫌欺詐。”廖建勳說。

  廖建勳認為(wei) ,解決(jue) 高價(jia) 維修問題,一方麵需要平台負起責任,在價(jia) 格方麵做到公開透明,尊重消費知情權。另一方麵,管理部門要加大查處力度,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對於(yu) 消費者,廖建勳建議,維修前可以多方了解、比較,盡量在維修前談妥價(jia) 格,並留存文字、語音或圖片證據。如果遇到上當受騙的情況,消費者可以及時與(yu) 商家、平台進行協商溝通,也可以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消費者權益保護單位等進行投訴。(記者陶穩)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