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從曆史性索賠看“全球南方”的進一步覺醒

發布時間:2024-02-26 09:4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鳴鏑】

  作者:宋微(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

  2023年11月,由55個(ge) 成員國組成的非洲聯盟與(yu) 20個(ge) 成員國組成的加勒比共同體(ti) (加共體(ti) )在加納召開峰會(hui) ,聯合敦促英國、荷蘭(lan) 、西班牙等西方國家為(wei) 殖民剝削、奴隸貿易等曆史性大規模罪行正式道歉並賠償(chang) 。與(yu) 會(hui) 國家明確宣布將探索“訴訟方案”,並著手設立“全球賠償(chang) 基金”,旨在加速索賠進程。這是一次規模空前的索賠運動,再次展現了“全球南方”的覺醒與(yu) 團結。在塑造身份認同和統一發展訴求的進程中,“全球南方”不斷凝聚的共識與(yu) 力量正在變革西方主導的全球治理走向。

  殖民主義(yi) “遺產(chan) ”試圖將“全球南方”邊緣化

  “全球南方”曾是殖民主義(yi) 的受害者。自15世紀以來,延續400年的跨大西洋奴隸貿易給非洲和加勒比地區民眾(zhong) 帶來巨大痛苦,至少1250萬(wan) 非洲人淪為(wei) 奴隸貿易的犧牲品。在殘酷航行中幸存下來的人被販賣到美洲地區,在毫無人道可言的條件下辛苦勞作,用血和淚為(wei) 西方資本主義(yi) 積累原始資本。例如,加納的埃爾米納城堡就是一處歐洲奴隸貿易站,奴隸們(men) 在登上前往加勒比海、巴西和北美的船隻之前被關(guan) 押於(yu) 此。而極具諷刺的是,這些奴隸貿易站卻成為(wei) 西方政客建立與(yu) 非洲文化認同、爭(zheng) 取國內(nei) 選票的重要地標。2023年3月,美國副總統哈裏斯在為(wei) 期一周的非洲訪問中來到該城堡,借此向非裔美國人釋放拜登政府沒有遺忘西方殖民曆史的信號。

  不可否認的是,在奴隸貿易結束100多年後,世界各地的非洲後裔仍然麵臨(lin) 著係統性的種族歧視和種族主義(yi) 攻擊。為(wei) 此,加納總統阿庫福-阿多在“全球賠償(chang) 峰會(hui) ”開幕式上表示:“整個(ge) 奴隸製時期意味著我們(men) 在經濟、文化和心理上的進步都受到了抑製。有大量關(guan) 於(yu) 家庭破裂的故事……你無法量化此類悲劇的影響。”他說,“整個(ge) 非洲大陸應該得到參與(yu) 奴隸貿易的歐洲國家的正式道歉”,“再多的錢也無法挽回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及其後果造成的損害。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世界必須麵對的、不能再忽視的問題”。

  當前,殖民主義(yi) “遺產(chan) ”試圖將“全球南方”邊緣化。換言之,盡管奴隸貿易和殖民統治已經終結,但是殖民主義(yi) 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盤剝和政治幹預卻一直延續至今。二戰結束後,亞(ya) 非拉國家紛紛獲得獨立,但是殖民主義(yi) 所塑造的幾個(ge) 世紀的經濟結構難以得到迅速改變。西方國家利用經濟霸權而建立起的世界貿易和分工體(ti) 係,迫使廣大發展中國家依舊處於(yu) “中心-邊緣”的依附模式中。發展中國家仍然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原料產(chan) 地,處於(yu) 全球價(jia) 值鏈分工的底端,無法實現自主發展。而對於(yu) 如何促進發展,西方更是利用“胡蘿卜加大棒”主導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議程,極力回避殖民主義(yi) 是造成南方國家發展困境的根源,將欠發達的責任歸咎於(yu) 南方國家的治理缺陷,從(cong) 而以附加政治改革條件的資金支持這一手段,繼續對發展中國家施加政治控製,妄圖以新殖民主義(yi) 重建宗主國的“榮光”。殖民主義(yi) 的“遺產(chan) ”導致“全球南方”的發展訴求被進一步邊緣化,極有可能致使其再次與(yu) 發展失之交臂。

  而更具風險的是,這種結構性不平等的“遺產(chan) ”也延續到了全球治理議題,進一步固化了發達國家與(yu) 發展中國家的榨取。以全球治理推進最快、最有效的氣候議題為(wei) 例,明明以工業(ye) 化實現發展的西方國家才是溫室氣體(ti) 排放、全球變暖、氣候危機和環境退化的始作俑者,應為(wei) 此承擔最大責任,而占全球人口80%的發展中國家對目前迅速升級的氣候和環境危機的責任最小,但受其不利影響最大。西方國家理應做出補償(chang) ,但卻遲遲不落實承諾。

  西方對“賠償(chang) ”訴求避之不及

  奴隸索賠根植於(yu) 民族解放與(yu) 聯合反抗。早在二戰結束後的非洲民族解放運動中,尋求“賠償(chang) 正義(yi) ”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1958年,加納總理恩克魯瑪牽頭召開了第一屆“全非人民大會(hui) ”,號召所有非洲人通過解放鬥爭(zheng) 實現非殖民化。此場會(hui) 議的決(jue) 定後來被非洲統一組織於(yu) 1963年通過。非洲統一組織成立了解放委員會(hui) ,以自籌資金進行戰略協調,並將每年的5月25日定為(wei) “非洲解放日”以動員所有非洲人。1993年,在南非結束種族隔離前夕,非洲大陸召開了泛非會(hui) 議通過《阿布賈公告》,實際上開啟了圍繞對奴隸製和殖民主義(yi) 等曆史不公正行為(wei) 進行正式賠償(chang) 的現代討論。2001年,《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承認綁架、販運和奴役非洲人的行為(wei) 構成所謂的“奴隸貿易”,屬於(yu) 危害人類罪。2022年,在加納首都阿克拉舉(ju) 行了首屆全球賠償(chang) 和種族愈合會(hui) 議。在統一非洲大陸索賠訴求的基礎上,非洲聯盟積極與(yu) 拉美國家就賠償(chang) 問題確定共同立場,並製定未來在賠償(chang) 司法方麵合作的路線圖,努力在聯合國框架下塑造“全球南方”的集體(ti) 訴求。

  然而,西方國家普遍對這些賠償(chang) 避之不及。盡管英國外交部派出相關(guan) 人員參加了此次“全球賠償(chang) 峰會(hui) ”,但表示與(yu) 會(hui) 隻是標準的外交接觸,不代表承認賠償(chang) 這一概念,英國首相蘇納克甚至公開拒絕道歉,新任外交大臣卡梅倫(lun) 也認同他的做法,盡管卡梅倫(lun) 在2015年擔任首相期間訪問了牙買(mai) 加,承認奴隸製的“一切形式都是令人憎惡的”。英國查爾斯國王2023年訪問肯尼亞(ya) 首都內(nei) 羅畢時,承認英國在肯尼亞(ya) 獨立鬥爭(zheng) 中“針對肯尼亞(ya) 人實施了令人憎惡且不合理的暴力行為(wei) ”,然而他也沒有作出正式道歉。

  2022年,荷蘭(lan) 國王首次就荷蘭(lan) 參與(yu) 奴隸貿易的曆史進行了正式道歉,並請求寬恕。作為(wei) 廢除奴隸製最晚的國家,荷蘭(lan) 直到1863年才徹底地廢除了奴隸製,荷蘭(lan) 王室在殖民時代瘋狂斂財,據估算數額高達今天的10億(yi) 歐元,但荷蘭(lan) 僅(jin) 僅(jin) 宣布計劃設立一個(ge) 教育基金,讓更多人認識到奴隸製的殘忍,而非用於(yu) 賠償(chang) 。

  盡管比利時、德國也對曾經的殖民行徑表示過歉意,但是道歉並不意味著賠償(chang) 。2021年,德國承認對前殖民地納米比亞(ya) 的赫雷羅族人和納馬族人犯下了種族屠殺的罪行,並承諾在30年內(nei) 向納米比亞(ya) 支付11億(yi) 歐元的“特別援助”,但仍是對“賠償(chang) ”或者“補償(chang) ”絕口不提。實際上,西方國家對任何可能在國際法或國內(nei) 法上開創賠償(chang) 先例的舉(ju) 措都極為(wei) 警惕,始終秉持現政府絕不對曆史性錯誤負責的態度。

  全球索賠麵臨(lin) 多重挑戰

  如今,確定賠償(chang) 標準成為(wei) “全球南方”麵臨(lin) 的最大難題。對於(yu) 賠償(chang) 規模,發展中國家莫衷一是。一些國家和組織要求前殖民國家免除他們(men) 的債(zhai) 務,並給出全麵正式的道歉。還有一些國家和組織明確提出了索賠要求。牙買(mai) 加要求英國賠償(chang) 106億(yi) 美元,這相當於(yu) 英國購買(mai) 奴隸的費用。布隆迪要求德國和比利時賠償(chang) 430億(yi) 美元。加勒比國家賠償(chang) 組織呼籲歐洲各國政府支付500億(yi) 美元的賠償(chang) ,並強調這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起點。加共體(ti) 製定的“十點賠償(chang) 正義(yi) 計劃”要求前殖民國家全麵正式道歉,免除曾被殖民國家的債(zhai) 務,並對其衛生、教育等發展進行投資。

  近期,西印度群島大學發布的《布拉特爾報告》估計,英國因加勒比島嶼數百年的剝削而欠下18.8萬(wan) 億(yi) 英鎊的賠償(chang) 。而據國際法院法官羅賓遜最近發布的一份被稱為(wei) “戰鬥報告”的文件測算,全球奴隸貿易帶來的經濟影響可能高達131萬(wan) 億(yi) 美元,其中美國應賠償(chang) 26.8萬(wan) 億(yi) 美元,英國應賠償(chang) 24萬(wan) 億(yi) 美元,葡萄牙應賠償(chang) 21萬(wan) 億(yi) 美元。與(yu) 此同時,一些西方團體(ti) 也作出“積極”反應,英國聖公會(hui) 和格拉斯哥大學分別承諾賠償(chang) 1億(yi) 英鎊和2000萬(wan) 英鎊,而美國紐約州和加利福尼亞(ya) 州也在積極推動審查賠償(chang) 訴訟。但是,麵對差距如此懸殊的訴求與(yu) 承諾,賠償(chang) 的標準如何確定?誰應獲得賠償(chang) ?該以何種方式獲得賠償(chang) ?這些問題均有待商榷。因此,如何協調立場,避免再次被西方國家分而治之成為(wei) “全球南方”索賠要克服的首要難點。

  盡管全球索賠麵臨(lin) 多重挑戰,但迫於(yu) “全球南方”的集體(ti) 壓力,西方霸權不得不做出改變。2023年12月,有歐洲議會(hui) 議員向歐洲議會(hui) 發展委員會(hui) 提交決(jue) 議草案,呼籲歐盟應緊急解決(jue) 和扭轉歐洲殖民主義(yi) 的持久影響,表示支持賠償(chang) 計劃,以糾正持續存在的不公正現象。盡管“全球南方”獲得實際賠償(chang) 道阻且長,但對“全球南方”而言,能夠實現統一戰線、提出集體(ti) 訴求已經彌足珍貴。奴隸製索賠運動已經經曆了幾代人的探索,結成統一戰線至少是朝著打贏索賠之戰又邁進了一大步。發起全球性索賠運動是“全球南方”發展意識的重要覺醒,無論能否立即獲得西方國家的道歉和賠償(chang) ,都具有重要的意義(yi) 。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6日 12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