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閑記:冰壺比賽 我們在看什麽?

發布時間:2024-02-29 10:03: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記者戴錦鎔、劉藝淳

  早上8:30,呼倫(lun) 貝爾室外氣溫零下20多攝氏度,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hui) 的冰壺賽場內(nei) 卻熱鬧非凡。

  從(cong) 2月14日到“十四冬”閉幕當天,冰壺比賽每天都有,賽程長,場次多,最晚的比賽甚至到淩晨一點才結束,對運動員和賽場工作人員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觀眾(zhong) 也需要起早貪黑。

  初次接觸冰壺的人,大概會(hui) “一臉懵”。不似花樣滑冰般夢幻優(you) 雅,不同於(yu) 短道速滑的緊張刺激,冰壺每場比賽約150分鍾,運動員在場上不僅(jin) 需要一定的體(ti) 能來“刷冰”改變冰壺的路線和滑行速度,還要通過將冰壺“排兵布陣”,把對方的冰壺打出大本營。

  喜歡看冰壺比賽的人,究竟在看什麽(me) ?

  “我平時就喜歡看別人下棋,冰壺是‘冰上國際象棋’,門道差不多。”60歲的海拉爾市民馬先生說,冰壺動靜結合,觀賞性高,看高手對決(jue) ,能悟到其中精妙。他還充當身旁觀眾(zhong) 的“解說員”,“占位壺”“打定”“打甩”等專(zhuan) 業(ye) 詞匯不時從(cong) 他口中蹦出。

  已經練習(xi) 冰壺14年的福建隊隊員苑明傑認為(wei) ,和其他項目相比,冰壺更有感染力的是雙方在戰術上的博弈。“冰壺需要布局,每一個(ge) 球都需要去安排戰術,有限時間內(nei) 要計劃出最優(you) 路線,很考驗人。”

  “冰壺比賽不到最後一秒誰都不能確定結果。”獲得公開組男子金牌的河北選手費學清說,賽場上原本領先的隊伍可能在一局比賽中被逆轉,不確定性很大,這也是冰壺的魅力所在。

  兼具動靜之美,注重技巧和謀略,冰壺也受到很多小朋友的喜愛。27日的公開組女子冰壺決(jue) 賽中,6歲的田雨含乖巧地坐在觀眾(zhong) 席上,視線隨著冰壺移動。“我比較內(nei) 向,不喜歡特別激烈的運動,感覺冰壺比較優(you) 雅。”她說,自己有機會(hui) 也想體(ti) 驗冰壺。

  從(cong) 天津來內(nei) 蒙古探親(qin) 的王令帶著6歲半的兒(er) 子看了兩(liang) 場冰壺比賽。“之前孩子就對冰壺有過了解,上過線上冰壺課,這次特意帶他感受現場氛圍。”王令說,冰壺既能鍛煉身體(ti) 也能益智,希望孩子以後能進行更專(zhuan) 業(ye) 的學習(xi) 。

  老少皆宜的冰壺運動是不少人的青春記憶。當現場大屏幕裏的中國女子冰壺“黃金一代”再現“十四冬”賽場,當王冰玉投壺後高聲向隊友周妍喊著戰術,不少“90後”觀眾(zhong) 直呼“青春回來了”!

  除了戰術上的博弈、賽場上的動靜之美,老將們(men) 的精彩表現,“冰壺精神”也值得回味。“冰壺運動員不發生身體(ti) 接觸”“有時本方壺被對方誤碰,也不會(hui) 特意指出”“對手認定得分後就會(hui) 把壺移走,裁判的存在感較弱”……采訪中,運動員們(men) 對“冰壺精神”的理解不同,但內(nei) 核一致——冰壺是可看、可愛的紳士運動。

  “希望更多觀眾(zhong) 能認識、了解冰壺,感受冰壺的魅力。”王冰玉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