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小雪團” 溫馨“十四冬”
【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hui) 】
光明日報記者 王東(dong)
“十四冬”冰壺賽已接近尾聲。2月26日上午9點,男子公開組進行兩(liang) 場半決(jue) 賽。清晨6點剛過,距離比賽開賽還有三個(ge) 小時,內(nei) 蒙古冰上運動訓練中心冰球冰壺館裏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做著賽前準備工作。製冰、清掃、打點、磨平……繁雜且細致的工作中少不了一群身著白色羽絨服的身影,他們(men) 都是“十四冬”的誌願者,人們(men) 親(qin) 切地稱他們(men) 為(wei) “小雪團”,翁濤就是其中一員。
翁濤來自呼倫(lun) 貝爾學院,是冰球冰壺館競賽部場地器材組的一名誌願者,他的工作是輔助製冰師清理冰麵上的灰塵、碎冰以及冰壺的擦拭工作。“冰壺比賽對場地的要求非常高,每一個(ge) 細節都會(hui) 影響運動員的比賽成績,為(wei) 了保證比賽成績的公平公正,我們(men) 的工作要非常認真、細致。這樣的工作一天最少做兩(liang) 次,比賽多的話可能會(hui) 做四次,一次大概兩(liang) 個(ge) 小時。”
“十四冬”冰壺比賽從(cong) 2月14日開賽,而翁濤和他的小夥(huo) 伴們(men) 春節前就已上崗,半個(ge) 多月來,他們(men) 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個(ge) 整天。
在“十四冬”各個(ge) 場館、媒體(ti) 中心、下榻酒店,隨處都能看見“小雪團”的身影,他們(men) 默默守護著每場比賽的順利進行,也見證了無數獎牌的誕生。
同是來自呼倫(lun) 貝爾學院的王旭是一位服務裁判員的誌願者。“每次看到裁判員手中的比賽成績單,我都發自內(nei) 心地為(wei) 取得好成績的運動員們(men) 感到高興(xing) ,同時也為(wei) 自己能參與(yu) 這麽(me) 光榮的工作而感到自豪。”王旭說。
董佳璐是一位禮儀(yi) 誌願者,在短道速滑比賽場,她多次目睹了自己喜愛的運動員或是登上領獎台,或是抱憾而歸。無論怎樣,董佳璐都覺得服務“十四冬”是一次難得的受教育過程:“通過近距離觀察,自己看到那些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堅持不懈的精神,它將時刻激勵著我更加專(zhuan) 注於(yu) 自己的工作。”
可愛的“小雪團”還有很多,他們(men) 來自全國各地,在談及不能回家過年是否有遺憾時,他們(men) 的回答不約而同——“值得”。他們(men) 認為(wei) 得到的、學到的,比放棄的要多。
30名來自北京的誌願者也來到了“十四冬”,他們(men) 分別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原來,他們(men) 是兩(liang) 年前北京冬奧會(hui) 上的誌願者,當時人們(men) 稱他們(men) 為(wei) “小雪花”。兩(liang) 年後,這群“小雪花”們(men) 又來到了呼倫(lun) 貝爾,變成了“小雪團”,與(yu) 呼倫(lun) 貝爾兩(liang) 所學院的大學生誌願者一起,共同承擔在海拉爾賽區的開幕式、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和媒體(ti) 服務等誌願服務工作。
來自北京交通大學的誌願者王梓博,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在國家體(ti) 育館負責觀眾(zhong) 服務,“十四冬”期間在主媒體(ti) 中心從(cong) 事媒體(ti) 服務,雖然工作內(nei) 容不相同,但是他一絲(si) 不苟對待工作的態度是不變的。特別是王梓博服務過北京冬奧會(hui) 這樣的大型賽事,相比第一次參與(yu) 誌願服務的當地同學更有經驗。他也會(hui) 經常與(yu) 當地同伴交流經驗。
“小雪花”們(men) 不僅(jin) 把北京冬奧精神和冬奧經驗帶到了“十四冬”,分享給“小雪團”們(men) ,同時也感受到了當地人民的熱情。
來自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在主新聞中心工作的王琳是海拉爾本地人,她既是誌願者,也是回到家鄉(xiang) 的東(dong) 道主。王琳笑言“在兩(liang) 個(ge) 身份中隨時切換”。一到海拉爾,她就為(wei) 小夥(huo) 伴們(men) 借來精美的蒙古族服裝,“哈達要獻上,民族服裝要穿上,這是蒙古族迎接朋友的重要儀(yi) 式”。
據了解,“十四冬”的“小雪團”總數超過2000人,其中呼倫(lun) 貝爾的海拉爾和紮蘭(lan) 屯賽區共有1700人,其餘(yu) 的300餘(yu) 人分布於(yu) 烏(wu) 蘭(lan) 察布涼城、赤峰美林穀賽區。
翟繼賢在紮蘭(lan) 屯金龍山雪場擔任禮賓組誌願者。“這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曆。”她說,“我是給蘇翊鳴頒獎的誌願者,這一切都讓我太激動了。”
來自紮蘭(lan) 屯職院的學生王柄森,是裁判房誌願服務組的誌願者,當得知“十四冬”在家鄉(xiang) 舉(ju) 辦時,就開始學習(xi) 了解相關(guan) 知識。“從(cong) 12月份的資格賽開始到現在,隻要有比賽,我和組員們(men) 就會(hui) 協助裁判張貼運動員的出場順序和當日的天氣情況,確保裁判房內(nei) 的環境整潔,帶給裁判員們(men) 更好的服務體(ti) 驗,提供足夠的後勤保障。”
“十四冬”呼倫(lun) 貝爾執委會(hui) 誌願者服務工作部工作人員德榮閣負責誌願者的管理調度,對每個(ge) 崗位的工作內(nei) 容和工作難點一清二楚,他表示:“誌願者服務的崗位,幾乎包含整個(ge) ‘十四冬’的每一項工作。他們(men) 雖然崗位不同,但都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在很多人們(men) 看不到、鏡頭關(guan) 注不到的地方,依然有誌願者堅守崗位。”
凡是參與(yu) “十四冬”的教練員、運動員、裁判、記者、觀眾(zhong) ……無不接受過“小雪團”的服務和引導,“小雪團”們(men) 在寒冷的冬天帶給人們(men) 濃濃暖意。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7日 09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