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高原上奏響教育惠民“交響曲”

發布時間:2024-02-29 10:01: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日前,記者一走進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大華鎮中心學校,就看到了集合文化、科技、知識等板塊的文化長廊,再步入教學樓,展有師生作品的樓道特色主題文化牆營造出了濃鬱的書(shu) 香氛圍。

  “內(nei) 抓內(nei) 涵發展、外聯優(you) 質資源,在集團化辦學改革引領下,我們(men) 的鄉(xiang) 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快速發展。”大華鎮中心學校校長王生平說。“雖然家裏在縣城買(mai) 了房子,我可以進城上學,但近些年我一直在這裏寄宿生活學習(xi) ,我的成長進步讓父母很放心。”該校初三學生顏生龍說。

  觀滴水可知滄海。近年來,青海省把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作為(wei) 促進教育公平、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深化綜合改革、建強師資隊伍,不斷縮小城鄉(xiang) 、區域、校際辦學差距,著力構建優(you) 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青藏高原上,一首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的雄壯“交響曲”正在奏響。

  加強統籌協調,高位推進省域“一盤棋”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長期以來,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義(yi) 務教育發展,加強統籌協調,堅持全省推進“一盤棋”,出台了一係列政策和舉(ju) 措,發出了“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最強音。

  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被明確納入省第十四次黨(dang) 代會(hui) 報告、省政府工作報告;

  省級層麵成立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加強調度、協同推進;

  建立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監測和複查製度,分期分批開展複查監測,鞏固提高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實現全省45個(ge) 縣(市、區、行委)義(yi) 務教育基本均衡複查監測工作全覆蓋;

  連續召開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hui) (擴大)會(hui) 議,聽取各地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情況,安排部署工作任務;

  將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年度目標任務納入對各市(州)、縣黨(dang) 政主要領導幹部落實教育優(you) 先發展考核的重要內(nei) 容,簽訂目標責任書(shu) ,並建立獎勵機製,逐級壓實工作責任;

  ……

  在省級部署和強力推進下,青海各地堅持高位推進,把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目標創建作為(wei) 推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議題,擺在了教育發展的優(you) 先位置,明確提出“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是全麵深化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重中之重,必須不折不扣完成”。

  2021年4月,海東(dong) 市召開全市縣域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推進會(hui) ,並結合實際從(cong) 落實黨(dang) 委政府職責、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滿足群眾(zhong) 期盼、聚焦差距補齊發展短板提出工作要求,加快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補短板、強弱項、疏堵點、抓關(guan) 鍵,推動海東(dong) 教育現代化進程。2022年3月,玉樹藏族自治州召開全州教育發展大會(hui) ,印發推動玉樹教育高質量發展“1+7”係列意見,保證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工作順利開展……

  玉樹州委教育工委專(zhuan) 職副書(shu) 記、州教育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周明邦介紹,2021年,玉樹組織摸底自查,各市縣逐一列出不達標事項,找準短板和缺口,從(cong) 2023年開始分年度製定縣域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補短板、促達標、提進度”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和完成時限。2026至2032年,玉樹一市五縣要實現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工作目標。

  2023年,青海省召開基礎教育工作調度會(hui) 。青海省教育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申紅興(xing) 在會(hui) 上表示,要統籌城鎮、鄉(xiang) 村發展規劃,探索推進辦學改革,創新學校管理體(ti) 係,促進先進理念輻射引領、骨幹教師有序流動、教育資源有效共享,縮小城鄉(xiang) 教育差距,加快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

  優(you) 化資源配置,城鄉(xiang) 教育協同“齊步走”

  湟源縣大華鎮中心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在加入西寧市第七中學教育集團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2023年3月,西寧七中集團總校副校長柴兆棟掛職大華鎮中心學校校長,半年間,他依托先進辦學思想引領管理團隊增強合作意識,尋求學校發展價(jia) 值認同和目標願景。

  改善多功能廳和多媒體(ti) 教室硬件,配備心理谘詢室,不斷優(you) 化教學資源和師資隊伍……在湟源縣申中鄉(xiang) 中心學校,校長範文直高興(xing) 地講述該校加入西寧市第二中學教育集團6年來的收獲。

  2016年,西寧將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集團化辦學列入全市重點改革任務,出台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指導意見,打破城鄉(xiang) 管理多重界限,將城區優(you) 質中小學教育資源下沉到農(nong) 村,按照“以城帶鄉(xiang) 、以優(you) 帶潛”的形式,捆綁建成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集團,積極探索學校管理、辦學提質、教師發展、學生成長等方麵的均衡發展路徑。

  “目前,全市通過‘優(you) 質校+薄弱校’‘優(you) 質校+新建校’‘優(you) 質校+城郊學校’等形式,共組建12個(ge) 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集團,27所城區優(you) 質中小學連點幫扶16所薄弱鄉(xiang) 村學校、1所縣城初級中學,覆蓋6.9萬(wan) 餘(yu) 名中小學生。”西寧市教育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徐潔介紹,集團建立“管理互融、師資互派、教學互通、學生互動,黨(dang) 建共抓、資源共享、文化共育、質量共評”的“四互四共”運行模式,推動優(you) 質教育資源向薄弱區域、薄弱學校延伸。2023年,西寧推進區域內(nei) 集團化辦學,開啟“名校托管”和“名校+新校”模式,持續擴大優(you) 質教育資源,促進區域內(nei) 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

  西寧的發展探索和取得的積極成效,是青海省創新機製優(you) 化教育資源、推動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發展“齊步走”的縮影。2016年以來,青海省印發統籌推進縣域內(nei) 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一體(ti) 化改革發展實施意見,並從(cong) 全麵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完善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全麵加強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和鄉(xiang) 鎮寄宿製學校建設、縣域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等4個(ge) 方麵製定相關(guan) 配套文件,形成“一主四輔”政策保障體(ti) 係。

  海東(dong) 市探索試點學區製管理和集團化辦學改革,著力構建科學管理體(ti) 係、推進師資交流優(you) 化、強化教學共研共享、促進特色品牌創建、統籌教學常規管理和加強考核評價(jia) 。“集團化辦學旨在改善鄉(xiang) 村學校辦學條件,促進鄉(xiang) 村教師專(zhuan) 業(ye) 成長,實行總校牽頭、分部運行、齊抓共管、一體(ti) 考核,做到學校黨(dang) 建、幹部選用、教研教改、學科建設、教師交流等多方麵一體(ti) 化,加快全區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化、均衡化發展。”海東(dong) 市平安區第二小學教育集團校長俞登賢說。

  此外,青海省實施義(yi) 務教育學校能力提升工程、標準化學校建設等,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學校辦學條件。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省新建、改擴建義(yi) 務教育學校3830所,超大班額、D級危房、大通鋪等問題徹底解決(jue) ,義(yi) 務教育所有學校達到“20條底線標準”,基本辦學條件的校際差距、城鄉(xiang) 差距大幅縮小。

  多點持續發力,繪製特色發展“新圖景”

  海東(dong) 市樂(le) 都區東(dong) 林學校開發校本課程、組建學生社團,無人機、機器人等科技活動,為(wei) 學生提供智慧創客空間;玉樹州紅旗學校廣泛開展讀書(shu) 行動,讓孩子的成長之路彌漫書(shu) 香;玉樹州第二民族中學尤以體(ti) 育、美育見長,連年來向省內(nei) 外輸送青少年足球人才……

  在青海,基層學校的一個(ge) 個(ge) 探索,充滿活力,繪製了特色發展的“新圖景”。

  “義(yi) 務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政府必須保障的公益性事業(ye)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礎性事業(ye) 。要以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創建工作為(wei) 抓手,以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為(wei) 目標,促進城鄉(xiang) 一體(ti) 化,進一步縮小義(yi) 務教育城鄉(xiang) 、校際差距,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名學生,提升義(yi) 務教育質量整體(ti) 水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青海省教育廳總督學李海勝說。

  在青海,政府部門的一項項舉(ju) 措,堅定信心,激發了穩步向前的“新活力”。

  ——建強師資隊伍,實現教學水平“穩提升”。

  深化“縣管校聘”改革,完善教師招聘製度,優(you) 化中小學教師年齡和學科結構,采取多種方式補齊緊缺學科教師,進一步確保師資隊伍人崗相適、人盡其才。大力推進城鄉(xiang) 、校際教師校長輪崗交流,實現製度化、常態化。充分發揮中小學教師培訓基地作用,重點麵向鄉(xiang) 村教師開展農(nong) 牧區教師省內(nei) 跟崗研修,不斷提升師資隊伍綜合素質。實行鄉(xiang) 村教師專(zhuan) 業(ye) 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定向評價(jia) 、定向使用”製度,實施鄉(xiang) 村教師生活補助製度,推動鄉(xiang) 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強化數字教育,塑造優(you) 質發展“新動能”。

  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礎環境,實施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與(yu) 應用達標行動,努力實現全省中小學、教學點數字化教育資源全覆蓋。截至目前,全省中小學已全部接入互聯網,網絡多媒體(ti) 教室實現全覆蓋。引進發達省份網絡課程,建立網上直播課堂,探索開展遠程教學,推動實現與(yu) 省外名校師生同備課、同上課、同作業(ye) 、同考試。優(you) 化教學與(yu) 學習(xi) 活動流程,推動教與(yu) 學全過程數字化轉型,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

  此外,青海省嚴(yan) 抓控輟保學,保障重點群體(ti) “全覆蓋”。建立政府負責、分級管理的控輟保學管理機製,通過政策管理控輟、法律法規控輟、責任製度控輟,堅決(jue) 守好不讓適齡兒(er) 童輟學的底線。按照“屬地管理、以縣為(wei) 主、就近入學、公辦學校為(wei) 主”原則,努力保障義(yi) 務教育階段流動人口隨遷子女順利入學。加強農(nong) 村留守兒(er) 童關(guan) 愛保護工作,建立留守兒(er) 童信息台賬,堅持“一人一檔”,實行動態管理。

  今年1月2日,積石山6.2級地震青海震區中小學全麵複課複學。“地震發生後,學校的教學樓受損嚴(yan) 重,在許多部門和愛心企業(ye) 的支持下,板房教室的搭建工作隻用了一天,孩子們(men) 吃得飽、穿得暖,能夠安心學習(xi) 。”海東(dong) 市民和縣官亭鎮中心學校校長王先真說。

  3月1日,學校將迎來新學期。校園裏,一排排漂亮的板房教室整齊排列靜待學子返校。

  這是一種昂揚向上的力量。雪域高原,勃勃生機,春意漸濃。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