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寶寶、瓷娃娃……每個名字背後對應各種罕見病 如何有效預防、盡早發現這些病?
每年二月份的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病日。今年2月29日是第17個(ge) 國際罕見病日,主題為(wei) “點亮你的生命色彩”。世界衛生組織將患病人數占總人口0.065%—0.1%之間的疾病定義(yi) 為(wei) 罕見病。我國已建立的罕見病登記係統顯示,截至目前全國480多家的醫院登記了78萬(wan) 多例的罕見病病例。
“檸檬寶寶”:罕見的酸中毒患者
有一類罕見病患者,他們(men) 被稱為(wei) “檸檬寶寶”,醫學診斷名稱是“甲基丙二酸血症”“丙酸血症”患者。這種罕見病對人的身體(ti) 有哪些影響?患者又有哪些典型症狀呢?
北京醫學會(hui) 罕見病分會(hui) 遺傳(chuan) 代謝病學組組長楊豔玲:因為(wei) 最早的時候我們(men) 是通過尿的有機酸分析,發現了尿裏麵有大量的甲基丙二酸,所以命名這個(ge) 病。現在家長又把患者叫做“檸檬寶寶”,也是說明病人身體(ti) 裏有大量的酸、有機酸。
采訪中,專(zhuan) 家告訴記者,我們(men) 每個(ge) 人體(ti) 內(nei) 產(chan) 生的有機酸,通過飲食、喝水等方式,在正常的新陳代謝中,一般都能排出體(ti) 外。
北京醫學會(hui) 罕見病分會(hui) 遺傳(chuan) 代謝病學組組長楊豔玲:但是“檸檬寶寶”身體(ti) 裏麵因為(wei) 蛋白質代謝有問題,所以產(chan) 生的酸、有機酸越來越多,隨著蓄積量的增加,就會(hui) 傷(shang) 害到大腦、肝髒和腎髒,還有所有的器官,從(cong) 理論上來說是自身中毒。
甲基丙二酸血症是一種隱性遺傳(chuan) 病,患者出現代謝缺陷,進而患病的根本原因是由於(yu) 父母把攜帶的變異基因遺傳(chuan) 給了孩子。人體(ti) 內(nei) 的基因都是成對存在的。如果一個(ge) 人的一對基因中,一個(ge) 是正常基因,另一個(ge) 含有致病變異,那這個(ge) 人就是該病的攜帶者。攜帶者不會(hui) 患病,與(yu) 健康人無異;但如果兩(liang) 個(ge) 攜帶者婚配,就有25%的概率同時把變異基因遺傳(chuan) 給孩子,繼承了兩(liang) 個(ge) 變異基因的孩子就會(hui) 患病。
全國新生兒(er) 篩查結果顯示,甲基丙二酸血症目前在新生兒(er) 中的發生率約為(wei) 1/15000。專(zhuan) 家告訴記者,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多發於(yu) 嬰幼兒(er) ,因此患者被稱為(wei) “檸檬寶寶”,但是實際上,它的發病年齡跨度非常大,從(cong) 0歲到100歲都有可能。患者症狀複雜多樣,缺乏特異性,在臨(lin) 床診斷上難度很高。
北京醫學會(hui) 罕見病分會(hui) 遺傳(chuan) 代謝病學組組長楊豔玲:主要就是智力運動落後、癱瘓、癲癇還有孤獨症甚至多髒器損傷(shang) ,可能是肺動脈高壓、高血壓或者腎功能不全,在青春期以後發病的病人可能比較多的是精神分裂症。
專(zhuan) 家提醒,要高度警惕這些症狀,不要錯過“檸檬寶寶”的治療時機。
“檸檬寶寶”:我希望有魔法 也能想吃就吃
因為(wei) 患有這樣的罕見病,“檸檬寶寶”飲食稍有不當,就會(hui) 導致“酸中毒”,每天由專(zhuan) 人照料“檸檬寶寶”是很多患兒(er) 家庭的常態。
家住北京市海澱區的俏俏今年12歲,出生後因采集足跟血顯示異常,不到三個(ge) 月時就被確診患有丙酸血症。俏俏的父母一邊細心照料、一邊遵醫囑給俏俏服藥控製病情,然而在俏俏一歲多時,一次意外還是讓他們(men) 十分後怕。
俏俏媽媽王露:我就是給她吃了個(ge) 藍莓,孩子吃了後就有點拉肚子,我就想她每天喝那個(ge) 藥停幾天,然後孩子一下就不行了,睜不開眼睛,然後就軟得像麵條,抱到醫院的時候,一查就是重度的酸中毒,住ICU糾酸幾天之後就緩過來了。
從(cong) 那以後,俏俏的爸媽再也不敢大意,俏俏媽媽從(cong) 單位的科研一線轉到了行政崗位,一家人輪流照顧俏俏。除了每天保證俏俏按時服藥,還要定量準備各種低蛋白的食物,細心準備每一餐,哪怕是最普通的米飯和粥。
俏俏媽媽王露:先煮普通的米,煮大概20分鍾,然後再加零蛋白的特殊米,大概再煮半小時,這樣就是一半一半,這是早餐的粥。午餐就是普通的米和這種零蛋白的米混在一起,蒸成米飯的那種形式,兩(liang) 個(ge) 米加起來是70克。
肉、蛋、奶這些再普通不過的食品,對俏俏來說幾乎都是無法品嚐的奢望。
俏俏:我小學就再也沒有吃過小學的午餐了,眼看就快畢業(ye) 了,我也快上初中了,我真想在小學吃一頓,哪怕一頓,就一粒米都行,一棵菜都行,一塊肉也行。
由於(yu) 常年缺少攝入必要的蛋白質,俏俏會(hui) 感到乏力,采訪時,俏俏手裏一直拿著一枚鑰匙扣,上麵掛著一匹小馬,俏俏說這是姥爺送給她的禮物,因為(wei) 馬是她最喜愛的動物。
俏俏:我覺得它跑得快,我是一心想成為(wei) 跑步冠軍(jun) ,我對體(ti) 育運動有著極大的興(xing) 趣。我一直希望這個(ge) 世界上有魔法,就例如,這是有一個(ge) 台階,我才上了一層,別人都已經上10層了,我才上了10層,別人都已經上1億(yi) 層了。我就有這種感覺,我和別人的差距很大,所以我就想用魔法推著自己往上提升。
罕見病患者麵臨(lin) 確診難
有效藥物少等難題
檸檬寶寶、熊貓寶寶、瓷娃娃、月亮的孩子……這些名字背後對應的是代謝病、戈謝病、成骨不全症、白化病等罕見病。很多遺傳(chuan) 代謝類的罕見病患者,越早進行幹預未來對健康的影響就越小,但是,“確診難”和有效藥物太少是大多數罕見病患者麵臨(lin) 的難關(guan) ,特別是由於(yu) “確診難”,隨之帶來的誤診和漏診就會(hui) 增多,因此如何破解這個(ge) 難關(guan) 在罕見病救治中至關(guan) 重要。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er) 童醫學中心對本院半年內(nei) 確診的372名93種罕見病患者的調查結果顯示,罕見病患者確診時間少則1年,長則幾十年,診費均在萬(wan) 元以上。
病痛挑戰基金會(hui) 發起人王奕鷗:2020年的時候,我們(men) 跟中國罕見病聯盟共同發起了一個(ge) 中國罕見病患者的生存狀況的社會(hui) 學調研,有2萬(wan) 多的患者參與(yu) 這個(ge) 過程,其中有42%的患者都經曆過誤診或者是漏診,大家平均要經曆4.26年的時間,才能夠最終確診自己得了什麽(me) 疾病。
病痛挑戰基金會(hui) 發起人王奕鷗:罕見病患者在用藥上麵,90%的患者都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全世界範圍內(nei) ,也就隻有10%左右的罕見病患者是有藥物可以用的。
據了解,罕見病大多數是單基因病,很多罕見病在家族中是首例,因此專(zhuan) 家建議,預防罕見病的有效途徑,是積極推進孕前相關(guan) 篩查。
北京醫學會(hui) 罕見病分會(hui) 遺傳(chuan) 代謝病學組組長楊豔玲:我們(men) 希望推進的策略是攜帶者篩查,攜帶者篩查是在孕前,在懷孕之前給夫妻做基因的分析,如果是碰巧夫妻倆(lia) 都攜帶相同基因的變異,那她在懷孕的時候,我們(men) 就可以做胎兒(er) 的產(chan) 前診斷。
除了產(chan) 前診斷,專(zhuan) 家還認為(wei) ,早期診斷對罕見病患者至關(guan) 重要,具有特別高的臨(lin) 床和治療價(jia) 值。在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的新生兒(er) 疾病篩查中心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用串聯質譜平台對新生兒(er) 進行甲基丙二酸血症篩查。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鄒卉:如果我足夠早篩查出來,目前來說都有比較特效的藥物,或者是單純性甲基丙二酸血症的孩子是需要吃特殊奶粉的,這些都是可以給孩子有一個(ge) 很好的預後。
據了解,2018年我國公布了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包含121個(ge) 罕見病種,2023年公布了第二批目錄,截至目前已包含207個(ge) 罕見病種。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司司長焦雅輝:我們(men) 在全國也建立了中國的罕見病登記係統,到現在為(wei) 止全國有480多家的醫院利用這個(ge) 係統在登記罕見病的病例,現在我們(men) 登記了78萬(wan) 多例的罕見病的病例,這個(ge) 登記係統應該說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很多循證的證據。我們(men) 相信隨著生物醫藥科技的不斷的發展和進步,在罕見病的領域應該會(hui) 取得更多、更大的進展,然後為(wei) 更多的患者和家庭帶來福音。
多方努力 破解罕見病難題
除了確診難,在現實生活中,已經確診的罕見病家庭還麵臨(lin) 著“貴”的問題,治療的藥物、由於(yu) 病症本身需要終身食用的特醫食品,對他們(men) 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比如“檸檬寶寶”,他們(men) 食用的特醫奶粉基本都是國外進口的,患者家庭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
俏俏媽媽王露:這個(ge) 就是她吃的特殊奶粉,然後這個(ge) 是特別貴的,這一罐奶粉是458元,她一個(ge) 月要喝8罐。就是囤著,怕斷貨。
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兒(er) 家長 劉英娜:如果不算其他的普通的食品,隻有特醫食品和醫療的這些藥品的話,每月差不多是七八千塊錢。
記者看到,近年來一些罕見病陸續納入國家醫保、地方保障、普惠險等國家保障體(ti) 係內(nei) ,但是很多患者麵臨(lin) “用藥最後一公裏”的難題。
病痛挑戰基金會(hui) 發起人王奕鷗:即使進到了醫保範圍內(nei) ,罕見病患者的自付部分對於(yu) 很多家庭來講還是很沉重的負擔,因為(wei) 罕見病患者其實是需要持續用藥、終身用藥。
此外,一些罕見病患者不僅(jin) 存在用藥難問題,甚至他們(men) 的日常飲食也不能像普通人那樣,正常食用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今年1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修訂施行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ce) 管理辦法》,將罕見病類特醫食品的審評時限縮短一半,優(you) 化注冊(ce) 審評程序,加快產(chan) 品上市進程。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司長周石平:在保證特醫食品質量安全的同時,全力推動更多罕見病類特醫食品批準上市,更好滿足臨(lin) 床營養(yang) 需求。
中國出生缺陷幹預救助基金會(hui) 從(cong) 2015年開始就把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兒(er) 納入遺傳(chuan) 代謝病救助項目之中,救助的內(nei) 容包括現金補助也有特醫食品的提供。
中國出生缺陷幹預救助基金會(hui) 秘書(shu) 長薛敬潔:甲基丙二酸血症,我們(men) 救助了有1000多名孩子,也撥付了1000多萬(wan) 的救助金。像甲基丙二酸這一類的遺傳(chuan) 代謝病的孩子,每個(ge) 孩子可以申請兩(liang) 次,每次有三千至一萬(wan) 元的救助金。
據了解,一些公益組織、網絡平台為(wei) 了解決(jue) 罕見病患者“找藥難”問題,聯合罕見病臨(lin) 床醫學中心建立罕見病全球藥物信息平台,為(wei) 國內(nei) 罕見病患者提供藥物支持,病痛挑戰基金會(hui) 發布的首個(ge) 罕見病就診地圖,能幫助罕見病患者更便捷獲取就診信息,縮短就醫路徑。
病痛挑戰基金會(hui) 發起人王奕鷗:我們(men) 一方麵希望國家能夠激勵罕見病的製藥企業(ye) 、特食的、特殊食品的生產(chan) 廠家,加大它們(men) 的研發投入和動力。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nei) 科主任陳崴:醫院給了我們(men) 很好的一個(ge) 綠色通道,可以在罕見病的平台上申請,隻要全世界有這個(ge) 特效藥能治療的藥物,醫院都給了我們(men) 很好的平台,為(wei) 病人服務,極大地解決(jue) 了罕見病的治療問題。
讓罕見 被看見
隨著社會(hui) 關(guan) 注度日益提高,生物醫藥科技的不斷的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罕見病診療中心相繼設立,政府、企業(ye) 、醫護工作者、患者家庭、慈善機構等各方攜手努力,在罕見病領域的診療也會(hui) 取得更多、更大的進展,為(wei) 更多的患者和家庭帶來福音。
(總台央視記者 張芸 史迎春 高磊 孔冰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